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习近平元旦贺词「保持经济良好发展」落空,中国经济在第一个月继续呈现颓败之势。苏富比拍卖行电子商务业务也从中国大陆退场,而中国百强房企1月份同比销售额下降16.5%。金融专家认为美国加税将加剧中国经济低迷。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过去多几十年间,中国大陆曾是英国苏富比拍卖行的重要市场,中国需求一直支撑著高端物品的价格。但据英国《金融时报》周日(2月2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报导,近几个月来,由于中国需求放缓,苏富比已关闭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电子商务「即时购买」业务。
三位消息人士还透露,这家拥有280年历史的拍卖行还解雇了中国大陆的一些员工,但一些关键人员将继续担任顾问职务。
苏富比于2022年在香港推出了「即时购买」平台,并于2023年上半年将其扩展到中国大陆,以庆祝其在亚洲成立50周年。但不到两年,苏富比就停止这项业务,但香港继续推行「即时购买」计划。
成立之初,苏富比曾承诺让中国大陆地区的收藏家全天候、全年无休立即购买这些奢侈品、精美艺术品等。早在新冠疫情期间,包括苏富比、佳士得和菲利普斯等主要拍卖行一直加大在线销售力度,许多拍卖行将此类「一口价」平台视为吸引刚接触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入门级客户的一种方式。
据称,苏富比于2023年开始在其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楼下举办活动,部分原因是为了帮助促进「一口价」销售,但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自去年5月以来就没有在那里举办过任何活动。
全球奢侈品市场呈现衰落
虽然苏富比向《金融时报》表示,中国仍然是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关键市场,其北京和上海办事处仍然开放并活跃。但因苏富比去年在全球拍卖销售额同比下降24%,艺术行业消息人士称,中国业务的撤退是整体撤退的一部分。
北京「八九艺术家」季风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这证明了中国经济正处于衰败状况,当前经济严重通缩,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对中国人来说,经济衰败时,根本不会再优先考虑购进奢侈品、艺术品等。
季风说:「现在经济通缩,通胀没有问题,大家无非就是水涨船高嘛,通缩是经济中最糟糕的。(北京)宋庄艺术家经常说,经济好转了,最后一个进家的是艺术品,经济糟糕了,第一个出家门的是艺术品。」
楼市持续低迷毫无复苏迹象
另据彭博社和中国媒体「澎湃新闻」上周五(1月31日)报导,中国百强房企在开年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再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6.5%。
季风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以他所居住的北京郊区的房价为例,早已跌破腰斩价格。而这也是中国经济衰败的另一指标,随著美国的关税制裁,预计至少三到五年,中国经济不会有任何好转。
季风说:「现在燕郊的房子不是腰斩了,直接到腿了。我们三驾马车嘛,两架马车都死了,只剩外贸了,特朗普上去后,关税已经加了10%了,经济三至五年是起不来了。」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也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认为,苏富比削减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显然和经济有关,而中国房地产业一蹶不振更是中国经济衰败最显性和直接的结果。
贺江兵认为,中国持续二十年的高房价时代一去不复返,总体原因包括中国经济衰败,人口萎缩,加之过度开发土地经济和房地产导致房屋保有量高达6亿栋。
贺江兵说:「大陆房价只会下降,这20年的狂涨是不可能的了。一个是人口萎缩;第二个就是总的住房它有6亿栋,是过剩了,需求不足;还有一个经济下滑,经济下滑的时候没有房价牛市。」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向,贺江兵认为过去多年中国与西方民主国家为敌,所以导致现今被动的「闭关锁国」状态,几乎等同于脱钩,因此经济无法复苏。
贺江兵说:「40多年前,你是自己锁的,从里边锁的,你可以解开,现在人家锁门,把你关到门里面,那是老美锁的,从外面锁的,并且这个钥匙不在你手里啊。美、日、澳、韩……你哪个没得罪啊,那基本是脱钩嘛,又回去了(40年前的状态)。」
中国当局正推出一系列措施试图提振股市和楼市,包括降低现有抵押贷款的借贷成本,放松大城市的购房限制,以及降低购房税,但收效甚微。
彭博社报导称,分析人士仍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今年能否出现转机持怀疑态度。惠誉评级估计,2025年房价将下跌5%,按面积计算,新房销售将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