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上海,时光在钟声中倒流
 
郁申树
 
【人民报消息】

在世博会前回沪探亲

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一旦万不得已被迫离乡背井,思乡就成了难解的百结愁肠,无数诗人写了流传千古的怀乡曲,那缠绵悱恻隽永缭绕的意绪,牵引着历代游子跟着一唱三叹,潸然衣湿。

词人韦庄写过脍炙人口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初读“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时,未及深究,只觉得此句意趣迥异语意暧昧,不知这是词人遥对弥漫着战乱的故乡的哀叹。近日,返回上海省亲,面对面目全非的世态人情,百感交集之际,豁然明白了韦庄的词意,终于体验了一千多年前词人的痛苦和难以言尽的复杂心境。

我在上海迎接世博会的时日回去。此前,知道我准备回国的亲友都建议:“何不再晚一点,顺便看看世博会!”我理解他们的美意,对在上海开的四年一度的世博会也并无成见,但我反感中国官方举全国之力操办世博会,就像两年前的奥运,单纯的体育竞技成了宣扬国威的政治宣传运动,这次展示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世博会,也成了渲染夸耀大上海的道具,我不想赶热闹为这种张扬捧场。

一切为了世博会的上海

我不为世博会捧场,但此时此刻,只要走进上海,世博会就来为你“捧场”。从浦东机场到浦西的市区家中,一路尽是“欢迎”我的各种宣传世博会的标语横幅。开上高速公路,但见沿途两边所有楼房的屋顶和外墙都粉刷一新,有些老式房子破旧不堪,但外墙上腐烂的青砖都涂上了靛青色,砖与砖之间还画上了醒目的黑色(砖缝)线,看上去犹如舞台上的布景。我熟悉政府这套面子工程,并不感到惊讶,同行的女儿不解了,好奇地问,为什么做这种毫无实用价值的事?接我回家的亲戚说为了上海的形象,特别是世博会外国来宾多,要让他们对上海留下好印象。读高中的女儿不以为然,她说上海根本没必要这么介意外国人,有兴趣来看世博会的外国人,也不会那么在意与世博会无关的民居好坏。

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而市民们在感受“美好”前先得忍受各种折磨。我住在虹口区,按上海的俗话,离浦东世博会场馆“远开八只脚”,但住宅小区前马路的路面有点凹凸,有关部门派人赶在世博会前铲平修复。这下好,我本来就受困于时差难以入眠,掘路机打机关枪似地不停地开挖,“嘟、嘟、嘟”,“崩、崩、崩”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让你根本没法安睡,持续了一个礼拜。我问家人,居民们为何不提意见,家人说政府号召“一切为了世博会”!得,我也只能为世博会牺牲应有的安宁。

更有甚者,小区内的甬道上铺着花砖,有些路段质量不过关,几年后砖面起翘。本来请人修葺整平即可,但政府的小区管理部门(过去称里委会)却花钱换另一种花砖。原来管理部门有盈余资金,通过搞工程就有名目从中渔利了,这也是中国的GDP永远能够“保八”的秘诀。

不过,小区管理部门还算小打小闹,上海政府为举办世博会的花费那才叫大手笔。在中央支持下上海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大举兴建或扩建地铁、隧道、公路,那劲头是另一种模式的大跃进,许多项目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过度开发建设。有学者指出,为举办世博会,上海寅吃卯粮花费了两千亿人民币,把以后几年的钱都用光了。

陷于疯狂的房价中不自知

为建造世博会场馆,上海少不了大拆大建,住宅大楼也随之一片又一片拔地而起,在全国高企的房价中上海借势拔得头筹。

亲友中的不少人不是买房就是换了新居,他们得知我回国,免不了请我去见识参观。一位晚辈半年前花四百万买下一套房子,现在出手可以卖到四百五十万,转眼间可获暴利令他陶醉。他开车带我去看房子。他的房子在最新款式的一幢高楼里,他向我展示房间装潢时更加自得:“这房子怎么样?”他在等我的夸奖。是的,非常好!毫不夸张的说,里面的装修都是五星级的。我说:“不是不错,而是超豪华,与你的房子相比,我在国外住的房子只能算‘茅屋’。”晚辈惋惜地说:“你在外二十多年不是白辛苦了?要是你不出国,也可以住上这样的房子了!”我说:“也许是的,但我一点也不后悔,何况,我虽然住那样的‘茅屋’,但我的软件比你这五星级好!”晚辈:“房子的软件?”我说:“是的,比如说自来水,我‘茅屋’里的水龙头打开就可以喝,而且水还带点甜味,你‘五星级’房子里的水可以喝么?”他这才语塞了。我补充说:“还有更软的看不见的软件──空气,你看窗外,罩在你们高楼上的是什么,那迷迷蒙蒙非云非雾浓厚的废气,你们每天在污染的大气中呼吸而不知?房子再漂亮不过是个空壳子,水和空气才是人生命的源泉!”

