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成國際笑話!中共只報对以色列領導的逮捕令,不提哈马斯
 
2024年5月2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的一位檢察官星期一(5月20日)以戰爭罪為由申請了對以色列和哈馬斯領導人簽發逮捕令。中共官方媒體在其社媒平臺發布消息時只提及以色列,卻省略了哈馬斯。這種做法引起了一些網民對官媒報導客觀性的質疑。 據美國之音報導,ICC檢察官卡裡姆.汗(Karim Khan)星期一說,由於戰爭罪行的相關指控,他正在申請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以色列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以及三名哈馬斯領導人簽發逮捕令。三人分別是哈馬斯加沙地帶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哈馬斯下屬軍事部門卡桑旅指揮官穆罕默德.馬斯里(Mohammed Al-Masri)以及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Ismail Haniyeh)。 針對哈馬斯領導人的指控包括要求他們對包括毀滅和謀殺、綁架人質、實施酷刑、強姦和其他性暴力在內的罪行負責。針對內塔尼亞胡和加蘭特的指控包括要他們對利用讓平民飢餓作為戰爭手段、任意導致巨大痛苦和任意殺人或謀殺等罪行承擔責任。ICC的一組預審法官將根據相關證據決定是否核發逮捕令。 中共的新華社在微博和微信上發布這則新聞的時候,省略了對哈馬斯領導人的逮捕申請:「新華社快訊: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20日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加蘭特涉嫌戰爭罪申請逮捕令。」 在微博上,話題「以色列總理涉嫌戰爭罪被申請逮捕令」一度登上了熱搜榜榜首。在以親巴勒斯坦甚至是親哈馬斯為主流的中國網際網路上,這個消息引發了一陣歡呼。 「太及時,太解氣了,」民族主義評論員司馬南在微博上寫道。 「好消息,希望早日逮捕,」一條收穫了超過1.2萬點讚的微博留言寫道。 自從哈馬斯去年10月發動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以來,北京從未公開選邊,但其控制的官媒和部分外交官們多次批評了以色列對加沙的轟炸,並指責美國給予以色列的幫助。 一些社媒用戶對新華社等官媒星期一發布的新聞沒有提及哈馬斯感到不滿。 「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明明同時以戰爭罪申請逮捕哈馬斯團夥的三個首領,及以色列總理和國防部長,為什麼新華社在報導中根本不提逮捕哈馬斯團夥的三個首領?新華社為什麼要選擇性報導?想忽悠誰呢?」一位微博用戶寫道。 「最悲催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信息總是片面的局部的。導致我們國人不能正常思考問題,」另一位用戶寫道。 微博博主「還是韋恩」貼出了新華社發的帖文,並將其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日本廣播協會NHK在X上發布的帖文做對比。只有新華社的帖文沒有提及哈馬斯。 美國之音瀏覽新華社網站上的原文發現,該報導包括了哈馬斯的部分。但新華社在其社媒上發布的內容中卻沒有。 ICC是一個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組織。該組織2002年根據《羅馬公約》成立,目前擁有124個成員國。不過,美國、中(共)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都沒有加入該法院。 ICC本身沒有警力和執法力量,不能直接逮捕任何人,但一旦其通緝的個人入境任何一個成員國,都有可能遭到逮捕和監禁,並被移交到國際刑事法院在海牙的拘留中心。嫌疑人的財產會被凍結,也會被執行刑期。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前主編胡錫進稱針對以色列的逮捕令申請「開創了歷史」。「這是美國的西方盟國領導人第一次遭到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威脅。」他在微博上寫道。 以色列和哈馬斯都發表聲明反對了針對他們領導人的逮捕令。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也為以色列作出了辯護,稱法院此舉令人憤慨。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在星期二(5月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國際刑事法院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依法行使職權」。 2023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發布了針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俄羅斯兒童權利專員瑪麗亞.利沃娃-別洛娃(Maria Lvova-Belova)的逮捕令,指控他們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負有非法驅逐和綁架烏克蘭兒童的責任。 北京當時呼籲法院「尊重國家元首依據國際法享有的管轄豁免」,並敦促法院「避免政治化和雙重標準」。△
 
分享:
 
人氣:11,13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北京瞬間天黑  狂風暴雨 大樹連根拔起!整個北京城大風呼嘯
北京瞬間天黑 狂風暴雨 大樹連根拔起!整個北京城大風呼嘯
中國房東「一鋪養三代」美夢破碎  !100萬搶到的商舖
中國房東「一鋪養三代」美夢破碎 !100萬搶到的商舖
博士碩士畢業即失業!大學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職場就業率1:10萬?
博士碩士畢業即失業!大學生找工作陷入困境!北京職場就業率1:10萬?
車主:「誰買誰後悔」!  比亞迪失控 剎車失靈 !
車主:「誰買誰後悔」! 比亞迪失控 剎車失靈 !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