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眼有點花!陳光標救人呢還是耍流氓呢(多圖)
 
鄂新
 
2011年3月17日發表
 

在東京街頭,富豪陳光標一個捐款箱捐款一萬日元(合人民幣800元),說是救災!
(陳光標供圖)

【人民報消息】日本核輻射嚴重,讓人不禁想起日本強震後10分鐘就決定前往的「中共首善」,陳光標,你在哪裏?

陳光標身上貼着兩面中共國旗,打着中共大紅血旗,帶了5個人高調去日本,還讓香港分公司再去7個人……,這13個人的飛機票就不少錢啊。這錢要是捐到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實際效果更好,只是作秀的圖片沒法解決。

例如,在東京捐款,一個捐款箱陳光標捐了一萬日元(合人民幣800元),照了幾張照片,證明是在救災!不過,在中國,他這目標「世界首善」的富豪身份,拿出這個數兒,就等着挨板磚哪,更別說坐着飛機去日本丟人現眼。

通過新快報3月13日對陳光標的採訪報導,可以證明賠本的買賣他不做。

報導說,12日下午行駛在千葉往仙台的山路上,陳光標看到距離岸邊兩三百米處,有人揮着紅布求救,當時該處積水達一米深。陳光標說:「因爲水很清看得見底,我想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就下山徒步趟水過去營救。一個小孩和一位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被困在房子裏出不來,我就一個一個背上岸。」


被救老婦人爲何掙扎?!
另有一張圖片,非常慘不忍睹,如果圖片不說是陳光標在日本救人,還真讓人以爲是哪個中年男子在對一位老太太耍流氓,或者搶劫呢。圖片上一位日本老年婦女掙扎着,陳光標扭過頭去給正在爲他拍照的人一個正臉兒。表示「是陳光標在日本救人哪!」。既然是被救,老婦人爲何要掙扎呢?

臺灣「今日新聞」報道說,有日本網友對陳光標的高調舉動不以爲然,有人貼帖子說:「不管自己國內的雲南地震,擅自跑來日本救災,還無理的請求他人報道,這種行爲相當沽名釣譽。」還有人仔細研究過他提供的新聞照片後,指着那張「忘了開手電筒」的照片說:「是因爲有燈光師嗎?他的手電筒電源根本沒打開嘛!」

新快報3月15日對陳光標進行了採訪,問:前晚在微博上分享的照片,有幾張被網友說動作生硬,懷疑是擺拍的,當時是什麼情況?

陳光標:我們過來日本的時候,都來不及帶相機。昨天是日本朋友說要用手機給我拍幾張照留念,就是說我去過那個地方,在廢墟上救了個人。我就站在那裏,擺了幾個姿勢給他拍。

有攝影愛好者對陳發佈的照片分析後認爲,所用的相機是Canon,於是揭露說:「這叫來不及帶相機?還同行的人用手機拍了一張……手機你妹妹啊~你拿 5D2給我打個電話試試……還強制閃光,帶了個580EX2去的吧……2.8光圈,焦點還不實,鏡頭識別不出來,還是個副廠鏡頭……要臉不要……要臉不要……以後記得把EXIF抹掉再傳上來!」

據懂行的人說,Exif是英文Exchange Able Image File(可交換圖像文件)的縮寫,就是一種圖像文件格式,EXIF信息就是由數碼相機在拍攝過程中採集一系列的信息,然後把信息放置在我們熟知的JPG文件的頭部,也就是說EXIF信息是鑲嵌在JPEG圖像文件格式內的一組拍攝參數,主要包括攝影時的光圈、快門、ISO、日期時間等各種與當時攝影條件相關的訊息、相機品牌型號、色彩編碼。簡單的說,它就好像是傻瓜相機的日期打印功能一樣,只不過EXIF信息所記錄的資訊更爲詳盡和完備。

政論家林保華憤怒的說:號稱中國「首善」的陳光標拿了一百萬元人民幣去日本賑災派錢,讓插着五星旗的車子在日本來回奔馳,然後發表觀感說日本沒有義工,人與人之間非常冷漠等等,成爲舉世讚揚日本人災難當頭優良表現的「異議人士」。這種借災難來作秀並且往日本潑髒水的做法,簡直喪心病狂。

因爲有人置疑陳光標不去雲南救災,回國後他又一猛子扎去雲南,發了23萬元人民幣的紅包,陳光標接受採訪時說,一個災民他給200元,有60%的人感動落淚。這讓陳光標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日本電視臺NHK有一則報導說,福島核一廠的五十壯士,爲了人類的福祉犧牲自己!這些壯士們寫信跟家人訣別說自己抱着必死的決心 ,甚至傳簡訊給妻子說: 不回來了!

一位無名英雄的兒子寫了封信給NHK電視臺,轉述父親的心情。信中說道:父親說他早就已經「覺悟」了,抱着必死的決心,大部分的工作人員也都抱着同樣的信念,選擇離開家人,留守核電廠。 還有人傳了封簡訊告訴太太,他不回來了。

犧牲小我的決心感動了日本人,網友在網路上大串聯,爲五十壯士祝福打氣;福島第二核電廠的員工也在網路上寫着,這些人沒有逃,而是留下來奮戰。

這五十壯士到底都是誰,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有人爲了保護人類的安全,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和這些英雄相比,抱着強烈功利心到處作秀的陳光標簡直就是個小丑兒。 △

(人民報首發)


陳光標在廢墟上擺出的姿勢被網友指出「動作生硬」。陳光標/供圖


除了手電筒沒開,陳光標前方的玻璃還是刻意被拆下堆放的。陳光標/供圖

 
分享:
 
人氣:55,41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