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新建信息支援部隊有何圖謀
【人民報消息】本週五(19日),中共黨魁習近平出席信息支援部隊(簡稱信支部隊)成立大會,僅成立了8年的戰略支援部隊(簡稱戰支部隊)被撤編。外界如何看到中共軍隊頻繁地進行組織改造,背後是有何圖謀?
據大紀元報導,中共官媒透露,在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上,戰略支援部隊番號被撤銷,新成立信息支援部隊將直屬軍委,戰支內部下屬的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則單列出來組成新的獨立兵種。
中共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稱,中共形成由中央軍委領導,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軍種,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等兵種組成的所謂「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
戰支部隊成立8年遭撤 前海軍軍官:軍改胡鬧
戰略支援部隊是8年前軍改的產物。原作為第五大軍種,轄下的網絡系統部,即由原總參三部(技術偵察部)的網絡偵察對抗基地組成,即俗稱的「網軍」;轄下的航天系統部,則由原屬總裝備部的衛星發射與測控基地組成,即俗稱的「天軍」。
針對中共戰略支援部隊遭撤,及成立信息支援部隊,原中共海軍司令部中校參謀姚誠19日在X上表示,2015年軍改後習近平將網絡戰、信息戰、電子戰、情報系統、太空戰等統統納入了戰略支援部隊,造成了管理、指揮的混亂。因此當局在2022年9月召開會議,確定再撤銷戰略支援部隊,成立信息支援部隊,並將一些部門獨立出來,成立了4個兵種。
「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是為了掩人耳目,實際上是情報系統。過去的戰略支援部隊將總參二部、三部都併了進來,根本就是胡鬧,所以現在又將其分出去了。」他說。
今年初,時任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巨乾生連續隱身近半年,《明報》當時說,這與戰略支援部隊的前途未明有關。 據稱,由於戰支部隊是「拉雜成軍」,各組成部分業務並不相關,總部變成一個虛設的架構,下屬部隊仍各自運作。該部隊設立的初衷,是將這些所謂「新質戰鬥力」整合成一支現代化特種作戰力量,但8年下來,效果不彰。
中共新建信支部隊有何圖謀?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4月20日對大紀元表示,此前隸屬於戰略支援部隊的航空航天和網絡部隊現在在組織上與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平行,說明中共更朝實戰方向靠攏,因為從軍委到部分軍種部隊,現在減少了一個層級。「原先那些太空軍等等都要先向戰略支援司令匯報,然後再向軍委匯報。現在習加強權力控制,必要時候和這些軍種直接通話。」
獨立時評人向陽在X上分析,中共信息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管,「簡單來說,習近平想把對外輿論戰、心理戰的指揮權都抓在手上。」
向陽認為,中共正在做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一樣的準備工作,撕裂目標國家內部的團結。
時事評論員鍾原4月20日在大紀元撰文則表示,中共政局混亂,軍隊成為亂源之一,習要整肅又怕軍心更加不穩,只好用拆分戰略支援部隊的辦法掩蓋,實屬不得已的下策。
文章說,世界上的現代化軍隊都在轉向信息化,美軍成立了太空軍,也有網絡司令部,但並沒有一個所謂的信息支援部隊;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在各軍種中,絕非一個單獨的信息部隊就能承擔。而中共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這個新兵種的級別明顯在各大軍種之下,恐怕沒有協調、統籌各軍種、各戰區的能力。
「習近平和中共軍委不可能賦予信息支援部隊太大權力,若硬要統籌,勢必產生新的條塊分割或者分贓不均。所以中共成立信息支援部隊,反映了軍隊結構的畸形,也反映了與現代化軍隊的明顯差距。」他寫道。
習撤舊部隊成立新部隊 引發權鬥猜測
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司令是畢毅、政治委員是李偉。
1960年生的李偉上將,2020年12月任戰略支援部隊政委,2024年4月任信息支援部隊首任政委。1965年生的畢毅,曾任陸軍中將副司令。2023年7月,轉任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2024年4月,出任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首任司令。
前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巨乾生未轉任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司令,去向不明。
新任信息支援部隊政委李偉,昨天代表部隊發言稱,「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時事評論員鍾原文章表示,新的信息支援部隊司令沒有發言,反而讓政委代言,再次表明習近平對軍隊將官不信任;政工幹部缺乏軍事能力,但可以為習近平時刻緊盯各級將官,反而更吃香。
旅美政治學者胡平在X上表示,習近平本想把戰略支援部隊像火箭兵部隊一樣一鍋端了,但顯得又是一場大清洗,太難看,所以乾脆另立一支信息支援部隊取而代之,實際上還是把戰略支援部隊的若干頭頭們打入另冊了。
華裔學者李恆青質疑說,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是否會像火箭軍一樣,「被他(習)懷疑後全軍覆沒?」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20/8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