晚辈被我说懵了。

遮天蔽日的污染

每次下飞机,我首先感到的异样是上海的天空。

为净化世博会环境上海已迁走了不少工厂企业,但污染程度没见多大改善。即使大晴天,你也不能看清一个囫囵光亮的太阳,白昼如此,夜晚更加不堪。因为倒不过时差,我在上海期间几乎每天半夜醒来,又久久难以入眠,那时,我就撩开窗帘仰望夜空,但见重重氤氲湿气蒙住夜幕,二十多天里,即使晴天,也没见过月亮和星星。

至于上海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从海外回国的人大凡可以检测,我女儿期待回国尽兴唱“卡拉OK”,不料到上海的第二天就犯咽喉炎,嗓子哑了,别说唱歌,说话都不行,可见上海污浊的空气带着高浓度的病菌和化学杂质。

哪里得到安全食品?
  
保证食品安全也是世博会的一个誓言,我在上海期间并没这样的感受。

小时候,咬着大饼油条去上学是何等美味惬意,出于怀旧和习惯,每次回国,最想吃的早餐就是大饼油条加咸豆浆,但家人说,因为摊主用地沟油炸油条,上海人很少吃油条了,做大饼油条的摊位也愈来愈少,现在要吃得去正宗的点心店饭店。

一天早上,我和家人一起去菜场,亲眼见识了地沟油。果然,偌大的菜市场只有一个大饼油条摊位,买的人寥寥无几,都是卖菜的农民。我走近油锅看,那油深黑沉沉的,恰如像铺马路的柏油,这样的油炸出来的油条只能赶跑上海人。

事实上,地沟油是看得见的恶心,更多的食品危害是看不见,也让你难以判断。比如,好几个肉摊,只有一家的品牌是经过国家鉴定的,质量有保证,价格高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倍。

肉类还能分出优劣,蔬菜就难以识别了。虽然政府规定蔬菜施农药后三天才能上市,但无人监管个体菜贩子,违规现象极为普遍,茭白之类用漂白粉浸泡已是常规,买回来的蔬菜都要反复浸泡冲洗才能入锅。

蔬菜肉类如此,油盐酱醋也无法让人放心,人们一般选择比较可靠的品牌。近来食盐尤其成为问题,市场上出现的不是工业盐就是过量加碘的盐。一次,我去医药公司买药,竟然见人排队抢购什么,奇怪,难道药也有紧俏的需要排队买?上去一打听,才知原来是买健康盐。

尽管上海人对食品毫无信心充满警觉,但长期吃防不胜防的伪劣食品度日,感觉也难免迟钝。一次,全家一起吃一种“优质”长寿面,咀嚼到最后我和女儿都吃出带药性的苦味。面粉里加滑石粉早已曝光,面中的怪味是否来之于此不敢断言,奇怪的是其它人没有这样的味觉。
  
毫无治安保障的生活

食品问题再多还是隐性的,市民一边发牢骚一边忍气吞声地吃下去,社会治安的恶化才是更紧迫的大患,它时刻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如今家家户户装有铁门,一楼、二楼的居民还在窗外安上监牢样的铁栅栏,但这些防护并不能减少各种恶性犯罪。前不久,我家楼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一时大意,让送米上门的人进门酿成大祸,来人把她捆绑住,把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逃之夭夭。老太身子没受伤害,却吓掉半条命,从此瘫倒了。

一次我和亲戚在饭店聚餐,表弟迟到了近一小时,他抱歉说因为停在楼下的助动车被人偷窃了!过后他又戏剧性地找回了车子,讲起这次经过简直就是一部惊险片。

表弟的助动车失窃后,本来想去报案,但一位有过类似经历的同事赶紧劝阻他说,一旦报案,你的车就完了,再也找不回来了!因为公安把失窃的车号公布在网上,偷窃者知道无法再倒卖,就会拆毁车子卖零件。同事熟稔地告诉表弟如此这般赎回车子。

