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一二线城市重要楼市数据“集体消失”(图)
智谷趋势
2024年6月19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有没有发现,房价下跌到今天,越来越多的数据,神秘消失了……
南京下架,镇江下架,南通下架!
郑州下架,合肥下架,长沙下架!
杭州下架,武汉下架,珠海下架!
近日,一大批全国知名城市,二手房成交价变成混沌状态。
加上此前早已下架的北京、上海、深圳和西安等一二线城市,超过13座城市的贝壳二手房成交价“集体消失”了!听说苏州和广州也在酝酿。有几座城市,甚至连二手房挂牌的总数量也看不见了。
从大湾区到渤海湾,从长三角到大西北,一道无形的“数据铁幕”,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笼罩了整个楼市。
为什么各大城市动作如此迅猛,几乎像商量好一样放下“铁闸”?为什么楼市调控,终于走到了需要对二手房成交价“动刀子”的这一步?为什么全面遮蔽掉成交信息,也许会成为楼市走向的关键转折点?
这个动作的背后,大有深意。
二手房市场,是极为重要的“楼市风向标”。最近,风声依然不太妙。
刚刚出炉的国家统计局房价指数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的二手房市场“全军覆没”,无一城市环比上涨。从一二线到三四线,没有一个城市走出“独立行情”。
据测算,5月份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0%,连续14个月下跌,并且创下了近十年最大跌幅。阴云笼罩的楼市中,二手房成交价这个东西,渐渐变成了最不讨喜的“受气包”。由二手房成交价构成的整体信息环境,已经成为阻碍楼市回暖的一大问题,这个“绊脚石”必须搬开了!
为什么呢?
你想啊,同一个小区的成交价对比两三年前,少则跌了几十万,多则跌了上百万。比如下面这个小区,同样面积的3室2厅,只是朝向和楼层略有不同。2021年成交价295万,2024年成交价跌到130万。
已经不是腰斩了,而是膝盖斩。
目前的二手房成交价已经不是腰斩了,而是膝盖斩。(网络图片) |
没买房的人来一看,心想再等等,万一还没跌到底呢?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两百。
买了房的人来一看,彻底心如死灰,一心只想去提前还贷,月供和利息能少一点是一点。
非但没能促进成交,反而加重了观望情绪,顺带激怒了一部分业主。
你可能会问了,难道信息透明不是一个健康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吗?难道我买一套几百万的房子,连前面的成交价都没有知情权吗?
对此,答案可能很现实且无奈:
在以贝壳为代表的二手房价格平台上,为了扭转房价整体走势,调控的杀手锏正是——制造信息差。
都不用追溯多远,就在3年前,房价上涨势头烈火烹油之际,为了打压二手房价过快上涨,包括广深在内的不少城市也同样使出了这一招,直接屏蔽了二手房成交记录。只有当二手房成交价格被遮蔽,政府出台的二手房指导价,才能真正开始发挥作用,政策的引导才能逐步落地。否则,谁能打破房价上涨/下跌的螺旋?
要知道,在中国楼市,当房价出现单边上涨/下跌的时候,其惯性之强,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正如不断自我强化的螺旋,好像根本看不到尽头。
在楼市感受过这种上涨/下跌力量的业主,想必都有感受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上涨/下跌螺旋形成的过程中,房地产中介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这是因为,中国采用的是房产交易的居间经纪,中介一手托两家,靠撮合成交来获得佣金回报。这种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中介可以保持中立,既不偏向买家,也不偏向卖家。二是效率更高,不容易出现买卖双方扯皮。
但是!当房价出现单边上涨/下跌的时候,居间经纪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就拿当下来说吧,为了撮合交易,一部分急于赚钱的中介,开始疯狂“围猎”不愿降价的业主,甚至爆发了双方的战争。前段时间,深圳某中介公司就被曝出一份“促成交的SOP(标准化流程)”,惊掉了不少业主的下巴。这套流程的宗旨就是:尊重规律,把握人性,找准软肋。
中介公司会直接要求中介们,在每个小区挑出一套房源“虚报低价”,并鼓励同行间传播。为的就是,给业主们传递焦虑的情绪,让业主主动降价。
一位自媒体博主 @猪哥哥曾针对此类二手房压价行为,给出过非常有画面感的描述:(如同)十万人参加一个沙滩音乐会,天空出现一片乌云,少数胆小的人担心下雨陆陆续续离场。此时,沙滩上有数千个声音:等会要下鸡蛋大的冰雹啦!
