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自招戰狼外交反噬 臺灣卻成國際社會新寵
 
顏純鈎
【人民報消息】近日最重要國際新聞,是臺灣副總統蕭美琴,突然「唔聲唔聲」受邀到歐洲議會演講,這是破天荒的一次外交異動。蕭美琴以「臺灣是世界在動盪變局中可信賴的夥伴」為題,闡述臺灣的處境和立場,闡述臺灣與國際社會良好互動的初衷。她的演說多次被掌聲打斷,發言結束後,全場議員起立鼓掌。 通常外交關係的改變,在西方社會都是議會先行,政府滯後,因為議會是代表民意,與國家外交政策保持一點領先距離,可以為政府多留一點迂迴空間。歐洲議會此舉,明顯是為歐盟國家調整外交政策打前站。 蕭美琴從歐洲回來後,前總統蔡英文又出發去德國,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並發表演說。蕭與蔡的歐洲行,都是歐洲議會和機構邀請,這在去年也是不可想像的,但這半年來,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全世界突然都不再害怕中共了。 今年八月間,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與軍委會「戰略武力」小組主席費雪訪問臺灣。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要員訪台,當然是與軍事有關,臺灣的國防與美國有什麼關係,那就不用畫公仔畫出腸了。 今年十月,美國聖荷西政府廣場,舉行了一次中華民國國旗的升旗儀式,大批旅美臺人與當地政要出席儀式,有醒獅開場,旗隊進場,唱國歌等儀式。這是在美國境內,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舉行正式的宣示臺灣主權的官方活動。 較早前,川普在出訪亞洲的飛機上答記者問時說「臺灣就是臺灣」,他又多次表示中共知道他們對台動武會有什麼後果。言下之意是,他對臺灣的安全不太擔心,而且美國政府也早有腹稿,有應對之長策。 APEC峰會後,日本新首相高巿早苗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說如果「臺灣有事」(即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 所謂「存亡危機事態」,意指日本2015年通過安全保障法制時的新增規定:即使日本沒有遭到直接攻擊,但美國等與日本密切相關的他國遭到武力攻擊,進而形成「威脅日本國家存亡﹑明顯從根本顛覆國民生命與權利的危機狀態」,是日本自衛隊可行使受限的集體自衛權要件之一。 這是高巿對「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原則說法的進一步闡述,更明確地把臺灣的安全納入日本出兵的前設條件,從法律層面加以認定。 以上這些都只是手邊現有的資料,一定有更多有關臺灣的外交活動我無法一一列舉,證明臺灣的國際環境在這半年來有突飛猛進的改善。印象中,去年好像只有立陶宛一兩個小國家敢於挑中共眼眉,近半年來,同類外交事件接續發生,幾乎蔚為風氣,臺灣突然佔據了各國人民的眼球,臺灣正在理直氣壯地走出去。 臺灣得人心,與中共失人心成反對。中共戰狼外交橫行多年,先前各國都怕他,但中共作惡多時,令人反感,再加上供應鏈封鎖損害各國利益,支持俄國侵略烏克蘭不得人心,中共的邪惡面目不斷暴露。到最後,中共被自己的窮凶極惡反噬,民主國家突然一朝醒悟:西方民主國家何必要看中共的臉色做人,不買中共的帳不會有什麼啃不下的惡果。 民主國家不能坐視中共威懾,也不能將世界秩序交由中共去「治理」,因此翻臉脫鈎便是最便宜的對策。既然翻臉,那麼中共最痛的要害便是西方下手的地方,中共最痛的是臺灣問題,西方就去與臺灣親近,老虎屁股莫不得,多摸幾下又何妨? 世界性的反共友臺大趨勢,當然與美國在背後策動有關。美國一門心思挑動西方盟國共同對付中共,大家一齊動手,大家都不會成為獨自被針對的對象,大家都出手,中共便無法招架,除了學阿Q罵一句「我是你爸爸」之外,中共只能捶自己胸口。 臺灣受到國際社會的善待,與臺灣本身的國家體制與經濟實力有密切關係。臺灣是亞洲民主轉型最成功的國家,臺灣有輝煌的高科技成就,臺灣又是直接遭中共霸凌的受害者,各民主國家對此都心中有數。他們對臺灣有出於普世價值的同理心,也有對經濟科技互利的長遠謀劃,更有對臺灣遭遇的同情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臺灣於是路路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場合,臺灣很少被稱為中華民國,基本上都被稱為臺灣,這一方面避免「兩個中國」的誤讀,更重要的是強調臺灣的自主存在,這有利於臺灣未來走向獨立的可能性。一旦中共垮台,臺灣一定先獨立,因為內外條件都具備,只欠一個契機而已。 中共怕什麼,什麼就會發生,他一路作惡一路為自己挖坑。今日看來,武力犯臺將引來美日軍事介入,而中共一旦垮台,臺灣就一定獨立。 (作者臉書)△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人民報讀者
2025-11-10T13:39:49Z 【回覆】
共產黨中共的戰狼外交全是流氓地痞土匪,臭不要臉!
 
