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砸"金陵春夢"!瞧一個真實的宋子文(多圖)
 
瞿咫
 
2007年6月20日發表
 

1944年12月18日,宋子文成爲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人物。

【人民報消息】真沒想到有一天要來專門侃國民黨原財政部長宋子文。

一提到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真是太熟悉了,幾十年前看過的《金陵春夢》,有些情節至今還記憶猶新。通過描寫,我想像宋子文和中共那些挺着大肚囊子,腦滿腸肥、血脂奇高、找不着北的大胖子貪官污吏沒什麼兩樣。

根據最近披露的蔣介石日記來看,宋子文既沒有大肚囊子,也不腦滿腸肥。

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家族


1942年左起:宋子安與夫人吳其英、宋子良夫人
席曼英、宋子文與夫人張樂怡、宋子良在美國華盛頓。
宋子文 (T.V.Soong)出身於近代中國一個不平凡的家庭,宋氏家族長久以來被視爲中國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家族。宋子文的父親宋耀如擔任傳教士且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支持者,母親倪桂珍是明代科學家徐光啓的後代。

宋子文的大姐宋靄齡爲孔祥熙夫人,二姐宋慶齡爲孫中山夫人,三妹宋美齡爲蔣介石夫人。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先例,三姐妹嫁給當時最顯赫的三個政治人物,中國四大家族中的前三大家族是至近至親的親戚。

宋子文本人曾經擔任過廣州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先後出任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外交部長和行政院長等重要職務,從1923年到1949年,有長達26年的重要政治生涯。

宋子文的大弟宋子良曾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祕書和總務司長、廣東省政府委員,長期擔任宋子文發起的中國建設銀公司的總經理,還擔任過中央銀行理事、交通銀行常務理事,是宋子文在金融實業上的主要助手;小弟宋子安曾任過國貨銀行、廣東銀行董事,較少參政。

宋耀如的三兒三女中,只有二女兒宋慶齡跟隨共產黨進了北京,爲統戰中共給她「國家副主席」的待遇,一直到死小妹宋美齡都與她老死不相往來。

一個陌生的宋子文


1943年10月,宋子文、蔣介石在重慶與來訪的
英國東南亞戰區統帥蒙巴頓合影。
根據宣傳中的「畫像」,曾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是個大大的貪官。就好象中共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是宣傳隊、播種機」一樣,似乎已經成爲定論的歷史。

但突然有一天,有人說,NO,不是這麼回事的時候,真讓人驚呆──已經植入腦海幾十年的歷史突然要顛覆。

這不是改變對一個歷史人物,或一段歷史的看法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會讓人舉一反三:爲什麼有人要篡改歷史?目地是什麼?還有多少歷史沒有還其本來面目?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博士6月10日在舊金山慶祝黃埔建校83週年慶會上演講中表示,和很多看過蔣公日記的人一樣,發現宋子文對國家貢獻真的很大,「非常了不起」,讓她「非常驚訝」。

我們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宋子文,但卻是真實的。這確實擊碎了我的一個頑固觀念:先前聽說的、自己熟悉的「歷史」不一定就是對的。

唯一能直接去見羅斯福總統的人

沒人會想到,宋子文有個別人都不具備的條件,就是可以直接去見美國總統羅斯福。抗戰時期,宋子文在美國成立了一個國防工業公司,請了羅斯福總統的叔叔當董事長,使得美國援助源源不斷運往中國支持抗戰。他成了抗戰的功臣。

哈佛大學畢業,當財政部長四進四出,毫不妥協;宋子文出類拔萃、眼光遠睿,對於蔣公在經濟政策上幫助極大。

比如,當時南京政府,並沒有統一中國。南有孫科和汪精衛、北有馮玉祥和閻錫山幾個中央政府;他們各自發放政府債卷,但又不願承認別人所放的債卷。宋子文就建議蔣對所有各地中央政府發的債卷都認帳,宋子文對商人們說「南京政府是沒有錢,但是,允許我們分期還、打折還;但我們一定還。」就這樣,卻取得了全國商人們對南京政府的承認,南京政府才成爲公認的中央政府。這是一種政治家的眼光,可孫科、汪精衛、馮玉祥、閻錫山都沒有看到這一點。

西安事變時的宋子文和蔣介石


西安事變時的張學良和楊虎城。
軍事叛變--西安事變的爆發和中共的幕後角色關於西安事變的解密,又顛覆了以往我在中共的宣傳中所看到的。那裏面的蔣介石和宋美齡被描寫的貪生怕死,炮聲一響,鑽到了床底下。現在我才感到毒藥越是裝璜精美毒性越大,《金陵春夢》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現在才知道,當時,一個軍人、一個言而有信之人,蔣介石不接受張學良的任何談判。蔣介石見到宋子文,就說他是不是當張學良的說客;蔣要軍事解決,他寧死不屈。

蔣介石並不是心胸狹窄的人,後來他原諒了曾反對過他的馮玉祥和閻錫山,甚至讓閻錫山當了行政院長,但蔣在日記中寫到,他實在無法原諒張學良,原因之一是馮、閻是蔣同一輩的人,而張學良是晚輩。


