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德國新政府會採取什麼樣的對華政策?
【人民報消息】德國星期天議會選舉的結果顯示,基督教民主聯盟與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得票最多,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取得了位居第二的好成績。這意味著聯盟黨的領導人弗裡德裡希.默茨(Friedrich Merz)將是德國的下一任總理。在默茨領導下的德國新政府會採取什麼樣的對華政策呢?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2025年2月23日舉行的德國議會選舉中,聯盟黨以28.5%的得票率重回議會第一大黨,獲得聯邦議院630席中的208席。這意味著,聯盟黨的領袖默茨將成為二戰後德國的第10位總理。這個選舉結果也意味這,聯盟黨無法單獨組閣,需要與其他政黨合作達成316席的多數,組建聯合政府。這是德國大選中支持率最高的政黨的歷史最低得票率,也是默茨所在政黨在總理選舉中得票率第二低的一次。 另外四個進入聯邦議院的政黨是德國選項黨(152席)、社會民主黨(120席)、綠黨(85席)和左翼黨(64席)。由於德國主要政黨已經聲明不與選項黨合作,目前可能的參政黨包括社會民主黨、綠黨和左翼黨。外界看好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以328席的議會多數組閣。 默茨何許人也? 默茨出生於1955年。他在1989年當選為歐洲議會議員之前擔任過法官和公司的律師。連任一屆後,他當選為德國聯邦議院議員,並在那裡成為基民盟內首屈一指的金融政策專家。2000年,他當選為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主席,同年默克爾當選為基民盟主席。在2002年的全國大選中,基民盟以微弱劣勢落敗,默克爾開始鞏固對德國中右翼的控制,並在2005-2021年期間領導德國。 與默克爾的權力鬥爭導致默茨一度停止參與政治。他自2022年1月起擔任基民盟領導人,自2022年2月起領導基民盟/基社盟(聯盟)議會黨團並擔任聯邦議院反對黨領袖。2024年9月,他成為聯盟在2025年聯邦大選前的德國總理候選人。 默克爾稱默茨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並讚揚了他對領導力的渴望,但她也承認這是兩人關係中的一個問題。 「我們幾乎同歲......。我們的成長經歷完全不同,這與其說是障礙,不如說是機遇,」這位前總理在回憶錄《自由》中寫道。 默茨致力於恢復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 在默茨即將擔任總理之際,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目前經濟不景氣,社會因移民而分裂,安全則夾在對抗的美國和強勢的俄羅斯和中共之間。 默茨星期天晚上在柏林對支持者說,他將迅速在議會中形成多數席位以治理國家,恢復德國在歐洲的強大領導地位。他承諾打擊移民,削減稅收和商業法規,以推到德國的經濟增長。 默茨也誓言在應對川普新政府和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時,將優先考慮歐洲團結和歐洲大陸的安全。 默茨將採取比朔爾茨更為強硬的對華立場 過去幾年,現任社會民主黨籍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政府堅持務實外交的對華政策,主張在合作、競爭與對抗之間保持平衡,繼續深化經貿往來,同時加強歐洲的戰略自主。 有關專家認為,默茨上任後會採取比朔爾茨更為強硬的對華立場。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高級研究員安德魯.斯莫爾(Andrew Small)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他已經在外交和安全政策問題上對中共採取了比朔爾茨更強硬的立場,多次談到『專制軸心』。特別是在中共支持俄羅斯的問題上,我預計他會更加強硬地推進這一路線。」 這位專家判斷,如果聯盟黨與社會民主黨組閣,德國對華政策的連續性會更強;如果聯盟黨與綠黨組閣,德國對華政策可能更為尖銳,會推動對關鍵技術領域的更多限制措施。 在外交政策上強調價值觀導向的綠黨領導人、現任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多次表示,德國應該在新疆、香港、西藏等人權問題上對中共政府施加更大壓力。 對華經貿政策不會劇烈轉向,主張減少依賴 近年來,隨著歐盟整體上對華高科技依賴的擔憂日益加劇,德國試圖減少對中國在電動汽車電池和稀土金屬方面的依賴,並支持與印太地區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供應鏈夥伴關係。 