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川普最近突然公開說希望特斯拉越來越好,這背後釋放了什麼信號?但特斯拉股價卻依舊跌個不停,真正原因究竟在哪裡?
川普親赴美聯儲總部視察,還就裝修工程超支的問題,當面和鮑威爾辯論起來,現場氣氛格外引人關注。川普究竟想傳遞什麼信號?
另一邊,台灣爆發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潮,31名立委同時被推上「罷免」風口。到底是什麼導火索點燃這場行動?
最後,咱們再聊一個令人痛心的悲劇:6名東北大學學生暑假去內蒙古礦廠實習,卻意外墜入礦漿槽不幸身亡,官方竟以「溺亡」輕描淡寫,引爆輿論爭議。這起悲劇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官方到底在掩蓋什麼?
川普意外挺馬斯克 特斯拉依然難止頹勢
7月24日,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罕見表達了對馬斯克和特斯拉公司的支持,這一舉動讓不少人感到意外,要知道,兩人以前可沒少在公開場合互相「開火」。
川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說:「我希望埃隆,還有我們國家的所有企業都能興旺發展。」他還特別解釋了一下,說外界老在傳他會通過取消馬斯克公司從美國政府拿到的大量補貼,來摧毀他的公司,但這根本不是事實。他說:「他們做得越好,美國就越好,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利。」
不過,這次川普的公開支持,並未立刻扭轉特斯拉的股價表現。就在他發貼的前一天,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財報,收入下滑12%,利潤也掉了16%。再加上馬斯克自己在電話會上說,接下來幾個季度可能會「相當艱難」,一下就把市場信心給砸垮了,當天股價直接跌了8.2%,今年以來累計跌幅已經超過了24%。
市場之所以反應敏感,主要是擔心近期一些政策可能對特斯拉的補貼政策造成影響,比如每輛電動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等優惠能否繼續實施,目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此外,特斯拉的另一項盈利來源——銷售排放積分,可能也會面臨變化。
不過,馬斯克對於特斯拉的前景依然樂觀。他透露,特斯拉正在多個城市布局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預計年底前覆蓋美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這項業務一旦獲得監管批准,將成為特斯拉未來重要的盈利來源。當然,這一願景的實現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看來,特斯拉短期內依然面臨一些挑戰。
川普視察美聯儲 與鮑威爾現場「互懟」
再來說說另一個很有看點的現場。7月24日,川普親自去了美聯儲總部視察,重點了解正在進行的大樓翻修工程。一到現場,川普就表達了對工程預算的關注,他指出,美聯儲總部的裝修成本已經從原來的25億美元增加到了31億美元,明顯超支不少。
鮑威爾當場搖頭否認,說總統提到的31億美元預算,實際上包含了幾年前已經完工的第三棟大樓,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川普乾脆從西裝口袋裡掏出了一張紙遞給鮑威爾,展示了一些數字。這一幕也引發了媒體的關注。
川普還說,如果是他的項目經理搞出這種超支的事,他早就把人解雇了。雖然是開玩笑,但大家也都聽出來,這裡面的潛台詞就是對鮑威爾不滿。
不過,當記者問川普,是否真的打算解雇鮑威爾時,他說:「這畢竟是件大事,我覺得沒必要。我相信他會做正確的事。」川普還提到,剛剛他們還討論了利率問題,氣氛挺好。
其實,這次川普到美聯儲總部視察,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他近期一直在強調,目前的利率水平對美國經濟造成了一些壓力,尤其影響了美國民眾的購房能力。川普還具體提到,每降低1個百分點的利率,美國一年就能省下約3,650億美元的利息成本。這也說明了他為什麼對美聯儲降息的呼聲越來越高。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川普也表示,他心中已有兩三位美聯儲主席的人選。《華爾街日報》本月初報導,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什(Kevin Warsh)、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以及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都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鮑威爾的任期本來到明年5月結束,但川普22日透露,鮑威爾可能會在8個月後提前離職,也就是明年3月左右。
台灣掀起反共大罷免 藍營鐵票也「反了」?