表弟按同事的指点去找某摆摊的老妇,他告诉老妇想寻找失窃的车子,老妇唤来一个小伙子,小伙子问了表弟的车号,然后用手机和人联系,确定仓库里有表弟的车子。小伙子说,想赎回车子就得支付三千人民币,也就是原价的四分之一,表弟权衡了一下只得答应下来。

次日,表弟带上现金按约去另一个地点,他在那里上了一辆小车,为防他记住地址,车子带着他大马路小通道绕好几个圈子,最后进入一个仓库样的地方,里面放满了偷窃来的车子。表弟付了钱拿了车子再由他们绕圈子送出来,那经历跟电影里的黑社会故事一模一样。

我问表弟,这样的“敲诈游戏”近乎半公开,难道警察不知道?表弟说,连警察失窃车子都是按这个路子赎回来,不过价格比我们便宜!

要不是表弟亲历的事,我不会相信事件的真实性。呜呼!霓虹灯下歌舞升平的大上海,又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大城市,黑道竟然如此横行!老百姓到哪里去找安全感!

警察的另一种威力

治理黑道无能的警察,管治正道却十分得力,监控良知人士更是无微不至。这次,我本想借回国之际学一点气功。早年,上海各大小公园天一亮就有人练各种气功。这次,去复兴公园、人民公园、虹口公园,竟然找不到一个炼功处。仔细探问才知,自从镇压法轮功后,连带着所有的炼功团体都列入禁忌,公园等公共场所已不允许集体炼功了。

不仅集体炼功犯忌,只要出现人群聚集的事,总能引起警察的特别关注。人民公园有一个“婚介角”,那里每天聚集着好多人,都是为子女找媳妇女婿的父母,就是这样一群人警察见了也如临大敌,便衣们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地看顾着他们。

对普通民众尚且如此,对所谓的敏感人物更是不遗余力了。我去看望冯正虎,和他约好了在外见面的时间,不料,到了那天早上他出不来。原来那天王力雄到上海,冯正虎被派出所的警察约谈了一天。真是难以理喻,王力雄不过是一介文人,大概来上海作学术交流的,冯正虎也不过一介学人,即使两人见面能出什么大事?弄得如此草木皆兵,真是无事生非!

临近世博会,特警队开始在街上巡逻,他们全都用“宝马”武装,反正用的民脂民膏,想怎么招摇就怎么招摇,纳税人看着也只能干瞪眼。同时,各地警察和派出所也开始世博会前的“清场”。一天半夜两点,我们小区对面的一家“洗脚店”突然出现骚乱,原来警察突袭店家,抓走了全部洗脚妹,关闭了店门。我对家人说,现在到处是这类“洗脚店”,早该清理了。家人说,什么清理?抓进去罚个一万、两万又给放出来了,对面这家店被关过几次了。果然,我经过不远处另一家类似的店,就见几个女子穿着透明的薄衫几乎半裸地坐在里面等客,根本没人管。警察竟然用这种方式创收。

这是怎样的一个上海?

时光在钟声中倒流

外滩几年前刚进行过改建,这次为了世博会再次扩建。三月二十八日,外滩重新开放,新筑的黄浦江堤岸还举行了迎世博大型文艺晚会,世博会的序幕正式拉开了。

几天后的晚上,我去外滩,徜徉在加宽的堤岸,不由感慨,外滩是上海永远的脸面。那一刻,浦江两岸灯火交相辉映,迎接世博会的大上海着实光鲜可人。然而,时值八点,就在我准备离开时,海关楼上亚洲第一大钟的钟声敲响了,敲出来的竟然是《东方红》,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身子本能的一激灵。

恰遇早春倒寒流的时日,乐曲比刺骨的冷风更深地扎伤了我,时光真是倒流了,我仿佛回到一九六六年。那年八月,一直以《威斯敏斯特》曲报时的大钟改播《东方红》,文革期间大钟一度停播。改革开放的一九八六年国庆前夕,大钟恢复敲击,也恢复用《威斯敏斯特》曲报时,然而一九九七年大钟又返回到《东方红》。

大钟选曲的变迁告诉我们,时下的上海或者说中国处于怎样的时代。以城市建设和人们的物质生活而言(不提为之付出的破坏自然毁灭资源的代价),上海确实已不是以前的上海,但就精神文明和政治生活而论,上海仍没走出毛泽东时代,上海人仍没能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