默茨強調降低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尤其是在關鍵供應鏈領域,如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和關鍵礦產資源。 聯盟黨和綠黨都主張,在晶元、人工智慧和電動汽車等領域,進一步限制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技術投資,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如何處理跨大西洋關係? 德國新一屆政府正逢川普總統開啟第二任期。如何處理好川普政府以及由此帶來的俄烏戰爭新形勢,在跨大西洋關係中尋找最佳戰略定位,都是默茨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柏林自由大學榮休教授於爾根.科卡(Jürgen Kocka)認為,川普政府對極右的德國選項黨的支持可能會引發矛盾。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一直主張大西洋主義,這與其歐洲主義立場,即支持歐洲一體化是一致的。然而,如果美國單方面放棄大西洋主義,而且美國政府公開支持疑歐政黨,例如德國選項黨,這將引發跨大西洋關係危機,以及大西洋主義與歐洲主義之間的利益衝突。」 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默茨批評了美國政府效率部部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對極右翼的德國選項黨的支持。他已經表示排除與選項黨組成聯合政府的可能。 默茨呼籲,面對美國在川普任期內的不確定性,歐洲需要加強戰略自主。 他在訪問德國北部城市不來梅的OHB航天公司時表示:「幾週以來,甚至可能是幾天以來,我都覺得這種獨立性比以前更加緊迫。」 斯莫爾說,默茨很清楚,「舊的跨大西洋關係已經結束」。 他判斷,默茨「將不得不對諸如共同債務等問題作出果斷抉擇,至少要放鬆德國的債務剎車」。 針對川普政府的「脫歐」傾向,德國全球區域研究所(GIGA)高級研究員約翰內斯.普拉格曼(Johannes Plagemann)向美國之音表示:「一個關鍵問題是德國新政府準備在多大程度上投資於德國和歐洲防務。」 他判斷,聯盟黨和綠黨更傾向於提高軍事開支,而社會民主黨更偏好社會開支。聯盟黨長期堅持大西洋主義,但在川普再次當選後,這一路線似乎也正在出現動搖。 「跨大西洋的懷舊情結可能在基民盟中根深蒂固,但川普政府也打破了這種情結。無論如何,所有潛在的聯合政府都會想方設法在國防和其他事務上至少保持一定程度的跨大西洋合作,」他說。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外事主任伯恩哈德.巴奇(Bernhard Bartsch)所擔憂的是美國與歐洲在對華政策上的不一致可能帶來的風險。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如果無法形成協調一致的跨大西洋對華政策,美國和歐洲都將面臨巨大風險,增加北京『東升西降』論的可信度。跨大西洋關係的破裂可能會使歐洲回覆到較少規避風險的對華接觸政策。」△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美智庫報告呼籲美對華政策加強對人權的關注(圖) 2025/2/1 (5,420次)
魯比奧出任國務卿體現川普對華政策 將超越高關稅(圖) 2024/11/15 (9,048次)
川普外交團隊初具規模 鷹派人物將主導對華政策(圖) 2024/11/14 (8,099次)
對付中共 川普啟用鷹派官員 2024/11/13 (8,162次)
美國大選投票在即 中國議題為何沒成為選舉的焦點? 2024/10/29 (9,207次)
日相岸田不連任:他讓日本在「天下圍中」站上全球高度(圖) 2024/8/20 (10,173次)
中共幹蠢事暴露其氣數衰敗(圖) 2024/8/1 (35,272次)
中共施壓六國議員不要參加在臺跨國峰會(圖) 2024/7/29 (15,066次)
聚焦臺海穩定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峰會將在臺灣舉行 2024/7/24 (12,458次)
 
習退位只待官宣;開放土葬為殯儀館減壓【 #曉坤話時局 】| #人民報
習退位只待官宣;開放土葬為殯儀館減壓【 #曉坤話時局 】| #人民報
北京大蕭條!肉眼可見的衰敗景象!| #人民報
北京大蕭條!肉眼可見的衰敗景象!| #人民報
天才預言家珍妮:水晶球裡的中國預言竟一一應驗!未來將會如何?
天才預言家珍妮:水晶球裡的中國預言竟一一應驗!未來將會如何?
