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世界誕生之初,在一片林野中,住著一只狐貍、一只兔子和一只猿猴,雖然物種不同,但關系卻很好。 當時天帝釋想要考驗修菩薩行的人,便化作一個老頭,找到這三個動物說:「幾位生活的好嗎?沒有擔驚受怕吧?」回答說:「我們在草地和樹林中穿行游樂,物種不同但卻相處甚歡,既安全又快樂。」老頭說:「早就聽說你們情深意厚,所以不顧老邁遠道而來,如今我又饑又渴,你們可有東西給我吃?」回答說:「希望您等一會兒,我們這就去找。」於是三個動物都懷著同樣的誠心,分頭去找吃的。 狐貍沿著水邊,叼來了一條鯉魚,猿猴從樹上摘到了新鮮的果子,都滿載而歸獻給老頭,只有兔子空著手一蹦一跳地回來了。老頭說:「以我看,你們不是一條心,猿猴和狐貍都能說到做到,只有兔子空手回來,唯獨沒有可以送給我的,通過這點,就可以知道了。」 兔子聽到老頭的話,對狐貍和猿猴道:「多找些柴火來,我要做件事。」於是狐貍和猿猴便四處找來柴火堆在一起,之後點著了火。兔子對老頭說:「仁者呀,我的身體卑小,雖然也想找吃的但卻難以得到,願意用自身當作您的一頓飯。」說完就沖進火裡,很快就死掉了。 老頭又變回帝釋的糢樣,從灰燼中收斂出兔子的遺骸,悲嘆良久。又對狐貍和猿猴說:「何以至此!我感動於它的心跡,將讓它的身形不泯,使它寄身於月亮之中,一直流傳後世。」故而當地人都說,月亮中的兔子就是從那時起才有的。——《大唐西域記》 原文: 劫初時,於此林野有狐、兔、猿,異類相悅。時天帝釋欲驗修菩薩行者。降靈應化,為一老夫。謂三獸曰。二三子善安隱乎。無驚懼耶。曰涉豐草,游茂林。異類同歡,既安且樂。老夫曰。聞二三子情厚意密。忘其老弊,故此遠尋。今正饑乏,何以饋食。曰幸少留此,我躬馳訪。於是同心虛己,分路營求。狐沿水濱,銜一鮮鯉。猿於林樹,採異花果。俱來至止,同進老夫。唯免空還,游躍左右。老夫謂曰。以吾觀之,爾曹未和。猿狐同志,各能役心。唯兔空返,獨無相饋。以此言之,誠可知也。兔聞譏議,謂狐猿曰。多聚樵蘇,方有所作。狐猿競馳,銜草曳木。既已蘊崇,猛燄將熾。兔曰。仁者。我身卑劣,所求難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餐。辭畢入火,尋即致死。是時老夫複帝釋身。除燼收骸,傷嘆良久。謂狐猿曰。一何至此。吾感其心,不泯其跡。寄之月輪,傳乎後世。故彼鹹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