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不難爲你!殃視只解釋這一個問題就齊(多圖)
 
紫巍
【人民報消息】「CCTV」這個詞在中國大陸已經被視爲最惡毒的罵人話。央視也被稱作「殃視」,但是作爲「偉光正」最主要的宣傳工具,殃視依然天天CCTV。

新華網有專欄專門銷售殃視節目的,主要的就是用「科學」去解釋那些社會上出現的科學無法解釋的怪事。有必要嗎?當然有必要,不然中共獨裁政權就垮臺了。有這麼嚴重嗎?嚴重透頂了!

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想想看,如果有「偉光正」掌控不了的事情、解釋不了的現象,那豈不證明宇宙中有比「偉光正」能耐更大的生命,那中共還怎麼領導中國人民「戰天鬥地」呢?

12月14日新華網視屏欄目轉載了《入土死人開口喝水 科學揭"詐屍"謎團》,12月16日轉載了《小夥子患怪病 一張臉分兩面》,來源都是CCTV。

殃視關於「揭開死人詐屍謎團」這篇文章的文字說明是:


中共真怕入土死人居然開口喝水!
2006年6月19日傍晚,坤蘭來到一座墳墓前,躺在裏面的人是她的丈夫──金石。按照當地的習俗,坤蘭來爲丈夫送行,突然她聽到墳墓裏有動靜,此時顧不上別的想法,大聲叫着丈夫的名字,裏面竟然有回應……,於是坤蘭趕緊找人來幫忙,挖出棺材。

主持人:這個事情發生在廣西梧州藤縣的塘步鎮,當時金石的妻子坤蘭聽到了自己丈夫在墓穴當中發出來的聲音,趕快找人把棺材給弄了出來,打開蓋兒一看,金石果真還活着,不僅活着還說,我要喝白開水,但是當時沒有白開水,只給他灌了幾口茶水,於是七手八腳把人開始往家裏抬,咱們且不說這家人怎麼樣,單說這個消息馬上就在村子裏傳開了,全村人都跟炸了窩一樣,這不是詐屍了嗎?好好的死人,都入了土了,他怎麼又活過來了呢?這個消息說真的,就像插上翅膀一樣,飛得真是天下皆知。於是我們的記者也親自跑了一趟,想知道爲什麼死人入了土,他還能復活。(文/CCTV)

CCTV文字只寫到這兒就停了,爲的是吊人胃口,讓讀者想知道下文是什麼,讓讀者去看這個黨文化的節目。每次我都只看到這兒,絕無慾望去知道「偉光正」如何評價的,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其實這種事在古代、近代和現代都有發生,正因爲此,中共不讓出版這些書,而且屢屢篡改歷史,否則共產黨獨裁統治就不穩固了。古代時,有人說去了閻王殿走一趟,回來講述見聞,大家都相信,並從中得到啓示。而現在的人因爲幾十年受中共無神論的教育,聽到這些事情就說是胡說八道,是「迷信」。殊不知,恰恰是說別人迷信的那些人自己在迷信,迷信的是「偉光正」。「偉光正」宣傳什麼他們信什麼,別人再說什麼,他們一概不接受,滿嘴頂出去的話都在翻版的黨話。


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容居然長在一張臉上。
至於CCTV另一個節目中,小夥子患怪病,吊人胃口的文字是這樣寫的:一張年輕小夥子的臉,一張老人的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容,居然都長在一張臉上。他爲什麼會有如此的容貌?(文/CCTV)

當今世界怪病太多,都是從未聽說更沒見過的怪病,要都讓專家出面解釋,他們也承受不了,老實人也得給逼的胡說八道。


小夥子小的時候和其他人沒什麼區別。
我曾看過「殃視十套」「走近科學」節目裏關於對龍從天上掉下來的歷史史實的否定,親眼所見的人當時還活着,他說確實是龍,CCTV不承認,也就是中共不承認,專家怎麼敢承認,可想而知看這種節目能否得到真知。

當今世界出現太多的奇聞怪事,例如三千年一開的優曇婆羅花爲何此時會盛開,這在佛經中早有記載。此花一出,中共非常緊張,讓專家出來說是蟲卵,結果優曇婆羅花越開越多,不少人自己家裏就發現了這種花,中共只好閉上嘴巴。

要讓我說,殃視「走近科學」欄目的記者和主持人們不需要天天如此辛苦,只要把一個神奇現象解釋清楚,那麼觀衆就真服你。哪個現象?中國貴州境內爲何出現天成的「亡黨石」?

2002年6月在貴州境內發現了2.7億歲的「藏字石」,五百年前崩裂的巨石斷面內驚現六個排列整齊的大字「中國共產黨亡」,其中那個「亡」字突出的大。五百年了,到2002年才被人發現。

2002年6月,都勻國際攝影博覽會推薦該景區爲攝影採風點,原任村支書王國富在清掃景區時,無意中發現一巨石上有「產」、「黨」兩個大字,他把長期堆放在巨石旁的秸稈搬開後.發現石壁上隱約出現酷似「中國共產黨亡」六個橫排大字,字體勻稱方整,每字約一尺見方,筆劃突出於石面,如浮雕。




