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胡平:時間站在誰那邊──台海危機的現狀與展望
 
胡平
 
2024年3月1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1)賴清德勝選,兩岸關係會否生變? 臺灣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賴清德獲勝。眼下各方最關心的問題是:賴清德接任臺灣總統,兩岸關係將會發生哪些改變? 正像我先前講過的,賴清德當選總統,兩岸關係不會發生重大改變,中共不會對臺灣動武。因為賴清德明確表示在兩岸問題上他將維持現狀,不會搞台獨。順便說明,什麼是中共定義的台獨?很簡單,那就是修改中華民國憲法,把「大陸地區屬於中華民國」這句話拿掉。但既然賴清德宣稱他將遵循中華民國憲法,不會修憲,因此中共就不會對臺灣動武。 但是小的改變是會有的。因為賴清德本來就比蔡英文更綠。在勝選感言中,賴清德不把臺灣叫作中華民國而叫作「中華民國臺灣」,把大陸稱為「中國」,這在中共看來都暗含著很強的台獨色彩。所以大陸必定會做出一系列動作向賴清德施加壓力。事實上,因為中共也預估賴清德很可能勝選,因此早在去年12月就開始施壓, 宣佈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 下12個類別產品的關稅減讓措施;在投票前兩天,中共當局又宣佈準備進一步中止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措施。就在臺灣大選揭 曉的第二天,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就宣佈同臺灣斷交,使得臺灣僅有的12個邦交國又少了一個。凡此種種,都表明中共向賴清德施加壓力。類似的動作,中共還可能繼續採取。 去年11月,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刊出美國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和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的文章。文章說,要遏阻中共在台海動武,美國單靠軍事威脅是不夠的,美國必須在做出懲罰威脅的同時,再提供北京「可信的再保證」 (credible reassurances),而為了讓這種「再保證」有效發揮作用,他們建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一旦勝選,應考慮凍結台獨黨綱。假如賴清德凍結了台獨黨綱,中共方面也會做出一些回應。例如,不再繼續挖走臺灣的邦交國,重新開放大陸的自由行和團客訪台,恢復《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的若干措施,等等。但是因為賴清德很可能會像蔡英文一樣,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拒絕直接說出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同屬中華民國這句話,也就是兩岸一中,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的互動仍然不會恢復。 前面說到,賴清德不會修改憲法,因此中共不會對台動武。但這決不是說,只要臺灣不獨,大陸就一定不武。中共國家安全部在1月16日發文,提到中共在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反分裂國家法》明確規定了對台動武的3種情形:1、「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2、 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3、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注意這第3種情形,這就是說,哪怕台獨勢力沒有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哪怕沒有發生任何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只要中共當局自己主觀認定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它就可以對臺灣動用武力。 按照這一條,既然多次民調都表明臺灣民眾不分藍綠都拒絕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案,尤其是多次民調都顯示大部分臺灣人只認同自己是臺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那麼在中共看來,這就可以認作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已經完全喪失,因此已經可以對臺灣動武了。哪怕你臺灣不修改憲法,它也可以動武了。《反分裂法》還規定,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在必要時先採取行動,隨後再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報。這就是說,《反分裂法》授權共軍可以先斬後奏。這就是說,哪怕明天中共就對台動武,它也可以振振有詞地宣稱師出有名。 之所以在眼下,中共還不打算對台動武,說穿了就一條:怕美軍介入。關於這個問題,下面還要談。 (2)烏克蘭與臺灣 俄國發動侵烏之戰,使人們聯想到臺灣。中共打臺灣,與俄國打烏克蘭有一些可比性,但也有不可比性,俄國打烏克蘭,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戰略目標:目標A——最好是把澤連斯基政府打倒,扶植一個親俄的政府,然後再搞一次公投,烏克蘭宣佈回歸俄羅斯,這對它是最好不過的。達不到這一目標,退而求其次,目標B——扶植一個親俄政府。如果這點還是做不到,那就是目標C——讓烏克蘭一分為二,以第聶伯河為界,佔領整個烏克蘭的東部。如果這個目標也做不到,那就是目標D——烏東地區占點算點,只要比前年2月24號開戰之前多占了一些地方,普京就可以宣佈,他的特殊軍事行動取得了成功。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多,現在看來,俄國的目標A、目標B、目標C都達不到了。烏克蘭要收復失地,把俄軍趕回到前年2月24日之前也很不容易。雙方很難達成和平協定。 中共打臺灣和俄國打烏克蘭不一樣。中共只能有一個戰略目標,那就是統一,如果達不到統一就輸了,無論它對臺灣造成多少損失,對中共而言,達不到統一就是輸了。中共知道這一點,所以它不敢輕啟戰端。 烏克蘭儘管是得到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個主權國家,但是出於種種原因,當俄國侵犯烏克蘭時,沒有一個國家直接出兵相助,這就是俄羅斯敢入侵烏克蘭的原因。北約近在咫尺,一線之隔。如果北約願意出兵相助,俄羅斯是不敢打的。臺灣雖然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但是美國有個《臺灣關係法》。如果中共武力犯台,美國很可能出兵相助,所以在現階段,中共不會去武統臺灣。 (3)中共統一臺灣的「北平模式」 近來,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三方軍機軍艦頻頻現身台海。這讓很多人擔心,會不會擦槍走火引爆戰爭。 