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一張值得紀念的圖片!波蘭共產黨原來是這樣倒臺的(圖)
 
黎梓
 
【人民報消息】波蘭在10月9日將進行五年一任的總統直選。這在波蘭是件大事,而且還被世界上最大的共產獨裁國家中共所窺視

如果說1989年11月9日推倒柏林牆意味着國際共產陣營開始解體,1980年8月31日波蘭團結工會的成立,則被史界稱爲民衆擺脫共產獨裁統治邁向自由的第一步。而1990年則是波蘭的第一次民主選舉。

今年,在東歐首家獨立工會成立25週年之際,波蘭政府把8月31日定爲國假日「團結自由日」,並將在其發源地──波羅的海港口城市格但斯克舉行盛大慶典,全球三十多位國家首腦和見證東歐共產陣營崩潰的國際要人也將雲集格但斯克,共同慶祝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和捷克前總統哈維爾。

有人總認爲現在的中共很強大,很多國家爲了經濟利益,都把正義和良知放在一邊,討它的歡心,在它們看來要想讓中共倒臺不容易,起碼還得多少年。今天來看看波蘭的共產黨倒臺史,事情竟如此簡單!

1980年8月,格但斯克市列寧造船廠的一名女工因抱怨食堂肉價上漲而被開除,此事引發了工人中鬱積已久的對共產專制統治的不滿,在瓦文薩(WALESA)的領導下,船廠工人罷工抗議,進而發展成爲全國範圍內的罷工示威活動,要求共產黨政府改善工作條件,增加伙食供給。

波蘭共產政府曾於1970年血腥鎮壓工人的反抗,十年後工人們走上街頭也時刻面臨獨裁者以暴力相向,然而威脅擋不住追求自由的勇氣,一千多萬波蘭工人加入了抗議的行列。

最後政府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同意了工人代表提出的21項條件,簽訂「格但斯克條約」,內容包括允許成立獨立工會,保障罷工權利,開放言論自由等。8月31日瓦文薩宣佈成立獨立自治工會──「團結工會」。

這是一個不受波蘭共產黨控制和領導的工會。團結工會的成立標誌着共產專制統治第一次在民主意志前讓步,民衆通過和平抗爭取得權益。


波蘭首屆總統瓦文薩在華沙紀念團結工會成立25週年的攝影展上題字,
照片記錄的是25年前他領導工人反抗專制統治的場景。

瓦文薩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依然激動的說,「突然間一千多萬人站在一起,我們可以對世界宣稱,這是民衆的呼聲,共產黨早就不能代表我們了!」

然而共產政權並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1981年底波蘭共產政府首領雅洛察爾斯基宣佈全國進入戰爭狀態,政府大肆搜捕異見人士和團結工會成員,瓦文薩亦被捕並遭軟禁。此後團結工會的抗爭轉入地下狀態。進入八十年代末期,工會組織的罷工潮風起雲湧,控制東歐的共產陣營日漸消亡,雅洛察爾斯基無奈下同意和團結工會舉行圓桌會議,最終擋不住自由民主的潮流。

和談結果,決定在波蘭實行民選政府,瓦文薩於1990年當選爲民主波蘭的首位總統。


波蘭現總統
至今,波蘭已經產生過三屆總統,除瓦文薩擔任過首屆總統外,現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擔任第二屆、第三屆總統。波蘭規定總統任期五年,最多隻能連任兩次。今年10月9日將產生第四屆總統。

談到團結工會的歷史意義,首位總統瓦文薩說,「如果沒有團結工會,就不會有東西德的統一,不會有東歐共產陣營的徹底解體。」

今年8月31日,團結工會成立25週年的慶祝活動將再一次在全球範圍內喚起拋棄共產專制統治的呼聲。

不要忘記,波蘭拋棄共產專制統治的導火索是「一名女工抱怨食堂肉價上漲被開除」,這和中國目前的狀況非常相似,而且中國的情況更加激烈。8月28日軍車坦克已經開到天安門,而公共汽車上都有軍人監視。

中共活不了多久了,長着眼睛的人心裏都有數!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8/28/3737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