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走出时,决没想到二十年后会出现这样一个上海,我不太在乎的东西发展得“超常”好,而我期待和渴望的东西──自由的气息──比当年还稀薄;离文明世界人人享有的民主人权比当年更遥远。

离别上海时,我不由伤感地默念:“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摘自《争鸣》)有更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0/5/23/5256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1. 办公室的故事:一箭双雕(视频) (132,732次)

袁红冰大爆宋祖英搞死成克杰秘闻(多图/视频)
2. 袁红冰大爆宋祖英搞死成克杰秘闻(多图/视频) (132,038次)

千万别错过!60年没听过这么讲课的(图/视频)
3. 千万别错过!60年没听过这么讲课的(图/视频) (110,470次)

五个绝了门儿的小品(多图/视频)
4. 五个绝了门儿的小品(多图/视频) (105,574次)

吴邦国否认江铁杆  温家宝有病不成迷(多图)
5. 吴邦国否认江铁杆 温家宝有病不成迷(多图) (65,226次)

江下令:早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多图)
6. 江下令:早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多图) (65,207次)

新公安局长上阵  胡温端老江京城第一淫窝(多图)
7. 新公安局长上阵 胡温端老江京城第一淫窝(多图) (62,827次)

宋祖英四岁儿子眉目俊秀(多图)
8. 宋祖英四岁儿子眉目俊秀(多图) (59,480次)

9. 江泽民在北京被软禁 (59,014次)

中央有人上书请温家宝查薄熙来(多图)
10. 中央有人上书请温家宝查薄熙来(多图) (57,551次)

11. 黑色幽默:邓小平的高明预言 (56,833次)

险断手指,刘谦被中共热捧后患无穷(多图)
12. 险断手指,刘谦被中共热捧后患无穷(多图) (55,637次)

温家宝一席话 扇薄掴周(图)
13. 温家宝一席话 扇薄掴周(图) (55,335次)

14. 老江已被监视居住 (54,472次)

15. 胡锦涛控制局面 江泽民大势已去 (54,426次)

16. 一个尼姑的病例:不道歉你的病就是好不了 (53,854次)

17. 小笑话:返贫并不代表中国穷了 (53,496次)

56个民族56朵花  今年中国多出一个族(多图)
18. 56个民族56朵花 今年中国多出一个族(多图) (53,193次)

小笑话:采访公安部发言人  记者败下阵来(图)
19. 小笑话:采访公安部发言人 记者败下阵来(图) (52,353次)

都成啥样儿了!瞧瞧薄三儿这张照片(多图)
20. 都成啥样儿了!瞧瞧薄三儿这张照片(多图) (51,673次)

21. 小笑话:北韩协助中国增长GDP (50,119次)

先冲重庆馆!习近平贺国强参观世博(图)
22. 先冲重庆馆!习近平贺国强参观世博(图) (48,721次)

23. 黑色幽默:江泽民大骂金正日 (48,687次)

小笑话:刘谦任苏州大学荣誉董事(图)
24. 小笑话:刘谦任苏州大学荣誉董事(图) (46,092次)

老江被阻止亮相!万余江系人马聚众游街(图)
25. 老江被阻止亮相!万余江系人马聚众游街(图) (44,479次)

谁来回答:宋祖英身边人为何都如此压抑(多图)
26. 谁来回答:宋祖英身边人为何都如此压抑(多图) (43,742次)

中共低调承认人大副委员长游山玩水出事(图)
27. 中共低调承认人大副委员长游山玩水出事(图) (43,700次)

小笑话:世博园如何看门道(图)
28. 小笑话:世博园如何看门道(图) (43,159次)

小笑话:金正日主导上海世博(图)
29. 小笑话:金正日主导上海世博(图) (41,327次)

30. 轮回纪实:关云长忆“温酒斩华雄” (40,940次)

31. 小笑话:“山寨局长”为何能敛财1600多万 (40,273次)

中新社这张图片把周永康和孟建柱都骂了(图)
32. 中新社这张图片把周永康和孟建柱都骂了(图) (39,464次)

33. 小笑话:请百姓同情弱势政府 (38,176次)

江泽民真到了喝凉水都塞牙的地步(图)
34. 江泽民真到了喝凉水都塞牙的地步(图) (37,725次)

35. 中国特色的21个脑筋急转弯 (37,562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