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炎黃子孫不如一黨專政
 
作者:林保華
 
【人民報消息】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後北上朝聖,拜祭自己祖宗,宋楚瑜更拜祭黃帝陵,他們與共產黨一個腔調口口聲聲自稱是「炎黃子孫」,認同「一箇中國」,包括所謂的「九二共識」和「兩岸一中」。但是在喊出「中華民國」而得罪共產黨政權後,他們就改口「中華民族」,似乎中華民國不是中華民族的,也不是炎黃子孫的。如此,他們的「兩岸一中」就是「兩岸一共」,也就是兩岸同屬一個共產黨的。「九二共識」就是九二年「共」產黨所認「識」而不是兩岸的共同認識。

共產黨以血緣來進行統戰,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且不說中國成語中有一句「遠親不如近鄰」,表示血緣並不是那樣重要;而從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所作所爲,更可以看出共產黨才是炎黃子孫的敵人。

一、中共從一成立開始就把馬列主義作爲它的指導思想,馬列主義的精華就是「一黨專政」。馬克思是猶太裔德國人,列寧是俄國人,怎麼成了自稱是炎黃子孫的中共的祖師爺?

二、中共是在蘇聯的幫助下成立的,包括組織指導與財政援助。孫中山並以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和與中共的合作換取蘇聯的軍援。黃埔建軍後的東征、北伐,殺戮對象卻是炎黃子孫。

三、在中共革命年代的一九二九年,爲中東路事件蘇軍入侵中國東北,與國軍發生衝突,中共居然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作爲炎黃子孫的中共前總書記陳獨秀因爲不同意中央意見,錯上加錯而被開除黨籍。

四、抗戰初期,中共領導人之一的王明鼓吹「一切經過統一戰線」,歌頌國共爲抗日而一起流血。炎黃子孫的血流在一起也不對,被毛澤東批判是「階級投降主義」。怪不得後來毛澤東感謝大和民族的皇軍幫助中共奪取政權。

五、抗戰期間,毛澤東指派潘漢年與汪精衛接觸搭橋,密謀與日本異族合作反蔣。中共建政後潘出任上海市副市長,因爲向上級談及這個情況而被逮捕滅口,直至死亡。

六、一九九一年中共建黨七十週年,花費巨資拍攝描述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三部紀念電影。根據中共教科書,三年內戰共軍一共殲滅國軍八百萬人。原來屠殺炎黃子孫才是中共建立一黨專政政權的代表作。

七、中共建政以來爲了鞏固一黨專政政權而推行的歷次政治運動,造成七、八千萬炎黃子孫的死亡。而整個抗日戰爭,在日本皇軍鐵蹄下「傷亡」的炎黃子孫才三千五百萬。

八、在美國嚴厲譴責中共的六四屠殺與踐踏炎黃子孫的人權時,中共辯稱,美國也殺過印第安人。美國白人殺了「異族」當然不對,但是中共以此作比較,難道要說明他們不是炎黃子孫?

九、一九九八年,印尼發生屠殺華裔的排華暴行,那裏華裔盼望強大的「祖國」拯救時,當時的外交部長唐家璇向印尼的獨裁政權表示,他們是印尼人,中國不干涉印尼內政。看來獨裁政權才比炎黃子孫重要。

十、臺灣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共產黨都喊打喊殺,因爲臺灣是中共的「神聖領土」。但是比臺灣更大的神聖領土被俄國、印度、緬甸佔據,中共卻拱手相讓,原來中共專門欺壓炎黃子孫。

由此可知,對中共來說,是不是炎黃子孫並不重要,一黨專政才最重要。他們以炎黃子孫的名義來騙取統治與掠奪炎黃子孫的合法性。對臺灣人民,乃至中國人民來說,是不是炎黃子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去同中共勾結的臺灣政客,也並非因爲他們是炎黃子孫,而是一黨專政的子孫,才會與中共臭氣相投,出賣臺灣的主權與人權。最近中共分化香港的民主派,同是炎黃子孫,一部分人發給回鄉證,一部分不給的理由是因爲他們反對一黨專政,可見炎黃子孫的確不如一黨專政重要。

——原載《自由時報》有刪節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5/16/3594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