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量高校「本研倒掛」 反映何種社會現象?
2024年9月2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日前,中國大量高校的研究生數量已經超過在讀本科生,出現了被稱爲「本研倒掛」的現象,其中既包括了大量的985/211高校,也有非985/211高校。那麼,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近年來中國研究生數字持續擴大研究生就業前景並不樂觀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現居美國的邱家軍,曾於2010—2016年間在上海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任教,擔任過副教授和碩士生導師。他表示,根據他的觀察:「最早大概是在2012年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分水嶺。2012年之前,高校研究生或者碩士研究生擴招比例沒那麼大,但是到了2012年以後,這個數字迅速地在擴大,尤其在最近幾年。」
近年來,隨著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正在迅速擴大。在2023年,中國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數約爲七年前的一倍。中共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中國普通本科招生478.16萬人、研究生招生130.17萬人,總體而言本科生數量仍高於研究生。但在不少985/211高校,「本研倒掛」的現象非常突出。據知乎用戶周瑞、微信公衆號「星球數據派」根據公開數據所作的整理,在中國排名前列的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今年研究生新生人數都超過了本科生新生,其比例分別是2.37、3.19、1.54和2.84,而在今年新生人數方面出現「本研倒掛」現象的985/211高校數量更是超過了40所。
邱家軍告訴記者,在他於同濟大學任教時,那裡的本科生就業率就已經十分堪憂。當時,儘管根據校方統計,他所在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高達85%,但這個數字很有水分:「其中一小部分,當時大概的比例是12%的本科生去就讀研究生,至少有60%的本科生沒有找到正式的工作,這還是2014年到2015年,他們給學校回報所謂的『找到工作』,只是拿到了一個意向合同,還不是正式的簽約。」
他說,由於找工作困難,因此大量本科生畢業後就去讀研,而目前研究生的就業前景也很不樂觀:「我也是前幾天給我們學校的一位同事打電話聊這個事情,他說現在研究生都很難找到工作,本科生就更不用說了。」
「本研倒掛」下的「越來越捲」
日前,中國不少高校「本研倒掛」的現象已引來輿論注意。在社交軟體微博,話題「蘭州大學在校研究生總量首超本科生」、「多所高校已本研倒掛」都衝上了熱搜。有高讚評論諷刺性地評價說:「以後會不會『大街上隨便拉一個都是研究生』」,「延遲就業是國家大戰略,除了家長,多方都有好處。」儘管也有質疑的聲音表示,多年來「研究型大學」的常態就是研究生人數大於本科生,中國網紅考研輔導講師張雪峯更公開表示「蘭州大學作爲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科研重鎮,多招研究生很正常」。但目前,中國高校的「本研倒掛」現象正在蔓延。例如,被定位爲研究型大學的蘭州大學,其研究生招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是在2019年和今年分別超過本科生的。非985/211的浙江工業大學在今年招收的新生中,就包含本科生5342人、研究生5382人,使該校新生研本比首超1:1。
曾在北京一所藝術院校任教的向莉表示,根據她的瞭解,中國高校學生研本比的失調現象已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十多年前,本研比例比較正常。也就是最近十五年越來越不正常了。」
她認爲,這種現象將會帶來的後果是「越來越捲」:「現在是很多大學的本科生或者是專科生,一畢業就失業了,找不到工作,失業率太高了。他們又缺乏經驗,競爭不過在社會上打拼了十多年的老的一些人,因此的話畢業就失業。失業了怎麼辦,只好再繼續讀書,其實就更卷。它是一個惡性循環。」
邱家軍認爲,目前中國的研究生擴招和「本研倒掛」現象,令他對中國高校研究生的教學質量感到擔憂:「原來的比例,就是像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一個老師就碩士研究生而言,基本就是每年招一個,這樣的話老師就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相對比較充分的指導。如果研究生多的話,比如一個老師原來招一個,現在變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我覺得老師對學生的指導,相對來說就會減少。研究生、博士生的質量,我也爲此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