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日,台灣軍艦在台灣東南部海域監控中共的山東號航母(右)和護衛艦。(中華民國國防部視頻截圖) |
【人民報消息】 4月1日至2日,中共軍隊在台灣周邊進行了一次草率的聯合演習,第二天才命名為「海峽雷霆-2025A」,然後就宣布結束了。此次演習的準備應比較倉促,不得不用一些宣傳片來湊數,至少露出了五大破綻。這可能與中共軍隊內亂有直接關係。
中共東部戰區統一指揮?
中共宣傳稱,「在東部戰區統一指揮下,山東艦航母編隊位台島以東海空域,與前出的海空兵力進行艦機協同、區域制空、對海對陸打擊等科目演練。」
演習結束後,中共又稱,「東部戰區圓滿完成位台島周邊聯合演訓各項任務,全面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此次演習中,山東號航母艦隊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台灣東南部海域,應該算一個重頭戲。為山東號護航的包括1艘055驅逐艦、1艘052D驅逐艦和1艘054A護衛艦,還有1艘補給艦。這些軍艦都隸屬於南部戰區,東部戰區實際無法指揮。
山東號航母艦隊離開南海,就離開了南部戰區的範圍,真正能指揮的應該是中共軍委或者海軍總部機關。
中共東部戰區負責台海、東海作戰方向,後來又稱拓展到太平洋,但太平洋區域太大,東部戰區更沒有能力控制太平洋。山東號航母艦隊進入太平洋,理論上進入了東部戰區的責任區,但東部站戰區並無權指揮,因為並非戰時。
2016年中共軍改後,各大軍區被五大戰區取代,中共軍委明確稱,「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
所謂的「戰區主戰」被解釋為:「在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戰略全局統領下,各戰區擁有具體戰略和戰役的指揮權。」
所謂的「軍種主建」被解釋為:「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戰略統率下,各軍種負有建設和管理部隊的權限和職能。」
這明確區分了戰區和軍種的職權界限。各軍種部隊的管理,實際由軍種總部機關負責,戰區只負責作戰,只要沒有發生戰爭,戰區等於形同虛設。各戰區也成立了陸軍、海軍、空軍機關,但仍各自聽命於軍種總部機關,協助總部管理區內部隊,包括訓練。
中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支援部隊機關總部都在北京,實際都直接聽從軍委指揮。火箭軍和各支援部隊都不隸屬於戰區,東部戰區更無法指揮。中共軍改不過是徹底拆散了原來的軍區,重新洗牌,再把實權儘可能收攏到軍委。
此次演習應該是中共軍委指揮的,卻故意強調「東部戰區統一指揮」,一方面可能在有意降格;另一方面,應有意掩蓋東部戰區司令林向陽出事的傳聞,以示東部戰區仍然能戰,虛張聲勢。這樣的宣傳比較生硬,也比較低級,中共所謂的戰區體制實際難以運作,這是此次軍演的第一大破綻。假如中共要在台海開戰,很難想像中共軍委會讓「東部戰區統一指揮」。
東部戰區空軍未及時配合航母
台灣軍方通報,3月30日6時至3月31日6時,偵獲共艦7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期間未偵獲共機。
3月31日6時至4月1日6時,台灣軍方偵獲共艦19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期間仍未偵獲共機。
山東號航母艦隊應在3月31日夜至4月1日凌晨,穿越巴士海峽,從南海進入太平洋,然後行駛到台灣東南部海域約220海里處。如果東部戰區在「統一指揮」,東部戰區空軍應及時出動大批戰鬥機為山東號航母提供空中支援,護送航母安全通過巴士海峽。然而,山東號途徑巴士海峽期間,東部戰區竟然1架飛機都沒有出動。
中共軍機在台海出動騷擾的次數正明顯增加,時常出現在台灣西南空域,並接近巴士海峽,或從巴士海峽繞行到台灣東南部。但在這次聯合演習中,東部戰區的戰鬥機偏偏沒有及時配合南部戰區的航母運作,沒能呈現「一體化聯合作戰」,至少表明中共空軍和海軍未能有效協調。
巴士海峽對中共艦隊來說是一個危險區域,北側的台灣和南側菲律賓的巴丹群島都會部署反艦導彈,台灣戰鬥機隨時可以出擊空襲,菲律賓也即將獲得F-16戰鬥機。若發現中共真準備開戰,美軍戰鬥機、轟炸機還可能提前部署在關島、帛琉、菲律賓,嚴密封鎖巴士海峽。中共軍機多次到台灣西南空域騷擾,也擺出了試圖爭奪該空域的姿態。
中共宣稱此次演練了「海空兵力進行艦機協同、區域制空」,還稱「全面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然而,東部戰區空軍未能在巴士海峽區域及時配合南部戰區的航母,在實戰中等於讓山東號航母獨自面對敵方的空襲和地面反艦攻擊。
中共艦隊為了儘可能掩人耳目,應選擇在夜間快速通過巴士海峽,期間很難操作艦載機起降。中共東部戰區空軍恐怕也不適應夜間任務,為了安全,很可能決定不出動配合。所有人都明白,這只是一場政治表演,不必認真,結果露出了此次聯合演習中的第二大破綻。

