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內幕 › 文章: | |||
老江想判他死刑,胡錦濤非留着這活口(多圖)
【人民報消息】新華網發展論壇10月1日有一篇題爲《只有名字性別真實「二癩子」咋混成千萬大貪?》的帖文。文章指的是比三呆婊江澤民小多少號兒的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馮朝輝。他的仕途過程被稱作「二癩子」混成千萬大貪。邊看這篇文章邊驚歎:這不是在指桑罵槐罵江澤民父子是「中國第一貪」嗎? 在二十多年裏,馮朝輝僞造年齡、身份、學歷,招工、入黨、提幹,一路混一路貪,落馬前「混」成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二奸二假」江澤民呢,連親爹是誰都能僞造,明明是漢奸高官的兒子,卻說是「革命烈士」的後代;明明30年代是漢奸學生,卻自稱是地下黨員。50年代江留學蘇聯,成了克格勃遠東情報局間諜,90年代把相當於44個臺灣的領土拱手送給了俄國,成了賣國賊。 報導說「二癩子」馮朝輝只有名字性別真實。可「二奸二假」江澤民的漢奸爹江世俊(當漢奸時叫江冠千)連名字都不真實,只有性別真實。 馮朝輝全案滿是戲劇性的小打小鬧,老江出身、提拔的回鍋肉卻讓人回味無窮。 先讓我們看看馮朝輝的荒唐戲是如何上演的。 迄今,山西太原、陽泉的許多幹部仍對2013年4月,馮朝輝被任命爲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副書記、紀委書記後,馬屁精們爲馮朝輝舉行誇官三日的盛大場面,連排筵宴、前呼後擁、觥籌交錯、酒酣耳熱……馮朝輝徹底喝高了,說:「我讓他們給我找雙規專用的記錄紙!我要查一批案子,雙規一批人」。 三天後,找到記錄紙的工作人員卻怎麼也找不到這位急着要「雙規一批人」的馮書記。馮朝輝哪裏去了呢?被山西省紀委雙規了。消息一出,有人的問話最有戲劇性:「聽錯了吧,是馮書記把別人『雙規』了吧?!」 這個情節用來描述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關監獄時,江澤民是如何表態的,更富有戲劇性。 ● 江澤民的父親日僞宣傳部副部長,連名字都是假的 與馮家相熟的知情人告訴記者,1990年8月,馮朝輝的父親、時任山西陽泉市郊區楊家莊鄉黑土巖村支部書記,不想讓這個沒正經念過幾天書的兒子一輩子窩在農村,用假身份、假年齡、假證明,爲其子辦理了陽泉固莊煤礦合同制招工手續和農轉非戶口。馮朝輝藉此實現了身份的第一次轉換──從農業戶口變成了非農業戶口,從農民變成了工人。馮朝暉的村支書父親乾的這算啥?簡直是小菜一碟兒。 江的父親江世俊是侵華日軍佔領南京時的日僞大漢奸、宣傳部副部長。江世俊當日僞漢奸時就防備有朝一日侵華日軍戰敗後,國民黨會重掌天下,於是棄自己原來的名字江世俊不用,一開始就用「江冠千」。日本投降後,該被槍斃的江世俊又永久放棄「江冠千」這個名字,恢復使用江世俊,並跑回老家鄉下隱姓埋名低調躲藏起來。 ● 江澤民是日僞時期漢奸學生 江冠千當日僞宣傳部副部長時期,侵華日軍間諜總頭目、陸軍大將土肥原賢二有個得力助手叫丁默邨(亦名丁默村、丁默根)。丁創辦南京大學青年幹訓班,從日僞高級官員子弟中,選拔幼苗,從小培養漢奸。 丁默邨一共辦了四期未來幹部培訓,江澤民是第四期成員。2003年10月,有人公開發出呼籲,希望知情人提供一張照片,其題目爲《李士羣江澤民合影》,攝製於1942年6月。