電子報 简体版
 
巨大恆星附近氣體環繞之謎(圖)
 
2014年3月10日發表
 
巨大恆星的四周有氣體環繞。

【人民報消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天文學家一直好奇爲什麼巨大的恆星不會吹走環繞在它們四周的氣體,現在他們透過新的模型終於發現這些年輕恆星是如何緊抓住氣體環繞物不放的過程。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如果恆星的質量大約爲太陽的10倍,且主要在紫外線光下活躍,這一類型的恆星在巨大的氣體雲坍塌時開始閃耀,融合了氫和氦,同時點燃恆星的核反應。這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即使恆星在發光時,這種氣體吸積的過程仍在繼續,從而抵消了「推動」氣體的恆星輻射。 這個最新的模型揭示了氣體不均勻的落入恆星,同時堆積成螺旋狀的「細絲濃聚物」,因爲在這一小片區域存在太多氣體。當恆星沿着螺旋形移動時,這些細絲會吸收恆星釋放出的紫外線輻射,包括環繞着的氣體。一旦吸收過程中止,氣體星雲就會收縮。 文章的作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體物理學館館長麥克·羅(Mordecai-Mark Mac Low)這樣說:「與大多數其它的天文事件相比,從稀薄氣體到密集氣體再回到稀薄氣體的週而復始的轉變過程發生的非常快。」 巨大的恆星無論是在活躍期還是死亡之後都頗具影響力。當這樣大小的恆星燃燒完內部的元素,這將引發巨大的坍塌和爆炸,也就是熟知的超新星。這些爆炸會在宇宙裏產生所有比鐵重的元素。 年輕的巨大恆星被科學家們密切研究了幾十年,沒有人知道環繞它們的氣體爲何沒有被吹走,特別令科學家不可理解的是,以前應用的簡單模型暗示着氣體會膨脹和消散。而現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卡爾·G·央斯基(Karl G· Jansky) 的甚大天線陣(VLA)的觀測結果使科學家得以建立了新模型,新模型的運行結果暗示着這些恆星附近環繞着很多小的電離氫區域。即使氫熱點已經形成,恆星的這個吸積過程仍會持續進行,這與天文學家預測的背道而馳。利用這個模型,天文學家假定這些氣體會不均勻的落入恆星,從而創造細絲。 研究人員在利用VLA對射手座B2進行了觀測後得出這一結論,射手座B2是距離銀河系中央400光年遠的巨大塵埃氣體雲。在1989至2012年進行的觀測期間,研究人員發現了四處電離氫區域(HII)變得越來越明亮。 研究帶頭人、艾格尼絲斯科特學院的天文學家克里斯托弗·德·普利 (Christopher De Pree)這樣說:「長期趨勢大致相同,也就是HII區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擴張。但是從細節角度來說,這些區域會時而變亮或者變暗,然後又恢復正常。」

 
分享:
 
人氣:82,7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