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
程曦報導)由於日本福島核電廠將核處理水排入海中,中國自2023年起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6月29日,中共海關總署突然宣布有條件恢復。有分析認爲,日本水禁令的開放,也許並非習近平下令。因爲親習環保派人事有異動,所以才得以鬆綁。
中國海關總署6月29日深夜突然公告,即起解除日本水產品進口禁令,但是但福島、宮城、群馬、栃木、茨城、新潟、長野、埼玉、千葉縣,以及東京都等10地水產品,仍繼續禁止進口。這是中國自前(2023)年8月份福島核汙水排海以來,首度重啟日本水產品進口。
日本水產重新輸中的條件之一是,業者需將其加工設施等訊息向中國當局註冊。等到手續完成後,出口作業便可開始。但水產進口時,必須同時提交日本政府核發之衛生證明書、放射性物質檢測證明書,以及產地證明文件才行。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資料,2022年日本對中出口的水產品總額,高達871億日圓,是日本水產的海外最大市場。但自禁令上路以後,對中水產出口額直接歸零。
曾任《日經亞洲》中國分社長的資深記者、社論撰稿人中澤克二撰文分析,習近平是出於政治考量,才做出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的舉動。此後,這項中日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與這項禁令有關。
中澤克二表示,在習近平大力主張「重視環境」口號的背景下,中共二十屆意外地有相當多與環境相關的人被塞進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重要職位上,這些「環保派」快速崛起成為擁護習近平的重要勢力,而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的議題就成為環保派的攻擊目標。
中澤克二解釋,「環保派」是理解習近平政權在福島核處理水議題舉動的關鍵。
曾經在2017年到2020年擔任生態環境部部長的李幹傑被認爲是「環保派」。中共二十大當選為政治局委員。2023年4月起接替陳希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今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據港媒報道,中共中央在該次會議上決定,對調李幹傑與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的職務。
不久後,北京5月底就同意啟動恢復日本水產品的程序,接著6月29日就正式解除部份禁令。
中澤克二指出,本來每月一開的政治局會議,4月以來只舉行過兩次會議,分別是4月25日與6月30日,中共高層很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跳過5月會議,因此6月29日的日水產解禁決策,很可能沒有事先經過政治局會議批准就發佈。
他推測,「若真如此,這項決策很可能是由中國國務院推動」,而國務院目前由總理李強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