 
中共舉辦互聯網大會 西方巨頭集體缺席以示抗議 2025/11/11
四中全會 習靠甚麼「保住」權力? 2025/11/10 (1,431次) 📝
美專家:中共亂貼「邪教」標籤 為方便鎮壓(多圖) 2025/11/10
中共打壓公共論壇 人氣書店垂死掙扎 2025/11/10 (660次) 📝
蔡奇詭異失蹤 央視畫面驚現中共兩個「核心」(圖) 2025/11/10 (3,000次) 📝
中共對美出口崩盤 美國產出首塊稀土 2025/11/10 (2,660次) 📝
「血債幫」頭子曾慶紅厄運難逃(圖) 2025/11/9 (4,307次) 📝
中亞五國向美國靠攏 三面被圍中共抓狂(圖) 2025/11/9 (855次)
智庫專家:兩大措施反擊中共跨國鎮壓(圖) 2025/11/8 (808次) 📝
 
高齡的李連傑、洪金寶、倪萍等明星突然年輕態,網絡瘋傳!| #人民報
高齡的李連傑、洪金寶、倪萍等明星突然年輕態,網絡瘋傳!| #人民報
中國電商崩盤!倒查3年補稅!電商倒閉潮來臨!電商商家哀嚎一片!
中國電商崩盤!倒查3年補稅!電商倒閉潮來臨!電商商家哀嚎一片!
于朦朧案兩月真相爆裂!
于朦朧案兩月真相爆裂!
習近平想靠這個?躲報應?蕭美琴歐洲發表突破性演講!【 #曉坤話時局
習近平想靠這個?躲報應?蕭美琴歐洲發表突破性演講!【 #曉坤話時局
中國經濟陷末日困境!普通人最後退路切斷!外賣員天塌了
中國經濟陷末日困境!普通人最後退路切斷!外賣員天塌了
于朦朧無法逃脫的5大內情!「麻醉魚」驚現 國人要同歸於盡?【
于朦朧無法逃脫的5大內情!「麻醉魚」驚現 國人要同歸於盡?【
 
中共舉辦互聯網大會 西方巨頭集體缺席以示抗議 2025/11/11
四中全會 習靠甚麼「保住」權力? 2025/11/10 (1,431次) 📝
天下奇譚(399)唐太宗施仁政以道德歸正人心 連年災荒卻民無所怨 2025/11/10
蔡奇詭異失蹤 央視畫面驚現中共兩個「核心」(圖) 2025/11/10 (3,000次) 📝
于朦朧案曝地獄流水線 警方海外謀劃大陰謀(圖) 2025/11/10 (3,531次)
中共對美出口崩盤 美國產出首塊稀土 2025/11/10 (2,660次) 📝
習家鐵桿西安書記落馬 傳被抓時嚇得尿失禁 2025/11/9 (2,494次) 📝
天下奇譚(398)輪回輾轉 為何多數人忘記前世? 2025/11/9 (937次) 📝
習在粵瓊講話強調「黨中央」與祭拜葉劍英有說道 2025/11/9 (5,162次)

不買學區房 帶女兒住五星級酒店上學省大錢 2025/11/9 (1,311次)
黨媽急了 財政部成立債務司 地方債惡化 2025/11/8 (2,855次) 📝
於期待看到惡人被毀滅 習躲報應招數太Low(圖) 2025/11/8 (3,346次) 📝
于朦朧無法逃脫5大原因 女詩人知道真兇? (圖) 2025/11/8 (2,994次) 📝
天下奇譚(397)包青天道高德重一品卿 2025/11/8 (771次)
從方紅衛到于朦朧,遠親王與彭皇后的暗鬥 2025/11/7 (9,374次)
再次遭遇反噬 這次習近平蓋不住了(圖) 2025/11/7 (9,417次)
「麻醉魚」引震怒 中國成「同歸於盡型社會」(圖) 2025/11/7 (3,866次) 📝
APEC會議特工偷偷送藥 習抱病在身?(圖) 2025/11/7 (4,457次) 📝
天下奇譚(396)缺德行失貴子 懺悔修德子複來 2025/11/7 (902次)
胡春華署名文章口吻不尋常 2025/11/7 (5,559次) 📝
紅朝亂象:他抓人販子 警察禁錮他(圖) 2025/11/7 (1,171次) 📝
北京向歐洲放開稀土 全世界爲何能被中共要挾? 2025/11/6 (935次) 📝
于朦朧的善良剋住習近平 破了撒旦獻祭(圖) 2025/11/6 (5,266次) 📝
張又俠向全軍宣告新權力核心已經確立 2025/11/6 (6,046次)
習晉升79上將近半數出事 傳連死人都要監控(圖) 2025/11/6 (2,350次) 📝
于朦朧案壓不下 內娛面臨全面崩盤(圖) 2025/11/6 (2,947次) 📝
于朦朧案與京城權力的暗線 2025/11/6 (2,148次) 📝
天下奇譚(395) 隋朝大將離世後做了閻王 2025/11/6 (1,257次) 📝
胡春華在幾名常委前發文有何玄機 2025/11/6 (7,982次)
前世揭祕 解今生恐懼(視頻) 2025/11/5 (1,513次)
600萬家庭陷房貸危機 北京房價腰斬甩不出去(圖) 2025/11/5 (1,664次)
越描越黑!李連杰穿人造皮暴露出多處破綻(圖) 2025/11/5 (5,350次)
習APEC再出糗 嚇得王毅和翻譯小跑去救場 (圖) 2025/11/5 (3,798次) 📝
絞肉機不停製造高壓和恐慌 中共倆大軍頭齊「表忠心」 2025/11/5 (1,357次)
習送小米手機藏心機?李在明會將手機轉送誰? 2025/11/5 (1,72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