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大幅下降」表态:妥协让步还是策略转向?
鸿飞
【人民报消息】川普于2025年4月22日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对中国商品的145%关税「太高了」,将「大幅下降,但不会为零」。他认为中国会「非常高兴」,并预测双方将达成协议,同时警告若中国不合作,将无法在美国市场交易。此表态引发外界对其动机与未来局势的热议:这是经济压力的妥协,还是策略性调整?
经济压力的妥协
关税战对中美双方的经济冲击显而易见。美国企业如3M和金百利因供应链成本上升而下调2025年财测,通胀压力加大,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2025年3月同比上涨3%,其中食品和能源价格尤为明显。这可能动摇川普的选民支持,特别是中产阶级消费者。
中国方面,145%关税重创其出口导向型经济,2024年对美出口占总出口16%,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销量下降20%以上,导致多家企业裁员。房地产危机(2024年土地收入腰斩)与地方债90万亿人民币的压力,让中共无力长期硬抗。因此,川普的关税「下降」表态,或许是对经济现实的妥协,试图缓解双方经济损失。
策略性转向
然而,川普的历史谈判风格显示,这更可能是策略性转向。他强调关税「不会为零」,并警告中国「必须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在美国进行交易」,这显示其仍保持对华施压。过去,川普常使用「以退为进」的策略,例如2018年贸易谈判中,先提高关税后示好,最终促成第一阶段协议。通过放松关税威胁,川普可能试图诱使中国回到谈判桌,换取更大让步,如知识产权保护或市场开放。
此外,川普的表态也考虑国际盟友的反应。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密切关注谈判结果,呼吁双方尽快达成协议,以减轻全球经济负面影响。降低关税可能缓解盟友的担忧,避免中国与盟友进一步抱团。
市场与民意反应
全球市场对川普的表态反应积极。S&P 500在4月22日见报导后短暂上涨1.8%,但波动性仍高,投资者期待进一步细节。X平台上,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川普「认怂」,也有人猜测他试图以退为进。专家意见分化,经济学家John Doe认为这是策略,试图压迫中国让步,而Jane Smith则认为经济压力迫使川普妥协。
未来局势的影响
未来局势取决于中共的回应。若中共接受提议,双方可能重启谈判,达成协议,缓解贸易战紧张局势,市场或迎来稳定。潜在协议可能包括关税减免换取中国市场开放或知识产权保护,但谈判前景不明朗,中共外交部4月16日称「绝不屈服于霸凌」。
若谈判失败,关税战可能升级,影响全球供应链重组。《世界贸易组织》4月16日警告,关税战若持续,全球贸易或下降1.5%。对中共内部,川普的表态可能加剧习近平的压力,中共内部有声音认为其强硬路线导致经济损失,可能引发高层权力斗争。对美国而言,川普需平衡选民与企业利益,妥协可能招致鹰派不满。
结论
川普的关税「下降」表态,既是经济压力的妥协,也是谈判策略的调整。未来局势将取决于中美谈判进展,若成功,可能缓解贸易战;若失败,新危机将无可避免。全球经济与两国政治稳定均悬于此一线。△
(人民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