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7日,台灣副總統蕭美琴赴歐議會演說,獲得掌聲如雷,歐洲國會議員紛紛搶著合照。(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週五(11月7日),台灣副總統蕭美琴突然現身歐洲議會,在IPAC(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峰會上發表講話。這是首次有台灣現任副總統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她向與會的各國議員介紹了中共對台灣的各種威脅方式。此次演講被外界稱作是台灣外交的突破性進展,是台灣近年積極深化與歐洲關係的重要一步。
IPAC週五在其X帳號上發帖說,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在IPAC 2025年布魯塞爾峰會(IPAC Brussels 25)上向全球立法者發表了「突破性演講」。「世界各地的議員深知中國共產黨帶來的挑戰嚴峻。議員們團結一致,共同商討如何應對各種威脅。」
IPAC是一個由多國議員組成的團體,旨在監督中共對民主國家的影響力。
據Euronews報導,歐盟成員國與大多數國家一樣,沒有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不過,歐盟與台灣共享民主價值觀,並維持密切貿易關係,也反對中共以任何形式動用武力解決與台灣的爭端。這場活動共有來自約二十多個國家的約50名議員出席,由於安全顧慮極高,蕭美琴行程與演講在出訪前均秘而不宣。
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和安全威脅
作為峰會的特別來賓,蕭美琴說,今天的講話對台灣人民來說意義重大。這次聚會確認了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即便民主國家相隔遙遠,但並非孤立無援,「我們在價值觀上不孤單,在面對挑戰時也不孤單」。
儘管中共沒有統治過台灣一天,但一直揚言要將台灣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蕭美琴在週五的講話中提到了台灣面臨的日益增長的軍事和安全威脅。
「我們正面臨擴大了的、協調性的且不斷演變的威脅與挑戰。」她說,並列舉所面臨的威脅說,「軍事壓力與灰色地帶的脅迫行為;網絡攻擊與虛假信息宣傳活動;利用經濟槓桿來逼取政治屈服;破壞基礎設施,包括實體和數字層面;外國干預,有針對性地攻擊、分化團結與公眾信任」。
她還說,許多這些威脅來自以國家為基礎的行為者,試圖通過分化、去穩定化以及抹黑民主制度來擴大影響力。她強調,維護國際秩序的基礎是和平合作,而不是「武力或脅迫」。
「鑑於來自中國(中共)的軍事和安全壓力加劇,台灣致力於增加國防投資,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國防開支提高至占GDP的5%。」她說。
蕭美琴強調,加強安全不僅僅要加強軍事力量,還要進行全面防禦,這意味著要動員社會各個部門參與,從網絡防禦和緊急應變、到民防領域。
一個自由的台灣對全球繁榮至關重要
蕭美琴在講話中也再次強調了確保一個民主台灣的重要性。她說,台灣重要不僅是因為其是被脅迫的受害者,還因為國際體系的完整性以及全球繁榮依賴一個「強大且自由的台灣」。
她說,作為民主政體,「我們相信自由的政治和經濟體系能帶來繁榮與增長」。這一峰會不只是歐洲論壇,「這是全球性時刻」,它聚集了來自各地區的成員,共同認識全球開放社會普遍面臨的緊迫。儘管台灣和歐洲在文化和歷史上或有差異,但「我們的夥伴關係扎根於彼此立足的共同基礎」。
蕭美琴強調了台灣可與西方民主社會加深合作的領域,包括貿易與科技合作,建立可信賴的供應鏈。
她說,歐洲在槍火中捍衛自由,而台灣則在壓力下建立民主,「這些不同的歷史促成我們對和平、尊嚴與韌性的共同承諾。我們的民主不是完美的,但它們是開放的,不是讓批評者噤聲,而是讓批評成為改革的導向。它們不畏透明,它們要求透明。它們不要求對強人效忠,而是對法律與人民忠誠。」
蕭美琴還說,台灣是多元化的社會,重視公開對話、具問責的治理、公平選舉,以及信仰和言論自由,「我們相信真理不該被演算法或獨裁者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