恐慌迅速蔓延,人群开始踩踏,降价也就变得无可避免,甚至进一步形成“暴跌螺旋”。
这对稳定房价,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类乱象,官方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比如,前段时间,长沙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多个部门,严查中介涉嫌恶意压低二手房价格等违规违法行为。
北京日报也发文喊话:别用特例唱衰北京楼市。
这次“成交价消失”的背后,会不会也有官方的意思呢?你懂的。
可以确认的是,遮蔽二手房成交价,绝对是指向“稳房价”的一记大招,精准、高效、不讲理。让二手房成交价“失踪”,之所以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稳住二手房价格,还有很重要的一层意义:稳住新房市场。
当前,中国楼市调控走到了哪一步?毫无疑问,开发商手上仍然有大量的新房,急于出货,正在“以价换量”。降价去库存,是当下的主旋律。
尽管降幅在收窄,但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这种形势下,稳住二手房价格,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如果新房在降价去库存的同时,二手房还跌跌不休,那就很容易出现一种局面:降价竞赛。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微妙的格局:如果二手房不能稳住,新房就无法回暖;如果新房不能复苏,二手房也难以企稳。
我拿杭州给你举个例子吧。前几年,杭州“打新”狂潮汹涌,连房企董事长都跑去排队打新了,简直像疯魔一样。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新房价格,跟二手房存在巨大倒挂。
2014年到2023年这十年里,杭州的新房一直都是遥遥领先二手房。大部分年份新房比二手房多卖出近2倍,2014年和2021年甚至夸张到3.4倍和2.4倍。也就是说,杭州新房市场的繁荣,是建立在二手房价格坚挺的基础上。如果二手房不断下跌,倒挂红利消失,泡沫将会瞬间破裂。那可是地动山摇啊。
今年年初,杭州贝壳研究院公布了一组数据:2023年底,杭州十区新房成交均价提到了3.5万/方,二手房成交均价却下滑到了3.1万/方。危险的信号出现,排队摇号的人群迅速散去。去年杭州新房的成交量,相比2021年高峰期缩水近1/2。
今年,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已经反超了新房。这样的局面,你说能让它持续下去吗?救市还怎么玩?可把地方愁坏了。
下面几组数据,足以说明情况已经多么焦灼:
今年1-5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4133.7亿元,同比降低44.3%;
与此同时,近七成销售百强房企尚未拿地,TOP5央国企拿地“大跳水”;
去年拿地金额和面积排全国第一的保利,从拿地TOP10消失;
所以,大家也不要嫉妒新房,ZF救新房也是为了救楼市,让房地产运行回到正常轨道,那么二手房的价格,也就回暖有希望了。
你说对吧?
就在几天前,国常会定调房地产的下一步工作。通稿中明确表示,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可见高度重视。
会议中有一句话非常值得关注: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
你看,关于存量房产的大动作,这不马上就推出来了吗?
最近的楼市,传来一系列重大的信号,显示出微妙的变化,政策的调整速度、频次,在逐步加速,市场也开始作出了响应。
对二手房市场来说,一个积极信号是:全国各地的“老破小”,成交速度明显加快。
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等核心城市的二手房,尤其是位于核心区、交通便利、总价低或有教育资源加成的“老破小”,正在被刚需群体迅速“扫货”。
年轻人不是不买房,而是没有看到上车的“性价比”。楼市本没有刚需,房价跌到位了,也就有了刚需。
这个漫长的冬天,总是要过去的。
中产必须要调整预期了。楼市救市、地缘关系、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