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地禍只是上天用來警告君主,災禍打不垮善政,凶兆敵不過善行。圖為宋代米芾《春山瑞松圖》局部。(公有領域) |
【人民報消息】不論哪個文化,都有吉兆與凶兆的說法。那麼,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吉凶的徵兆呢?
妖魔敵不過有德行的人
根據《史記:殷本紀》,太戊繼位之前,商朝衰弱,諸侯都不來朝拜。帝雍過世後,太戊即位,太戊任用伊陟為相。當時國都出現桑樹和楮樹合生在朝堂上的怪異現象,而且一夜之間長得有兩手合抱那樣粗。太戊認為是凶兆,於是詢問伊陟。
伊陟說:「妖魔敵不過有德行的人,希望您進一步修養德行。」太戊聽從伊陟的意見,很謹慎地修養自己的德行,學習先王治國的方法,探究養民的措施,那怪樹就枯死而消失了。
這樣過了三年,許多遠方的國家仰慕殷商,派使者來朝見的有十六國。商朝的國勢再度興盛,諸侯又來歸服。因為太戊中興商朝,因此死後被尊稱為中宗。
考察是否遵循道義
《史記:殷本紀》記載,有一次武丁祭祀先王成湯,第二天,有一隻雉鳥停在鼎耳上鳴叫,武丁為此驚懼不安。
祖己說:「大王不必擔憂,上天考察下民是看他們行事是否遵循道義。上天賜給人的壽年有長有短,不是天使人壽命夭折,而是人不行正道而斷送自己壽年。有的人違背道德,不承認罪過,上天就會懲罰他們,以端正他們的品行。」
武丁聽了祖己的勸諫,修明政事,推行德政,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讓商朝再度興盛起來,史稱「武丁盛世」。
存亡禍福都決定於自己
《孔子家語》記載,魯哀公曾向孔子請教說:「國家的存亡禍福,我相信是天命,而非由人決定的,對嗎?」
孔子回答說:「存亡禍福都決定於自己,天災地禍不是最重要的。過去,在殷紂王的時候,有一隻小麻雀在城樓上生了一隻大鳥,占卜的人說,凡是以小生大,則國家必定昌盛。於是紂王相信這個吉兆,不好好治理國家,反而殘暴至極,以致滅國。這就是因為他的行為逆天道,使得本來是奇福反而變成了大禍。然而,太戊的時候出現凶兆,太戊擔心害怕,於是修品行、施德政,禍兆轉為福澤。所以天災地禍,只是上天用來警告君主,災禍打不垮善政,凶兆敵不過善行。」△(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