2025年4月1日6時至4月2日6時,中共軍機、軍艦在台灣周邊活動示意圖。(中華民國國防部) |
中共模擬的空戰在哪裡?
中共宣稱,「掛載實彈的轟-6K戰機編隊經巴士海峽前出遠海,對台島東部重要軍事目標實施多波次模擬聯合打擊。為保障轟炸機編隊前出,東部戰區空軍出動多型多架多批次戰機,在台灣海峽和台島西南空域,以戰鬥編組構建制空作戰體系,開辟空中突擊走廊,奪控區域制權。」
按照台灣軍方的通報,中共大批軍機從4月1日6時後開始出現,至4月2日6時,總計出動76架次,包括台灣海峽正面37架次、台灣北部空域15架次、西南空域4架次、東南空域6架次,還有航母艦載機14架次。
中共東部戰區空軍仍象徵性出動,多數軍機直衝台灣海峽中線後就返航;另一部分出現在台灣北部空域才算有些意義,但第二天又基本消失。
中共號稱在台灣西南和東南空域爭奪制空權,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結果第一天中共空軍在台灣西南、東南空域出動的次數最少,總計10架次,比山東號航母艦載機的出動次數還少;當然,航母出動的14架次還包括了直升機。
一旦台海開戰,中共首先需要爭奪台灣北部空域,以護衛登陸艦隊直取台北;其次,中共需要爭奪台灣西南空域,為轟炸機和中共艦隊進出巴士海峽護航,並試圖阻止美軍艦隊。台灣海峽空域應是最次要的,雙方的防空導彈都比較密集,實戰中任何軍機都不敢輕易直衝海峽中線;如果哪個飛行員駕機飛入海峽上空準備空戰,等於自投羅網,更別說「開辟空中突擊走廊」了。
此次演習中,出現在台灣海峽正面的中共軍機仍然最多,在台灣西南空域的軍機較少,卻又號稱在台灣西南空域「構建制空作戰體系,開辟空中突擊走廊」,脫離了實戰情景,屬於第三大破綻。

2025年4月1日,中共山東號航母在台灣東南部海域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日本防衛省) |
中共航母再度尷尬
中共東部戰區空軍不但未能支援山東號航母,也沒有出動足夠的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實際卻更像是山東號的殲-15戰鬥機在台灣東南部模擬為轟-6轟炸機護航。
這再次表明了中共海軍的無奈,因航母滑跳甲板的限制和殲-15的先天不足,山東號航母缺乏對地空襲能力,殲-15只能用於艦隊防空,似乎還要配合轟-6轟炸機模擬攻擊台灣東部。
4月2日,中共軍機又出動59架次,包括台灣海峽正面30架次、北部空域2架次、西南空域5架次、東南空域6架次,還有航母艦載機16架次。
中共東部戰區空軍仍主要在台灣海峽正面敷衍了事,到達東南空域的飛機只有6架次,航母艦載機卻出動了16架次。中共兩天演習的真正重點,就是模擬攻擊台灣東部,但航母艦載機無法完成,真正執行空襲任務的是繞行台灣南部的轟-6轟炸機,航母艦載機最多只能模擬為轟炸機護航。
中共航母再次暴露了無法執行空襲任務的嚴重缺陷,是此次演練的第四大破綻。

2025年4月1日和2日,中共山東號航母在台灣東南部海域參加演習(①和②),之後返回南海。 (日本防衛省/大紀元製圖) |
轟-6轟炸機難堪重任
中共宣稱,「掛載實彈的轟-6K戰機編隊經巴士海峽前出遠海,對台島東部重要軍事目標實施多波次模擬聯合打擊。」中共的宣傳畫繪製了台灣東部被空襲的圖樣,中共發出的視頻還故意展示了轟-6轟炸機掛載導彈的畫面。然而,中共出動的轟炸機、戰鬥機數量有限,轟炸機的載彈量也有限,空襲台灣東部的計劃看上去並不靠譜。
中共發出的視頻顯示,轟-6轟炸機僅掛載了2枚導彈,戰鬥機最多僅掛載4枚空對空導彈。此次演習中,轟-6轟炸機冒險飛出巴士海峽,繞行到台灣東部模擬空襲。但在實戰中,即便轟炸機安全抵達,也僅能發射2枚導彈,攻擊規模很有限,還可能被攔截。
中共空軍戰鬥機航程不足,繞行台灣東部為轟炸機護航有難度,可能讓山東號的航母艦載機也參加了護航任務。如此大費周章的空襲演練,卻因轟炸機掛彈能力的限制,實際很難發揮多大作用。
中共轟炸機在實戰中能否安全越過巴士海峽,本就是未知數。中共發出的視頻裡,轟-6轟炸機掛載的導彈更像鷹擊-21反艦導彈,而不是長劍-10等對地攻擊導彈;應該執行反艦任務,而不是對地攻擊任務。
無論中共的視頻在臨時拼湊,還是真在演練對台灣東部空襲,中共的這一空襲計劃都屬於紙上談兵,是此次演練的第五大破綻。

2025年4月1日,中共發出的演習視頻中,轟-6轟炸機僅掛載2枚導彈起飛。(視頻截圖) |
拼湊宣傳的破綻
中共還宣稱,東部戰區陸軍的火箭炮在東海相關海域,模擬對台灣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進行精確打擊。
中共的遠程火箭炮畢竟射程仍然有限,火箭也無法精準打擊,只能實施覆蓋式攻擊,而且應集中部署在福建沿海儘量靠近台灣的地方,比如平潭島或者台灣海峽正面。然而,中共卻稱火箭炮的演習在東海海域。如果中共的火箭炮真在東海實彈演習,火箭彈只能落在水中,但視頻畫面卻顯示擊中了地面目標,中共的火箭炮到底在哪裡發射,又打到了哪裡呢?台灣軍方則稱,沒有看到中共的實彈演習。
中共的宣傳,甚至連破綻都算不上,就是直接造假。中共宣傳視頻裡還有火箭軍出動,但未發射實彈,無法判定視頻在何時拍攝。
估計中共是臨時倉促決定軍演,準備不足,宣傳上只好勉強湊數,因此露出了不少破綻。山東號航母有補給艦跟隨,但進入太平洋兩天后,就迅速從巴士海峽返回南海。此次演習應該又是一次典型的政治任務,兩天就草草收場了。△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