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10年600億治淮失敗 黃河斷流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王秀華綜合報道) 歷時10年、花費人民幣600億元治理的淮河,目前再度出現嚴重的污染,污染指標達歷史最高。前不久,黃河歷史上第一次源頭斷流,震驚了中國和海外。

有專家指出,水資源缺乏將是中國本世紀面臨最大的威脅。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日前派出三個督察組,對沿淮4省21個地市、91個區縣的重點工業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重點河流斷面進行爲期半個月的暗查。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20日通報調查結果時坦承,淮河流域污染出現了一定反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10年600億治淮失敗

淮河是中國投入最多、最早展開污染治理的大河。早在1994年中國國務院召開淮河水污染治理會議,隨後頒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這是中國迄今爲單一河流水污染治理制定的唯一一部法規。

中央和地方大規模治理淮河污染花去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僅兩個五年計劃就投入了人民幣600億,至今卻不見一點成效。

據新華社報道,2000年起淮河污染持續反彈,污染狀況回覆到10年前開展大規模治污前原點。從今年1月下旬到5月上旬,淮河支流13條斷面全部超標,污染主要指標COD(化學需氧量)入河排放量已接近歷史最高水準;全流域年污染與廢水入河排污量則超過1993年的水平。

*水污染換取GDP發展

從1996年到2003年,淮河流域的GDP增長了134%。地方保護和依賴GDP的發展觀念,使得淮河污染依舊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流域內重污染工業居多。其中造紙行業的經濟貢獻率僅爲3.6%,而排放的COD卻佔到了47.5%;化工行業的經濟貢獻率爲9.4%,而氨氮的貢獻率卻佔到了77.3%。

另外調查研究顯示,城鎮居民生活污染是最大污染源,而且增勢迅猛。1999年,淮河流域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過工業污水排放量,隨後比差逐年迅速擴大。據沿淮地市統計,目前淮河水污染來源60%以上來自城鎮生活污水排放,比例最高的地區達87%。

*環境破壞是制度性問題

4月中旬黃河源頭歷史上第一次斷流,關注中國環境十幾年的著名作家鄭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造成目前黃河問題是體制性問題。

鄭義認爲,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是一種制度性的,不是因爲缺乏知識,這跟共產制度有密切相關,尤其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承包制」關係密切。

著有《中國生態狀況景氣報告-中國之毀滅》一書的鄭義,具體談到黃河的例子。

黃河兩岸的山林、樹木,它的荒坡,還有土地,名義上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或者說是公有的,其實就是虛置的「所有權」、是空的,但是「使用權」卻在具體的人手裏。這種產權結構就造成了殺雞取卵的生態破壞。黃河源區缺水主因,就是人爲過度放牧破壞了植被,致使大片草原沙地化。

因爲不是個人的財產,只是在一段時間裏有使用權,於是就在這段時間裏對承包的土地山林採取一種壓榨性的生產方式,造成河道兩岸土地遭濫墾,樹木遭濫伐。森林植被被破壞,一下雨就積水變成洪峯流掉了,它會變成山洪水災。如果河邊有非常良好的植被,這些水就不會馬上變成洪水跑掉,它會慢慢奔到河裏頭,一直到冬天枯水季節河流的水還是這麼多。

*2008年奧運水供應受質疑

美利堅大學全球環境政治項目主任夏竹麗最近在一個有關黃河的研討會上說,很多人稱,在今後的一個世紀,水資源缺乏將是中國面臨的最大威脅。這個問題如此嚴重,以致於人們對2008年奧運會期間的水供應提出問題。有人甚至說,南水北調工程也因此在加快進行。

水資源的匱乏也導致在水資源分配問題上發生越來越多的衝突。根據中國水土資源部提供的數據,過去十年裏,在用水的問題上,全國各地發生了十二萬多起衝突。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6/25/3161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