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原来《红楼梦》的作者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图)
 
文/遐迩
 
【人民报消息】少时看《红楼梦》不知所云,又为历代所谓的“红学家”所误,便以为红楼真是在说男欢女爱;宦海沉浮;世态炎凉;或者是焦大骂街,体现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惑之年再看红楼,恍若隔世,且原来红楼讲的乃是劝人看破红尘的神仙道。何以见得,由下可知。

一、真真假假,隐含天机

《红楼梦》实际是一部佛道训诫书,何以见得?有偈子为证:第一回的“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讲了世间之幻相,透现出佛老之理。其中前句隐含了道家的修“真”;后句讲的则是佛家的“空”,从而将佛老学融为一体,包含了宇宙佛道两大家之法理。也应了佛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言。世人以假当真,以无当有,悲也!中国古典名著均隐含佛老之理,而将佛老法理融于一书中,比《水浒传》(脉承道教)、《西游记》(脉承佛教)更为深奥全面,妙不可言。

全书真假颠倒处比比皆是,贯穿全书的一僧一道,表面看上去一跛一癫,腌臜褴褛,实则为“真人不露相”也。

而“甄士隐”其名,实则是“真事隐”、“真士隐”和真隐士”之谓也,一将事实真相隐去,二是真人乃隐士之寓。

第一回中开宗明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象在说作者痴,而文章最后一句“‘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则已点明非是作者痴,实乃世人痴也。痴在哪里?错把过眼烟云、如梦人生做归处。何谓“由来同一梦”?乃红楼一梦与尔梦(谁不做黄粱梦?)同一梦也!而在最后一回中的“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时有非无”,则点明了人看破假相后的境界乃是真正的“真”,虚假变真实,虚无变实有。历史上不少“红学家”研究出了《红楼梦》是“假语村言”(贾雨村言),却不知何以“假语村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时有非无”,明明道的是真言,但却又在结尾讲什么:“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至此又将真言隐去。全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真乱假、以假乱真,均为迷惑世人耳。

读者曰:何必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雪芹所在年代不存在被批判为封建迷信的问题,何必隐言??其实人不知此事与政无关,其难言之隐全在于天机不可泄漏耳。

由“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时有非无”偈子中,细看不难看出真必胜假,有必胜无的幻外大道。假假真真处,重在世人悟!好一个真假词,惑倒世人一片!

二、士隐悟道,归宿自明

其实第一回开宗明义,就交代了人的最终去处。讲了人生如何完美亦有人的不如意处。士隐已是望族,却膝下无子,一不如意也。老来得女,女又被人掠去,二不如意也。后又遭大火焚毁全部家财,三不如意也。典卖田产投错人,寄人篱下,郁郁不得,四不如意也。由此贫病积伤,每况愈下,便有了下世的光景。于是在士隐听了疯道士的《好了歌》,便恍然悟道,此歌云: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此歌,便追上疯道问:“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好’‘了’,‘好’‘了’”。那道人笑到:“你若果听见‘好’‘了’两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便是了”。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早已彻悟。……便说一声“走吧!将道士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此乃“一念之间,尘凡顿易”。

其实仅一个第一回就已将《红楼梦》之要义尽告于人了。

这里又使人想起《圣经》中的“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的话。试想,若士隐大富大贵而没有几般不如意,他是否还会看破红尘?同时此处又讲了根基,“士隐本是有宿慧的”!看来人想悟道,必得宿慧和磨难皆备,如司马迁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皆大磨难也。其实司马迁也是阉而有《史记》。可见宿慧、磨难缺一则难成极品。

三、万事因缘,皆从空来

有人想从《红楼梦》中学一点别人的什么人生经验和世故,研究点兴衰更替等,其实,士隐历劫、宝黛情痴、雨村沉浮、荣宁衰荣……均是人生之皮毛。因为世间每个人都是一部百科全书,谁无酸甜苦辣,何必外求?投机钻营雨村者“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争斗到老,最终则是在急流津觉迷渡口(迷津之意)“眼前无路想回头”,落的个终生懊悔。

正如甄士隐解《好了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此语关键在于:此生为他乡!世间人生不过是人的整个生命形式演化运程中的刹那而已,而世人不懂,抱住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不放,且将此视为人生之真谛。于是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忙的不亦乐乎,可悲可叹!为做嫁衣裳者谁?修炼之人是下来历劫的,世人给其诸多磨难,其实只是帮助修炼之人磨砺根基而已,其实是在帮人家织作嫁衣裳,累积自己的孽业,愈加悲矣!

四、大道无形,修心悟道

“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此语隐喻修炼已很难从今日的佛教教义(内典)和道教教义(金丹)中去寻了,因为千百年来,佛不值世,两种教义已被后人篡改阐释得面目皆非,很难度人了。终了疯僧疯道一句话:“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自此:“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做一番人”,此指历劫之人归位。

所谓整部《红楼梦》的情节,不过是为了让人循着宝玉这块石头在凡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罢了!眼下世人都进入了“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的境地,唯缺“自色悟空”了。

注:文中摘录除注明出处的外,均摘自《红楼梦》。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4/27/2601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