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川普擬對半導體加徵25%關稅 台積電受衝擊?台商加速評估赴美設廠(圖)
 
2025年2月23日發表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外觀(美國之音記者劉恩民拍攝)
【人民報消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擬對半導體加徵25%關稅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對臺灣晶元產業的廣泛關注,尤其擔心晶元大廠台積電(TSMC)的營收將受重創。對此,專家分析,台積電主要承接蘋果(Apple)、英偉達(Nvidia)等美國科技巨頭的代工訂單,在美銷售的晶元關稅成本很可能由美國客戶與最終消費者承擔,因此直接衝擊或相對有限。不過,面對川普節節升高的關稅威脅,部分臺灣電子相關產業的廠商確已開始評估赴美設廠的成本可行性。 據美國之音報導,川普近日表示,打算對輸往美國的汽車、半導體和醫藥品加征「25%或更高」的關稅,且稅率「在一年內會大幅調升」,相關課稅細節最快於4月2日宣布。 川普還說,未來幾週內,將有幾家大型企業宣布對美新增投資的計畫。 半導體關稅對準臺灣? 臺灣是美國最大的晶元供應商,川普也多次抱怨,臺灣「偷走」了美國的晶元產業,更曾表示要對臺灣制晶元加徵100%的關稅。因此,若川普政府的首輪25%晶元關稅政策在4月拍板落地,外界擔憂臺灣晶元產業恐面臨沈重打擊。其中,台積電作為全球先進位程晶元的絕對領導者,市場佔比超過90%,而其六成以上的營收來自美國客戶,相當於約500億美元的產值或恐受到川普的懲罰性關稅衝擊。 對此,美國之音以電郵致函台積電,但台積電未予置評。 台積電2024年營收達28943.8億新台幣(約88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4%,其中,若以客戶來源地區計,美國客戶的佔比於去年第四季已升高至75%的水位。 對於川普打算加征的半導體關稅,位於臺北的臺灣科技網媒DIGITIMES的半導體分析師陳澤嘉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分析,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年出口量,約七成銷往中國、香港和東南亞等地,而非美國,且晶元是「中間財」,亦即電子產品的元件之一,因此,若在其他國家被加工組裝成如手機、家電等各類電子產品再輸網美國,美國可能也無法單獨徵收到這25%的晶元關稅。 因此,他表示,川普的關稅大棒比較可能打到像台積電這種設有晶圓廠、或是聯發科這類積體電路(IC)設計大廠,他們的部分產品若未被加工組裝成電子產品、仍以晶元形式輸往美國,未來就可能從零關稅被課徵到這25%的關稅。 陳澤嘉認為,台積電為美國客戶代工,出口晶元到美國,新增的關稅應由晶元所有者,也就是蘋果和英偉達等美國客戶或組裝廠吸收,特別是美國在找不到其他供應商、取代台積電的前提下,台積電的議價能力應遠高於美國客戶,這可能也是近期台積電傳出要上調代工價格的背後原因之一。 至於聯發科等臺灣IC設計公司或整合元件製造商(IDM)所生產的晶元產品,專家指出,關稅衝擊的程度取決於這些臺廠與美國客戶的議價能力。最不利的情況是,廠商需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以維持競爭力。然而,從整體供應鏈來看,額外成本最終仍可能轉嫁至終端產品,推高售價,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溢價。 台商考慮將供應鏈移至美國? 即便眼前的關稅威脅還有限,但面臨川普政府不斷升高的地緣政治和關稅風險,陳澤嘉表示,部分臺灣電子廠商已開始評估,如果成本可行,將供銷美國市場的產線移到美國。 他說:「他(川普)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製造業拉回美國,他希望(美國)降低對國外的依賴,確實他(也)透過關稅的方式去讓業者自己有意識或半強迫的方式回到美國去,基本上,我們看到(台商的)供應鏈確實有在動。」 例如,根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臺灣筆記本電腦龍頭企業宏碁的執行長陳俊聖2月17日表示,為因應美國對中國製造產品加征的10%進口關稅,未來該公司在中國生產並出口至美國的筆記本電腦售價將同步上漲10%。 不過,他也表示,宏碁正在「考慮中國以外的供應鏈」,其中在美國本土生產「是其中一個選項」。 半導體分析師陳澤嘉說,全球供應鏈最擔心的是不確定,尤其設廠須長期評估,其中成本是最關鍵的考量,而且一旦設廠,工廠也不是說搬就能搬。 他透露,上一波前往墨西哥設廠的台商目前正密切關注美墨關稅談判的進展。若談判最終破局,高額關稅可能迫使他們考慮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然而,這一決策仍充滿不確定性,必須等到4月後美國的關稅政策最終敲定,局勢才會更加明朗。 分析人士說,臺灣因應美國關稅之道不外乎擴大對美投資或採購,例如,臺灣總統賴清德已表態,將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將今年國防預算對GDP的佔比拉高至3%,亦即增加逾1400億元新台幣的經費,或可用來提高對美國軍購的規模。 川普用關稅換臺灣加大對美投資和採購? 對此,美國經濟學家、現為美國社媒平臺Siphtor創辦人的克里斯.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也認同,川普提出的25%半導體關稅更像是與臺灣或台積電談判的「開場白」。他指出,關稅向來是川普慣用的談判籌碼,目的在於施壓對方,以推動達成最終的交易或貿易協議。 鮑爾丁告訴美國之音:「我認為,川普著眼的兩件事是,臺灣增加軍費後,他可以擴大美國軍售,來強化臺灣的自我防衛力,以防中共對臺動武。第二點,基於各種理由,他也要施壓台積電,因其一直不願在臺灣以外的地區擴廠。」 他說,除了台積電目前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仍處於量產初期的晶圓廠外,市場上流傳的多種可能方案,例如收購美國晶元巨頭英特爾(Intel)、擴大在美投資,或加速推進2納米晶圓廠的布局,都是川普可能願意接受的談判籌碼或交易選項。 不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預估,該公司在美生產的成本可能比在臺灣生產高出50%-100%,這樣的高成本結構的確讓台積電卻步。 如果川普政府4月起加征晶元關稅,中國低價成熟製程晶元輸美的價值競爭力也會再受重挫。△
 
分享:
 
人氣:69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中國14億人在哪呢?北京沒人、上海沒人、廣東沒人、農村沒人、縣城沒人
中國14億人在哪呢?北京沒人、上海沒人、廣東沒人、農村沒人、縣城沒人
中共核武腐敗洩密嚴重;美擬全面禁止中國學生簽證【 #曉坤話時局 】|
中共核武腐敗洩密嚴重;美擬全面禁止中國學生簽證【 #曉坤話時局 】|
中國經濟有多糟? 就業有多慘!吃不起飯的人越來越多!快速返貧
中國經濟有多糟? 就業有多慘!吃不起飯的人越來越多!快速返貧
「機器人公安」巡邏 走幾步失控了!遙遙領先 華為汽車「抗甲流和新冠」
「機器人公安」巡邏 走幾步失控了!遙遙領先 華為汽車「抗甲流和新冠」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