1936年西安事變前幾天,蔣介石與張學良(左)、
楊虎城(中)合影。
後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的兵變是共產黨一手策動的。爲了督促張、楊剿共,蔣介石於1936年10月和12月兩次去西安,佈置剿共計劃。蔣介石並不知道,中共地下黨員劉鼎經宋慶齡介紹到張學良身邊,張學良已心屬共產黨;而楊虎城的妻子謝葆真直接就是共產黨,在楊的軍政治部工作,她是在1928年1月,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和楊虎城結婚的。至於張學良本人是否曾經加入共產黨,現在尚有爭議。

在中共的策動下,1936 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實行兵諫,即發動了武裝軍事政變,將蔣介石劫持扣留。蔣的警衛排六十七名戰士全部被殺。

西安事變時,宋子文是第一個去西安見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回來後,再帶宋美齡去西安。

宋子文說,軍事解決不是國家之福,「他們不會讓你死,他們會把你挾持去延安,作爲要挾國民政府的一個籌碼。」918後不能內戰了,你堅持要軍事解決,就是內戰,不是國家之福。被綁架的蔣介石在宋子文勸說下,才同意談判解決。

這次兵變導致一場大災難,置於屠刀下的蔣介石被迫答應再次接納只需一役就可能被徹底消滅的共產黨。中共不僅躲過滅頂之災,而且得以二次附體國民政府,紅軍變成了八路軍,再次發展壯大。

宋子文連外交送禮都用自己的錢

宋子文是否「貪污」和宋子文的資產一度成爲輿論爭論焦點。關於宋子文富可敵國的猜測曾經讓這個家庭的後代備受壓力。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陳立文說:「宋子文的確從來不覺得掙錢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也從來不放棄掙錢機會,他也很捨得用這些錢,他在外交上送禮、招待朋友用的都是他自己的錢。」

掙錢的途徑是正當的確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讓人感到震撼的是,江澤民爲討小情婦宋祖英的歡心,搞了個30億元的墳包形的中國大劇院,而宋子文連外交送禮都用自己的錢。這種事現在哪裏可以聽說?!


1960年代初,宋子文與外孫
馮英祥在紐約寓所。
共產黨建政以後,宋子文生活在美國,宋的長女宋瓊頤的兒子馮英祥一直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直至宋子文過世。在馮英祥看來,外祖父宋子文生前很沉默,沒有跟任何人談過關於財產的事情,他的遺產是一些美國股票,讓所有的孩子平分。

馮英祥說:「我的外祖父宋子文在紐約的生活很簡單,他吃的東西、用的車子都非常一般。外祖父的生活很有規律,喜歡早起,吃完早飯後他就直接去辦公室。他很喜歡散步,通常午餐以後散步一小時,外祖父不多的娛樂方式是與他的朋友一起打撲克牌。」

據宋子安次子宋仲虎(Leo Soong)的妻子宋曹利璇說,「大伯更像一位deep thinker(深思者),雖已退休、身處美國,我相信他的頭腦中並不會忘記那種使命感,所以他在生活中仍經常思考國家的處境。」

外孫馮英祥透露,身處異鄉的宋子文生前仍然期盼葉落歸根,「他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紐約時也曾向很多美國政要詢問是否有回到中國的可能性,但最終未能如願。」

馮英祥也強調,與外界傳言不同,外祖父宋子文和宋美齡的感情非常好,兄妹間有很多通信。「即便1949年以後外祖父宋子文在美國,蔣介石和宋美齡在臺灣,他們晚年身體不好時,宋子文會積極幫他們找最好的醫生和最好的藥物,並把醫生送到臺灣讓他們替蔣介石看病;宋美齡每次到紐約,哥哥宋子文也會替妹妹找當地最好的醫生。」

找出真相的時代已經到來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舊金山一個朋友家裏進晚餐,因食物進入氣管導致心力衰竭而猝然去世,享年77歲。

在美國學者Donald A. Jordan看來,史學界研究宋子文的最大困難是,如何找到充分證據證明宋子文「貪污」。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困難。

中共官場大大小小的官員爲了避免被查到貪污,一般工作單位要準備三套賬本,最多的準備七套。中共決定人民幣升值的那天,總理溫家寶向幾位相關官員宣佈了這個事情,並要求嚴守祕密,不許用手機泄露消息。結果一個半小時之內,已經有37億人民幣被賺走,這時官方消息還沒有公佈。

Donald A. Jordan教授曾到南京二檔館和上海檔案館查閱相關資料,尋找宋子文貪污的證據但無果,他也曾去過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檔案館和羅斯福總統檔案館查閱宋子文資料。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宣傳打倒孔宋家族取得很大效果、讓孔宋名聲很臭。因爲宋子文當時是負責美國對華援助的最重要接口人,FBI的確在50年代調查過宋子文,但沒有文件說宋子文貪污。「胡佛目前有證據證明宋子文並沒有貪污,那裏面宋子文的每份財產報表都有美國會計師的簽名,在美國,這種簽名非常嚴謹,不可能作假。」在Donald A. Jordan看來,現在找出真相的時代已經到來。

潛心研究宋子文多年的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陳立文認爲,「國共兩黨的歷史、昔日民國顯族的歷史,在一定意義上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財富,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得越全面、越充分,我們的獲益就越多。」

是的,還原歷史,責無旁貸。


(人民報首發)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詳介


誰有幸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大福氣!

 
分享:
 
人氣:45,60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