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中共金融財政持續惡化 滿眼都是負增長(圖)

高飛

11月15日:2023年11月15日,中國北京,高峯時段,人們在建築工地旁的十字路口等待過馬路。(圖片: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2024年4月中旬,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一季度的GDP為5.3%,盡管宏觀經濟數據和民間微觀直觀差距超巨大,但中共仍舊鼓譟國民經濟一季度實現開局良好,經濟複蘇好於預期。伴隨著所謂的新質生產力的輿論造勢,飽受外界詬病、遲遲難產的三中全會,也得到了中共官宣,聲稱將於7月舉行。 這種形勢一片大好的狂歡持續到一個月,中共金融、財政、房產等經濟惡化的數據就迎頭擊來,讓本就姍姍遲來的三中全會更顯難堪與尷尬。 社融數據近20年來罕見負增長 中共央行在5月11日公佈了多項讓市場堪憂的崩盤數據,4月份,新增社融、M1同比、增速新增居民貸款均為「負增長」,其中,社融數據19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根據央行統計,2024年前四個月,社會融資規糢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同比減少3.04萬億元,4月單月新增社融為-1987億元,是2005年以來首次轉負,同比則下降了1.42萬億元。 數據顯示,4月政府債券、企業債券以及股票市場的融資合計下降達到0.88萬億元,佔社融降幅比重達到61%。社融數據中還有一項表外融資項目中的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它主要反映的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意願,4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金額為-4486億元,環比3月份的3352億元降幅近八千億元。 4月居民貸款減少5166億元,同比多減2755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別減少3518億元、1666億元。居民短期貸款指的是消費貸和個體經營貸,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百姓不僅是不買房了,東西都不買了,也不下館子了,一季度餐飲業46萬家飯店倒閉,宜家窮鬼套餐反倒興盛了。 社會融資反映的是居民、企業、政府等部門的融資力度和速度,這三塊都不行了,說明整個社會的金融血液也凝固了打結了,流動不了了,造成血脈不通的原因,就是大家都不願意擴張了,都喜歡躺平趴窩了,因為擴張沒用啊,產能過剩賣不出去不就虧死了嗎。4月16日,素有上海精品超市樣板的上海城市超市宣佈閉店。據紅餐網去年12月數據,全國農家樂近年倒閉8萬多家,去年11個月就倒掉7000家。去年,深圳服裝行業、電玩廠倒閉潮不斷湧現。2023年,全國芯片行業倒閉達1.09萬家,高科技也玩不轉了。 百姓也不得不學聰明了,不消費,不加槓桿了,舉債還不了就是等著跳樓,企業躺平、百姓擺爛,中共政府的智商餘額就大顯不足了,政府債券也發不動了。社融數據反應的是整個社會沒錢了沒信心了,這下,中共真的心慌了。 中共向來數據造假的專家,經過美顏後的數值都如此糟糕,實際數據可能比著還要壞,整個二季度,恐怕貨幣增量都有放緩的趨勢,社融曲線一直這樣栽下去,「獻禮」三中全會恐怕正當其時。 財政收入下跌,貪官成開源寶藏 根據中共財政部5月20號公佈的數據,中國財政收入一季度同比下跌2.3%,2024年頭四個月同比下跌了2.7%,經濟複蘇顯然乏力。單看4月份,財政收入下跌3.7%,而3月份只下跌2.4%。同時,4月份的財政支出上升6.1%,而3月份的支出則是下降2.9%。儼然入不敷出的矛盾越拉越突出。 中共個地方政府為了摟錢,劍走偏鋒,不惜動用公權力,搞所謂盤活存量資產,增加飛稅收收入。今年前4個月,非稅收收入13988億元,同比增長9.4%,江蘇、浙江、四川、湖南、吉林、甘肅等地非稅收入增長狂飆突進。比如,吉林省財政廳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罰沒收入22.9億元,增長60.2%,主要是公安大案要案、紀檢監察等罰沒收入所做的貢獻。 據大紀元報道,5月22日,旅居歐洲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法律顧問室前執行主任杜文揭祕,中共當局給各省份下達收繳贓款的「任務」。一位內蒙紀委系統的舊同事去年告訴他,內蒙古去年全年的收繳任務是100個億,內蒙三個月就完成了全年任務,到9月份就已經完成了300億。 按照這個比例大致推測,內蒙全年收繳贓款達400億。2023年,內蒙GDP總量排名全國各省第21位,簡單計算一下,就以內蒙古2023年全年收繳贓款達400億為全國省份平均數,全國31個省份一年收繳贓款就達1.24萬億元,佔去年全國財政收入的6%左右,看來還是中共貪官對財政收入貢獻大。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12158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0536億元,同比下降10.4%,也就是說,房地產持續低迷,政府賣地收入持續探底,各地政府也無計可施,江西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30%。 