中國房價暴跌 房奴瞬間崩潰 腸子都悔青了!中國房子無人接盤
中國房價暴跌 房奴瞬間崩潰 腸子都悔青了!中國房子無人接盤
中國14億人在哪呢?北京沒人、上海沒人、廣東沒人 ······
中國14億人在哪呢?北京沒人、上海沒人、廣東沒人 ······
中共核武腐敗洩密嚴重;美擬全面禁止中國學生簽證【 #曉坤話時局 】|
中共核武腐敗洩密嚴重;美擬全面禁止中國學生簽證【 #曉坤話時局 】|
 
「華夏文化復興之偉大史詩」多方爆料中共內幕者讚神韻 2025/2/28 (15,599次)
48歲一級女警長、公安局政委去世後引出的思考 2025/2/27 (24,125次)
中共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專家:預知大動盪即將來臨(圖) 2025/2/27 (24,617次)
習近平王岐山權力爭奪激烈 2025/2/27 (52,358次)
中國經濟崩盤 倒閉潮席捲全國!(視頻) 2025/2/27 (28,842次)
川普坐鎮肯尼迪中心 中共太歲頭上動土(視頻) 2025/2/27 (26,542次)
天下奇譚(159)以色列機場旅客集體超自然消失,百年前蘭克事件再現 2025/2/27 (29,383次)
四中全會為何遲開?中南海亂套了(圖) 2025/2/26 (34,321次)
習近平喊話普京「合作不封頂」 美中俄較量撲朔迷離 2025/2/26 (21,905次)

別讓大家跑了 中國護照收緊或停辦!(視頻) 2025/2/26 (30,423次)
習李握手目不對視 蔡奇下手 顧萬明被判刑(圖) 2025/2/26 (115,687次) 📝
天下奇譚(158)善人不可使無後 2025/2/26 (29,053次)
天下奇譚(157)今生娶盲妻乃前世一惡念之報應 2025/2/26 (27,360次)
從落馬高官「被精神病」揭中共「人體試驗」的邪惡(圖) 2025/2/25 (23,116次)
中共獨裁欺騙會將開 與騙子交往的高官誰會被打下? 2025/2/25 (22,406次)
高層形成了共識 習權威消失退位快了(圖) 2025/2/25 (134,397次)
疫情嚴重死人多 各省份開放土葬為殯儀館減壓(圖) 2025/2/25 (105,872次)
水晶球預言應驗 中國未來如何?(視頻) 2025/2/25 (29,932次)
北京大蕭條 肉眼可見的衰敗景象!(視頻) 2025/2/25 (28,897次)
龍蛇之變 乙巳年會改寫國運嗎? 2025/2/25 (25,026次)
美國務院網頁不再使用中共「國號」 2025/2/24 (22,584次)
丁薛祥腿被打瘸 兒子和兄弟被查? 2025/2/24 (31,498次)
中國房價暴跌 房奴們腸子都悔青了!(視頻) 2025/2/24 (33,382次)
川普統管下文化中心遭中共炸彈恐嚇 美聯邦調查 議員譴責(圖) 2025/2/24 (14,419次)
一年撤銷1670個本科專業點 經濟寒風席捲象牙塔 2025/2/24 (27,935次)
蔣超良落馬是新冠背鍋還是打壓王岐山被牽連(圖) 2025/2/23 (26,649次)
習退位官宣不過明年 三個83歲老人主掌過度局勢?(圖) 2025/2/23 (36,867次)
中國14億人在哪呢? 農村沒人 縣城沒人(視頻) 2025/2/23 (30,414次)
川普重塑全球格局 俄烏問題是關鍵 中共恐慌 2025/2/22 (21,656次)
癡心侍女相約再世緣 修行僧侶因「怨」而墮入深淵(視頻) 2025/2/22 (29,726次)
中國經濟有多糟? 就業有多慘!(視頻) 2025/2/22 (28,953次)
「機器人公安」巡邏失控 舔狗經濟崩盤(視頻) 2025/2/22 (28,196次)
延壽9年,習近平當劫在此 — 熒惑守心Vs守鬼(多圖) 2025/2/22 (26,730次)
古人不以私廢公的故事 2025/2/22 (34,948次)
天下奇譚(153)兩千錢救三命 救人者亦被神仙救 2025/2/22 (27,70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