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吃緊 中共政府向企業和個人追繳欠稅
【人民報消息】隨著中共政府采取措施彌補巨大的預算缺口並應對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他們正在追討數十年來企業和個人的欠稅。
據美國之音引述美聯社(AP)星期四(8月8日)的報道說,十多家中國上市公司表示,他們被追繳了數百萬美元的欠稅,這是政府為修復因房地產市場低迷而遭受重創的地方財政而采取的新舉措,房地產市場低迷打擊了土地租賃權的銷售,而這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中國共產黨高層官員最近召開了三中全會之後,新出臺的政策呼籲拓展地方稅源,並表示應「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並「完善政府債務管理製度」。
地方政府債務估計高達11萬億美元,其中包括「表外」或未列入官方估計的地方政府融資實體所欠債務。中共提出的300多項改革包括承諾更好地監測和管理地方債務,這是中國金融體系最大的風險之一。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專家質疑共產黨將如何徹底履行改善稅製和更好地平衡政府收入控製的承諾。
獨立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羅根•賴特(Logan Wright)說:「他們沒有努力解決現有的地方債務問題,也沒有解決財政能力受到的約束。改變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享和支出責任是值得註意的,但他們以前也承諾過這一點。」
政府慌忙倒查拖欠已久的稅款,這表明了問題的緊迫性。
中國維維食品飲料公司(VV Food & Beverage)6月份報告稱,該公司收到了30年前的8500萬元人民幣(1200萬美元)的稅款賬單。總部位於中國西部的藏格礦業(Zangge Mining)表示,該公司收到了兩張追溯到20年前的稅款賬單,總額為6.68億元人民幣(9200萬美元)。
地方政府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為中央控製著大部分稅收收入,只向地方政府分配了有限的資金,而這些地方政府支付了約80%的支出,如工資、社會服務以及對道路、學校等基礎設施的投資。
隨著經濟放緩以及COVID疫情期間「新冠清零」政策帶來的成本增加,地方政府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
突如其來的繳稅賬單給一些企業造成了沈重打擊,進一步損害了本已搖搖欲墜的商業信心。在當地稅務局要求補繳某些化學品的5億元人民幣(6900萬美元)稅款後,浙江省寧波博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Ningbo Bohui Chemical Technology)暫停了大部分生產。為了應付當局追繳欠稅,該公司正在裁員和減薪。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誌武(Chen Zhiwu)表示:「當企業主感到不安全時,中國的私人投資怎麽會增長呢?經濟放緩是不可避免的。」
由於地方政府難以維持收支平衡,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設立由地方稅務局和警方運營的「警稅合成作戰中心」來追討欠稅。美聯社發現,自2019年以來,此類中心已在至少23個省份開設。
個人和公司都成為目標。根據對政府通知的審閱,過去幾年,數十名歌手、演員和網絡名人因逃稅被罰款數百萬美元。
網絡直播名人薇婭於2021年因逃稅被罰款13億元人民幣(2.1億美元)。她道歉並通過支付罰款而免於起訴,但她的社交媒體賬戶被暫停,使她的生意陷入癱瘓。
政府尋求收入的手段並不僅限於稅收。過去幾年,地方政府因對司機和街頭小販處以高額罰款。盡管高層領導承諾不再將罰款作為一種收入來源,但這種做法仍在繼續,上海市民抱怨上海警方使用無人機和交通攝像頭抓拍在等紅燈時使用手機的司機。
外部專家和中共政府顧問一致認為,必須解決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間的結構性失衡問題。但在習近平這位幾十年來最專製的領導人掌權期間,決策變得更加不透明,讓企業和分析師們猜不透,而既得利益集團則反對重大改革。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馬丁·喬澤姆帕(Martin Chorzempa)表示:「他們的流程像隱士一樣地封閉,外界很難知道發生了什麽。」
北京一直不情願拯救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擔心這可能會讓它們依賴救助。因此,中央政府只在緊急情況下才會介入,否則地方政府只能自己解決債務問題。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數據,非金融實體部門債務規模總額據估計幾乎是中國經濟規模的三倍,而且還在增長。
「這是一個巨大的結構性問題,需要一個巨大的結構性解決方案,而這個解決方案並沒有到來,」榮鼎集團的賴特說。「這真的沒有辦法繞過去。而且情況越來越糟,而不是越來越好。」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9/8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