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俄烏換俘行動進入第二天 雙方共有206名戰俘獲釋
 
2024年9月1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處在激烈交戰之中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斡旋下,星期六(9月14日)連續第二天進行了換俘作業,雙方一共有206名戰俘參與了交換並獲釋。 據美國之音報導,路透社引述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話說,被交換回來的103名烏克蘭戰俘全部都是烏克蘭軍人,其中有82名軍士和列兵,以及21名軍官。 路透社又引述俄羅斯國防部的話說,俄羅斯換回去的103名戰俘都是被8月6日跨境突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的烏克蘭軍隊抓獲的俘虜。 「我們的人已經回家,」澤連斯基在社媒電報上貼文說。「我們又將被俄羅斯關押103名士兵接回烏克蘭。」 澤連斯基還貼出這些士兵身披烏克蘭藍黃相間國旗、相互擁抱、用手機打電話以及在一個不明地點拍攝團體照的照片。 官方的阿聯酋通訊社(WAM)報導說,此次換俘是在阿聯酋斡旋下進行的。自從今年年初以來,阿聯酋已經進行了八次換俘斡旋。 路透社指出,俄軍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烏兩國經常換俘。星期六的換俘行動也是烏軍8月6日越境突襲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以來的第三次換俘。 烏克蘭官員此前表示,烏軍突襲庫爾斯克州後,曾經俘獲至少600名俄軍戰俘,而這也將有利於基輔與俄羅斯換俘,將被俄軍俘獲的烏軍官兵接回家。 烏克蘭人權專員德米特羅.盧比內茨(Dmytro Lubinets)指出,絕大多數獲釋的烏克蘭戰俘都是在戰爭爆發初期被俄軍俘虜的。他在電報上貼出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群戰俘站在一輛大巴前高呼「光榮屬於烏克蘭」的口號。 盧比內茨透露,基輔到目前為止,已經在與俄羅斯57次換俘行動中,換回了3672名戰俘。 雖然俄烏雙方在星期六進行了換俘行動,但是雙方在戰場上的軍事行動卻沒有停止。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澤連斯基星期六表示,俄軍在星期五夜間和星期六凌晨向烏克蘭多個州發動了一場有幾十架無人機參與的空襲。 但是烏克蘭空軍表示,俄軍發射的76架見證者(Shahed)無人機中,有72架被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軍無人機襲擊的目標遍佈烏克蘭各地,其中包括首都基輔。 俄羅斯國防部也在星期六一早表示,俄羅斯至少有兩個州在星期五夜間成為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的目標。 「值班的防空系統在庫爾斯克州上空擊落十架無人機,另在別爾哥羅德州上空摧毀九架無人機,」俄羅斯國防部在電報上貼文說。 俄烏雙方通過發射無人機互相向對方進行空襲之時,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星期五剛剛在華盛頓結束有關允許烏克蘭使用部分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襲擊俄羅斯本土縱深的會談。 不過會談結束後,美英雙方都未宣布被斯塔默稱為「特殊策略性戰略」的相關決定。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四警告說,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將意味著北約國家、美國和歐洲國家在與俄羅斯作戰」。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考慮到這場衝突的性質發生變化,俄羅斯將根據為我們製造的威脅而做出適當的決定,」普京說。 克里姆林宮星期五表示,普京已經向西方傳遞出一個清晰而不含糊的信息,而且西方肯定也已經聽進去了。 澤連斯基和其他烏克蘭官員一直在向美國和其他盟國施壓,要求允許烏軍使用西方國家提供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的縱深和腹地。澤連斯基星期六又在電報上貼文,重申這一要求對保護烏克蘭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性。 美國國務院在其官方俄語社媒頻道上指出,美國的「目的就是要確保烏克蘭人儘可能有效地抗擊俄羅斯的侵略」,而且「普京將持續在烏克蘭遭遇戰略失敗」。 路透社此前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斯塔默與拜登在華盛頓的會晤有可能讓美國對烏克蘭使用西方遠程武器,特別是使用英國提供的射程高達250公里的「暴風影」(Storm Shadow)巡航導彈打擊俄羅斯本土腹地和縱深開放綠燈。 一位西方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解除北約對烏克蘭使用西方遠程武器襲擊俄羅斯本土限制的決定有可能在9月24日聯合國大會開幕之時對外宣布。 另據紐約時報引述歐洲官員的消息報導,美國基本上已經同意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唯一的條件是烏軍不得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這麼做。△
 
分享:
 
人氣:6,14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中共商務部部長要說服歐盟改變關稅立場的希望渺茫 | #人民報
中共商務部部長要說服歐盟改變關稅立場的希望渺茫 | #人民報
中共打壓下 中國金融業敗象頻現| #人民報
中共打壓下 中國金融業敗象頻現| #人民報
習近平病後遭重大挫敗| #人民報
習近平病後遭重大挫敗| #人民報
北京現狀觸目驚心 蕭條到處可見| #人民報
北京現狀觸目驚心 蕭條到處可見| #人民報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