「中國共產黨亡」!──中國貴州境內驚現天成「亡黨石」

2003年8月中旬,平塘縣邀請了貴州省地質專家到掌布作考察,寫出了詳細考察報告,認定「藏字石」是從河谷左岸陡崖上墜落下來的一塊巨石,在陡崖上仍可看到崩塌巖體留下相應凹槽,崩塌巖體墜地後,分裂爲左右兩塊巨石,「中國共產黨亡」幾個大字就清晰的顯現在右邊巨石的內側斷裂面上,由此得名「藏字石」。這幾個大字中的「亡」字特殊的大。

隨着「藏字石」知名度的不斷擴大,不少人擔心省專家鑑定的權威性不夠。事隔三月,應平塘縣委、縣政府的邀請,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土、著名地質學家李廷棟,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專家劉寶君,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國土資源部國家地質公園評委、著名古生物學專家李鳳麟等15人組成的「貴州平塘地質奇觀-中國名家科學文化考察團」,於2003年12月5日至8日深入掌布河谷重點對「藏字石」進行實地考察。


「藏字石」中的「亡」字特殊的大(新華網提供)
專家一致認爲,掌布河谷景區「藏字石」上的字位於距今2.7億年左右的二疊統棲霞組深灰色巖中。字的均勻排列現象,雖是極其罕見的小概率,但均可從地質科學特別是沉澱地質學上得到解釋和說明。專家鑑定,「藏字石」上至今未發現人工雕鑿及其它人爲加工痕跡,堪稱世界級奇觀,具有不可估量的地質研究價值。

後來,十六屆政治局九常委都分別低調到此觀看後,默默離去。羅幹投資阿根廷的礦山,江澤民親屬、賈慶林和曾慶紅的兒子分別移民澳洲都與此有關。

這塊體積約100立方米的「亡黨石」就擺在那裏,中共最怕見的「亡」字還特殊的大,這些都不需要殃視「走近科學」欄目的記者和主持人們辛苦去證明它存在還是不存在,所需要的是請他們回答觀衆的疑問:爲何「天滅中共」的歷史時刻出現了「亡黨石」?還有比中共更厲害的生命宣判它的死刑嗎?△

(人民報首發)

購票從速!新唐人「聖誕奇觀」晚會看的就是奇觀

聖誕晚會、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神韻藝術團晚會,看了好福氣!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林彪巴結過的太子黨談新唐人聖誕首場演出 2007/12/19 (32,614次)
法總統打拼女友樂死中共!(多圖) 2007/12/19 (34,691次)
政壇變化 宋祖英下課彭麗媛獲獎(多圖) 2007/12/18 (45,123次)
路透社爲江準備向中共提出抗議(多圖) 2007/12/17 (40,921次)
薄熙來重慶上任摑了江曾的臉(多圖) 2007/12/16 (50,703次)
不難爲你!殃視只解釋這一個問題就齊(多圖) 2007/12/16 (36,160次)
什麼時候中共中央也能公開這類照片(多圖) 2007/12/15 (48,814次)
胡溫從未提出讓李克強當總理 2007/12/14 (47,509次)
請仔細看這四位主持人的眼神(多圖) 2007/12/14 (47,776次)

曾慶紅公開把江澤民賣了(圖) 2007/12/14 (44,005次)
香港法院顛覆老江的1999(圖) 2007/12/13 (34,646次)
胡溫已扳倒江曾 習近平站位不是關鍵(多圖) 2007/12/12 (48,070次)
埋後路!江未來的逃亡地在這裏(下)(多圖) 2007/12/11 (45,189次)
埋後路!江未來的逃亡地在這裏(上)(多圖) 2007/12/9 (45,401次)
胡溫已摸清江未來的逃亡地點 2007/12/9 (45,259次)
中共給陳馮富珍出難題(圖) 2007/12/8 (49,514次)
一張圖片全搞掂!曾慶紅輸定的根本原因(圖) 2007/12/7 (48,479次)
李鴻忠下!溫家寶踢江屁股 拿下深圳(多圖) 2007/12/6 (49,987次)
江護犢子!吳官正兒子死而復活(多圖) 2007/12/5 (105,438次)
布什,作爲美國總統,你是失職的(圖) 2007/12/5 (33,901次)
陳太勝出!江曾在港輸的很難看(多圖) 2007/12/3 (38,506次)
江周齊蹦!小鷹號事件在警告美國什麼(多圖) 2007/12/2 (43,134次)
吳儀給趙本山曖昧的笑定了性(多圖) 2007/12/1 (48,247次)
小笑話:朱熔基和江談宋祖英 2007/11/30 (72,224次)
判16年!胡江都不讓周正毅死的理由(圖) 2007/11/30 (40,565次)
瞎掰哧!科學家沒找到諾亞方舟故事源頭(圖) 2007/11/29 (36,500次)
親爹踹腿!薄熙來頂不住還得去重慶(多圖) 2007/11/29 (48,121次)
這個新聞給江澤民量身度造(多圖) 2007/11/29 (36,451次)
吳儀婚前要實習如何溫柔(多圖) 2007/11/28 (45,462次)
新華網如此評價李嘉誠耐人尋味(多圖) 2007/11/28 (35,815次)
江曾對溫家寶下了一絆兒 2007/11/27 (42,827次)
江綿恆地皮突歸李嘉誠的內幕(圖) 2007/11/26 (50,345次)
薄熙來吞下兩個富豪的發家史(多圖) 2007/11/25 (45,279次)
閻王記性好 文革整人今還債 2007/11/25 (42,407次)
兩張圖片!中共極爲複雜的心情(多圖) 2007/11/24 (42,126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