接下來,咱們再來聊聊台灣這兩天最熱鬧的事——史無前例的「大罷免」行動。
全台灣一共有32名政治人物面臨罷免投票,其中31位都是國民黨籍的立委,還有一位是民眾黨的新竹市長高虹安。這些罷免投票會分兩波進行:第一波在7月26日,第二波安排在8月23日。
為什麼這麼多藍營立委突然成為罷免對象了呢?這主要還是和去年幾件引起爭議的事件有關。一方面,一些國民黨立委曾經凍結台灣部分國防預算,另一方面他們還推動了一些被認為對中共過於友善的法案,比如降低大陸籍配偶的入籍門檻。更引發不滿的是,去年4月,國民黨的幾位立委還組團訪問北京,並與中共高層見了面,這件事在台灣引發了強烈反彈。很多台灣民眾認為,這已經是在配合中共統戰,損害台灣的主權了。
尤其是幾位關鍵人物,比如台北市的王鴻薇、徐巧芯,還有花蓮的傅崐萁,成了罷免運動的主要目標。罷免團體就公開批評王鴻薇曾與中共統戰高層會面,認為這種行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傅崐萁則因為去年訪中後所做的相關表態,被認為是在配合統戰議程,他本人雖然解釋這是「兩岸和平破冰」,但顯然很多民眾並不接受。
當然,面對罷免,國民黨方面也積極反制,他們指責這是民進黨選舉失利後的政治報復。國民黨25日晚在台北凱道舉行「不同意罷免」晚會。前總統馬英九、新竹市長高虹安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輪番上陣。高虹安指責這波罷免不公平,是由民進黨發起,並說一旦罷免過關,新竹市長將由中央政府直接指派,形同沒收市民權利,呼籲選民風雨無阻,明天出門投下不同意票。
但我覺得,這次罷免潮早已經不單純是黨派之爭,背後體現的是整個台灣社會一股強烈的反共、拒絕中共滲透的浪潮。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次罷免潮甚至得到了不少傳統的國民黨鐵票區支持者的響應。比如BBC採訪了一位名叫王楚葳的台北小麵館老闆娘,她可是深藍家庭出身,過去絕對算是鐵桿國民黨支持者。這次她卻毫不猶豫地把自家麵館變成了罷免連署站,還透露,不少過去支持國民黨的退伍老兵也都默默過來支持罷免,有人甚至對她說:「我們藍營自己的人,自己教訓!」這句話也反映出傳統藍營支持者對親共路線的強烈不滿。
BBC報導說,這種現像在台灣的歷史上確實前所未有,「反共的中華民國派」和「反中的台派」正在迅速匯合,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專家吳介民也表示,過去支持國民黨的不少深藍選民,特別是退伍軍人群體,近年來對中共的統戰滲透非常不滿,已經開始公開表達反共立場。如果這種「藍營反共」現象持續下去,很可能重塑台灣未來的政治生態。
一位參與罷免運動的台灣公民鄧璞說:「我們根本不在乎民進黨是不是能贏補選,我們更迫切的是,希望有一個正常的國會,不是親中親共的國會。」這句話其實說出了罷免運動背後的真正原因——台灣社會對中共滲透的擔憂,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多分析人士也指出,這次罷免運動確實可能改變台灣立法院的席次結構。只要成功罷免6個席位以上,民進黨就有機會重新取得立法院的控制權。
這場罷免潮,不僅關係到未來台灣的政治格局,更說明台灣社會對抗中共滲透的決心已經勢不可擋。
內蒙古礦難悲劇背後:官方的冷血文字遊戲
最後,咱們再來聊聊一起讓人特別心痛的悲劇——內蒙古中國黃金集團礦廠,6名東北大學學生意外遇難事件。
這6名學生都來自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他們本來是趁暑假實習,到現場了解實際生產技術,可誰能想到,這次實習竟然成為他們年輕生命的終點。
事情發生在7月23日上午10點多,幾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來到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的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當他們站在浮選槽上方的鋼製格柵板觀察時,腳下的格柵板突然斷裂,6名學生和1位老師瞬間掉進了槽內,裡面全是黏稠、高溫、還含有腐蝕性化學藥劑的礦漿。47分鐘後,救援人員才將他們打撈出來,但6名學生已經不幸遇難,只有老師受傷僥倖生還。
公眾號「販財局」指出,這次悲劇的核心原因,是浮選槽上方的鋼製格柵板突然脫落。根據業內工程師分析,按照行業標準,每平方米格柵板承重可達250公斤以上,而6名學生的總重量遠遠不到這個極限。這明顯是企業長期忽視安全檢查,導致結構腐蝕嚴重所引發的慘劇。
諷刺的是,今年2月,這家涉事企業還高調宣稱自己完成了格柵板的全面更換,「實現了零事故」,結果才短短幾個月,就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安全事故。這不僅狠狠打了企業自己的臉,更凸顯出他們在安全管理上的嚴重疏漏。
更令公眾不滿的是,事故發生後,官方隨後發布的通報,竟然將如此恐怖的事故輕描淡寫成「溺亡」。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浮選槽內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含有腐蝕性化學藥劑的高溫礦漿,還有巨大的機械攪拌裝置,人一旦墜入,幾乎沒有存活可能。這哪裡是「溺亡」?
公眾號「木白文筆平平」指出,這種說法嚴重淡化了事件的慘烈程度,也對遇難者家屬造成二次傷害。而公眾號「正財神」則批評說,官方通報充斥著「第一時間組織施救」「全力搶救」等冠冕堂皇的說辭,絕口不提事故原因和管理責任,實際上是企圖掩蓋事件的真實慘烈程度,逃避企業和相關單位應負的管理責任。
遇難學生背後的故事,更是讓人看了心酸。公眾號「三聯生活週刊」披露,遇難學生黃升(化名)來自四川達州農村家庭,從小父母離異,家境艱苦,憑藉自己勤奮考上了東北大學成為家族的驕傲,他希望早點畢業改善家庭條件,結果第一次實習竟成了永遠的告別。更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家人最初甚至都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麼,只收到學校模糊不清的通知電話,直到從新聞報導中才確認孩子遇難的消息。相關單位的應急處理,暴露出明顯的失職與人文關懷的嚴重缺失。
公眾號「販財局」也指出,這些遇難學生家庭普遍不富裕,他們選擇或被調劑到礦物加工這個專業,很多人都是想著畢業後趕緊賺錢養家。但他們萬萬沒想到,好不容易考上985名校,卻以這樣悲慘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公眾號「張3豐的世界」則更深刻指出,這6名學生的悲劇,或許只是中國很多年輕人困境的縮影:在管理漏洞頻頻、安全問題重重的環境下,無聲地成為了受害者。
目前,事件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已經提級調查,涉事公司的副總經理、車間主任等相關人員已被刑事強制措施,但官方至今仍用「溺亡」一詞掩蓋真實情況。
公眾號「木白文筆平平」呼籲,這場悲劇的真正意義,是希望能讓更多人清醒地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而不是用文字遊戲掩蓋真相、逃避責任。相關單位必須進行徹底透明的調查,公開真相,追究責任,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各位觀眾朋友,你怎麼看待官方用「溺亡」這個詞?你覺得這次悲劇究竟該由誰來負責?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
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