房市放大招,不是為了救你而是救銀行 上文說到的2024年1月—4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0536億元,同比下降10.4%,這與2021年同期收入21383億元相比下降超過1萬億元。也就說前4個月的賣地收入比4年前下降了超萬億元。 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房地產,中共央行5月17日放出大招,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首套二套貸款利率的下限也被取消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由原來的30%降至15%,除了這些史無前例的辣招之外,中共還允許國家隊下場購買存量空置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央行已經準備了3000億元再貸款資金用於各地國家隊購房。 看上去,中國政府誠意滿滿,要刺激房市。可是中共這些招都是在為誰解套呢?為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嗎?為被房貸套牢的韭菜們麼?恰恰相反,它事實上是擔心套不著韭菜才不斷變化花招的。因為降首付不是降槓桿,而是在加槓桿,這是一個美麗的共產大坑。 假如你打算入手一套100萬的房,首付30%為30萬,貸款70萬,貸款利率為3.10%,按30年還款計算,每月還款金額為3046元,首付加本息總額,即購房總成本為137.61萬元。現在首付15%,貸款利率為2.85%,100萬的房產,首付降為15萬,貸款增至85萬,首付加貸款本息總計,整體購房成本升至141.55萬元,比先前反而多了近4萬元。 中共降首付降利率是為了讓你產生下場購房沖動,套牢你,把你當房奴來救銀行,銀行不良貸款因房市的萎靡越拉頻臨系統性風險。 地方國資購房也是一樣的道理,站著撒謊你識破了,就換個姿勢,坐著跟你撒謊。地方國資委用央行印鈔機印出的錢來收購爛尾房,引發的通脹需要韭菜們共享,之後的保障房不會免費送給你也不會免費供你住,指不定還會造成房價短期波動上揚,引誘你上鉤後,房價又跌下來了。 資金空轉央行下場,外逃資金領跑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流動性陷阱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的一種經濟不景氣糢式,指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能起到經濟的刺激作用,市場對利率水平降低的刺激已經有了免疫功能,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人們儲存起來。發生流動性陷阱時,證明貨幣政策已經失效了。 中國目前貨幣超發總量已突破300萬億,但CPI指數偏低,消費需求端疲弱,資金在金融部門空轉,進入不了實體經濟,宏觀經濟處於通縮風口。為了紓困,4月23日,中共財政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 實質上,央行購買國債,目的就是向通過直接印錢給財政部,促使資金向實體流動,從而走出流動性陷阱。但是,中共總是過於高估自己,央行印錢會引發通脹,這是其一,其二,財政部拿特別國債列支所謂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走的還是投資擴張的路,在內需疲弱,出口下滑的市場不景氣情境下,進一步的擴張產能,這不是在製造堵點嗎? 據陸媒第一財經報道,5月17日和24日,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和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分別首發,首批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糢為400億元,債券期限為30年,票面利率為2.57%,二批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量為400億元,票面利率為2.49%,發行價格為100元。兩只特別國債都在上市首日非理性上漲25%-30%,之後大幅回調。 兩只特別國債都是機構認購,基本就是金融機構認購,非理性上漲,背後可能還是國資在炒作,目的套牢個體投資者,如果特別國債在二級市場套住韭菜後,央行很可能就不用下場了,如果韭菜保持警惕,不上當,之後央行會在某個時機下場替認購機構解套。 另外,造成中共金融流動性陷進的還有一個不為人註意的外逃資金,據大陸經濟學者盧麒元稱,中共每年的貪官和富豪外逃資金達21萬元人民幣。這相當於整年的財政收入。2023末較2022年末,中國M2總量淨增25.84萬億元,如果盧麒元揭祕的是真的話,這個流動性枯竭的病根是中共的極權專制的政治壓迫造成的。但不管怎樣,苦果都是中共自己釀成的,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能夠救得了中共經濟嗎,外界一點都不看好。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25/83005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