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多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生命產生於星際空間
 
【人民報消息】法國、荷蘭、德國等國科學家在模擬太陽系形成之初的環境中成功合成了16種氨基酸,其中6 種可以構成蛋白質。科學家稱,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持了生命起源於星際空間。

據法國最新一期《科學與生活》雜誌報道,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奧爾良分子生物物理中心、荷蘭萊登天體物理實驗室,以及德國佈雷梅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模擬創造了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之初時的星際空間環境,也即溫度爲零下261 攝氏度的真空環境,並將星際塵埃中應該存在的水、甲醇、氨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混合物放置其中。隨後,研究人員對在這種狀態下所形成的物質進行了光譜測定,結果鑑定出16種氨基酸。

研究人員指出,氨基酸的形成需要還原性環境,也即非氧化性環境,而星際塵埃的環境正是還原性的。他們表示,科學界早已在隕石中發現了多種氨基酸,此次他們又在模擬環境中合成了氨基酸,這進一步顯示,即便生命不是產生於地球以外,那麼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質至少應該是產生於地球以外的星際空間。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蛋白質則是生命活動中的最重要物質。自然界中共有300多種氨基酸,而能夠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僅有20多種。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5/4/2069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