這張照片的見證人指出,李士羣接見僞中央大學青年幹訓班(祕密)第四期成員,當時一共23人合影。第二排左五即爲江澤民。 1945年9月3日,日軍戰敗投降,中國失地開始光復。國民黨政府在當月26日頒佈《收復區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甄別辦法》,對日軍侵華時的淪陷區公立專科以上的在校學生進行甄審。南京中央大學和上海交大等六所院校被列爲漢奸僞學校,其在校學生均要進行甄審,也在甄審之列的江澤民逃跑,流落到了江西永新一個叫棉花坪的地方,被一位農民收留,避了半年風頭才被家人接走。 歷年來,中共在宣傳上一直跟日本較勁,其實這都是爲了轉移視線用的。你中共真抗日,侵華日軍侵略中國時,你不應該與他們勾結在一起,打國民政府軍;你真恨侵華日軍,你應該把漢奸江澤民處理了。80年後,你中共反反覆覆跟日本現政府和日本人民叫板,不就是你建國非法,只好拿民族主義當擋箭牌嗎? ● 江澤民把出身從漢奸改爲革命烈士 馮朝暉別的都是假的,起碼父親還是真的,而前中共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江澤民不但在履歷表上把漢奸出身(父親)改爲革命烈士子弟(從不來往的死去六叔),而且還絞盡腦汁的把紙上的優勢變成被提拔的優勢。 江澤民沒事就到圖書館去查閱,看六叔江上青生前的戰友都是誰,這些人現在任什麼職務,然後想辦法去接近他們。上海原市長(當時市長是一把手,市委書記是二把手)汪道涵和將軍張愛萍就中了江澤民的招兒。 江澤民是如何搬出「老前輩」張愛萍將軍當臺階來鋪就自己的仕途呢? 被江判刑10年的呂加平是這樣揭發的:當江知道張愛萍將軍曾是死去的六叔江上青的戰友時,「在八十年代初的一次全國性會議上,出席會議的江在散會時有意在會場門口守候張愛萍將軍,當張出來被他攔住後,江恭謙客氣的問張是否認識江上青。張聽後一驚,並很是詫異的打量江,然後說,他不僅認識江上青,而且江上青是他的好戰友。又說江上青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後來不幸犧牲了,他一直在懷念這位好戰友。接着他問江是江上青的什麼人,江立刻回答說他是江上青的兒子,但又馬上改口說江上青是他的養父,他是江上青的養子,他在江上青犧牲後就被生父母過繼給江上青做兒子了。張聽後非常高興和激動,熱情的拉着江的手連連說:這太好了,江上青同志犧牲以後我們一直在找他的家人,想表示哀悼和慰問,但一直沒有找到。沒有想到你是他的養子,總算找到他的親人了,這太好了!你要繼承你父親江上青革命烈士的遺志,好好爲黨工作。」 攀上了張愛萍將軍這棵大樹,江澤民被提拔的很快。後來張愛萍知道了事實真相,非常氣憤,說「怎麼也想不到會如此下作」,以後電視裏出現江,張愛萍就柺杖戳地大罵,旁邊人怕老將軍氣壞了,馬上轉到別的頻道。 ● 馮朝輝貪的錢不夠江氏父子貪腐零頭的零頭 且說大唐武德九年,高祖李淵賴次子李世民削平天下十八路反王,滅盡七十二道煙塵,安享富貴,江山一統。高祖有四子,建成、世民、元吉、元霸。李元霸早夭,建成封英王、世民封秦王、元吉封齊王。建成、元吉與高祖寵妃張豔雪、尹瑟瑟私通,曾被秦王撞破,雖事後囫圇過去,心中畢竟深以爲恨。按照過去帝王繼承規矩,高祖千秋萬歲之後,建成當繼位,但李世民功高蓋世,大唐江山幾乎爲他一人打下,高祖常常讚譽有加,建成、元吉心中十分妒恨。 「元」、「吉」二字,合之頗類「唐」字,故元吉自命有天子之份,覬覦大位已久,建成懦弱不成事,忌憚者惟秦王而已。元吉欲先假建成之手除去秦王,再除建成以自代,終宵謀劃。 恰逢平陽公主病逝,文武宗親皆去送葬,建成、元吉假意擺下酒宴,邀秦王共飲,卻在酒中下了劇毒。秦王生性豁達,只道建成與元吉知錯謝罪,坦然不疑,舉杯欲飲。自古「王者不死」,秦王才飲一小口,一隻燕子飛過,遺糞於杯中,又污了秦王衣服。秦王遂起身更衣,忽然腹痛如絞,回府後,終宵泄瀉,嘔血數升,幾乎不免。自知酒中必有蹊蹺。唐帝聞之,恐秦王兄弟之間不能相容,欲使秦王移居洛陽,自陝西以東皆由秦王主政,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建成、元吉大恐,知秦王膽略過人,胸襟如海,文有長孫無忌、徐懋功、李淳風、房玄齡、杜如晦,武有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李靖等,日後舉義旗,天下歸心,無人可制,於是再設毒計,欲調秦王手下大將遠征突厥。秦王見事緊急,遂將建成、元吉穢亂宮廷之事告知高祖,高祖命建成、元吉第二天進宮對質。建成、元吉次日率亡命之徒四、五百人,來到玄武門前,只等秦王一到便下殺手。誰知秦王早有準備,身披鎧甲而來。建成、元吉見秦王,便彎弓射了三箭,皆被秦王躲過,秦瓊還了一箭射死建成。元吉欲逃,被尉遲敬德一箭射死。此事史稱「玄武門之變」。 李元吉死後,惡靈下地獄還業,閻羅王知其與父皇寵妃通姦,並姦殺李世民未婚之妻等亂倫之事,又以鴆酒毒害秦王,以弓箭射秦王等有違天倫之事,十惡不赦,因而將其打入無生之門,下無間地獄,經過千年消磨,已不具先天生命之形骸,無完整思想,只剩一股嫉恨之氣,此爲後話。 世民即位,稱太宗皇帝,改元貞觀,開創貞觀盛世。太宗仁德如天,體恤百姓,繼帝位,上順天意,下合民心,實爲蒼生之福。 貞觀二十二年,玄奘取經歸來,太宗親率文武百官在朱雀橋邊迎接,並做《大唐三藏聖教序》以記其盛事。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駕崩,因護持佛法、弘揚道、儒有功,爲人仁、義、智、勇足備,清心寡慾,約己愛民,且其人來歷非凡,絕非世人之管窺所能洞見,後歷次轉生皆自然秉蒼穹正氣,或爲帝、王、將、相,或爲文人學士、武學宗師,難以悉述。 話說千年之後,正是法輪聖王以彌勒之佛乘下世,傳大法,救度衆生。宇宙間舊的勢力,以協助之名干擾正法救度衆生之事,因此要造一個最無正念理性,蠢、惡、壞、奸、醜、顯示、妒忌、遇事膽小如鼠之人形大丑,行干擾正法救度衆生之惡,名曰符合相生相剋之理,用以所謂考驗大法弟子。 此醜以任何世上之生命造都是對其生命不公,因其必犯下萬古大罪、惡貫宇宙蒼穹,用過後必然銷燬,只能在無間地獄中找最爲合適之物,最好曾與下世救度之人有大怨大恨。找來找去,發現唐太宗時之惡人李元吉滅後,妒忌之邪氣還有一絲尚存,故引其竄入世間,導入陰氣濃重之墓穴中。 墓中早有一蟾蜍伏於其內,張嘴欲鳴之際,忽將這千年邪氣吸入腹中,頓時蟾蜍之元靈被衝離體投生而去,而那千年邪氣卻成了蟾蜍之邪靈。幾年後,蟾蜍壽終,已得蟾蜍之形的千年邪靈之氣轉生投人胎,成爲江澤民。(此文轉自《江澤民其人》,原題爲「楔子:唐代千年怨氣 鬱結邪惡怪胎」) 江澤民利用中共組織幹着人世間的最大惡事,看似江不希望中共倒臺,但江所做的惡事卻恰恰把中共組織打入地獄,使其沒有未來。而江澤民及其鐵桿走卒們的下場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癩子」馮朝輝進了監獄,江澤民連監獄都省了。能親眼看到那一幕的人是幸運的。△ (人民報首發) |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