我以為擦槍走火引爆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中共國際關係專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講過:「目前在南海和台海地區,都不會發生故意的擦槍走火,因為美國、中國大陸、臺灣地區三方對軍事行動的控制都非常嚴格。所以說,首先,在這些地區發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非常小;其次,即便發生擦槍走火,有關各方也一定能及時地把它控制住,不讓它發展成為戰爭。」 近期內,中共會不會武統臺灣?中共鷹派人物、《超限戰》一書作者、解放軍少將喬良說:臺灣目前形勢,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不可輕率急進,因為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在於先解決中美實力對比。中美未分高下之前,臺灣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只要不斷提高和增強中國克服外部約束的實力,一旦美國沒法介入,收復臺灣如探囊取物。 中共國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曾對媒體說,在和統和武統之間還有第三條道路可供選擇,那就是採用圍而不打的的「北平模式」,僅攻打外島,以戰迫和,以武促統,逼臺北就範。 中共賭的就是,在經過一段時日後,中國的軍力有進一步增長,雖然不是在全球、但只要在台海局部區域取得優勢,當它擺出武統臺灣的架勢,美國就會考慮,犯不犯得上為那麼遙遠的一個臺灣去跟中國直接刀兵相見。一旦美國不肯直接出兵,那麼面對中共大軍壓境,兵臨城下,臺灣也許就只有被「一國兩制」,被「和平統一」了。 (4)美國會出兵相助嗎? 無論是出於對普世價值的分享,還是出於對第一島鏈的戰略考量,美國都在堅守《臺灣關係法》護衛臺灣的承諾。這是40多年來美國歷屆政府一直堅持的立場。但是《臺灣關係法》具有模糊性。它沒有明確說一旦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是會出兵還是只賣武器。這幾年,拜登總統幾次回答記者提問都明確回答,美國願意為保護臺灣而介入軍事行動。但這只是拜登總統的立場,以後的美國總統會不會也堅持這種立場呢?如果幾年後國際形勢有變,美中兩國的實力對比有變,美國政府是否還會堅持這種強硬立場呢? 2021年,美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做過一次民調。那次民調顯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過半數美國人贊成派兵保護。2022年6-7月,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與「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對14個國家的民調顯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多數受訪者比較支持以外交舉措與經濟制裁應對,同意對臺灣輸送武器和出兵援助的不到5%;就連最支持臺灣的美國,同意對臺灣輸送武器和出兵援助的也不到10%。同年8月,佩洛西訪問臺灣,中共在台海進行大規模軍演。這兩件事強化了國際社會對臺灣的關注,強化了民主國家的民眾、尤其是美國民眾對臺灣的支持度。如果再做一次民調,結果很可能會和上一次不一樣。 我認為,如果中共武力犯台,民主國家的民眾大多數會支持以外交舉措和經濟制裁應對,同意輸送武器會少些,同意出兵的更少。臺灣是海島,有海峽天塹,易守難攻。但也由於臺灣是海島,別的國家要運送物資和武器就更難,接收難民也更難。最嚴重的問題是,目前,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國際社會都會因為那是中國內政,因此很難給臺灣提供有實質性意義的幫助。 不錯,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講過: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這話是安倍下臺後講的,要是在臺上就不好這麼講。安倍講了「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後,中共外交部提出抗議,日本政府駁回中方的抗議,理由就是「因為安倍晉三已經不再是政府官員了」。既然現在日台雙方連正式邦交都沒有,日本怎麼可能在中共武力犯台時出兵相助呢? (5)警惕臺灣淪為犧牲品 在美國,一直有不同的聲音。哈佛大學教授、「修昔底德陷阱」一說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曾在《外交事務》上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要學會尊重其他大國的勢力範圍」。文中講到,1945年2月4日雅爾達會議期間,後來被稱為「遏制戰略之父」的喬治‧肯南給他的同事、時任羅斯福總統的俄文翻譯兼蘇聯問題首席顧問的查理斯‧博倫發去一封緊急密信。信中說,蘇聯會盡力維持對歐洲的大範圍控制,問題是美國應採取何種對策。肯南問道:「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體面而確定地和它妥協——坦誠地將歐洲劃分成美蘇各自的勢力範圍——確保我們不進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也不讓俄羅斯闖入我們的地盤?」 艾利森寫到,肯南這一主張,成為後來數十年美國戰略的支柱,其基本前提是對勢力範圍的接受,即承認某些地區將由蘇聯主導。在隨後40年裡,數任美國總統都經歷了危機,因為美國的信條宣稱某些權利是普世性的,所以當受蘇聯主導的國家內部尋求行使這些權利的自由鬥士遭到鎮壓時,美國理當考慮派遣軍隊的選項。但歷任美國總統都毫無例外地選擇旁觀而不是干預:比如艾森豪面對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詹森面對1968年「布拉格之春」,等等。 可以想見,如果美國政府接受艾利森的主張,像美蘇冷戰期間接受彼此勢力範圍那樣,接受美國與中國各自的勢力範圍,臺灣很可能是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6)「一中兩府」模式是可行之道 由於臺灣與大陸大小懸殊,臺灣的安全需要國際社會的維護。然而,由於臺灣缺少國際承認,因此臺灣的安全很難獲得國際社會的維護。迄今為止,臺灣得到的唯一的外部支持就只有美國。從長遠看,臺灣還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援。近些年來,臺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有顯著提升。但是,臺灣的國際地位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去年,美國眾議院以口頭表決方式無異議通過一部旨在協助臺灣抵禦中國外交孤立的法案,厘清聯合國1971年通過的2758號決議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的合法代表,並未涉及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也沒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的關係採取立場,或包含任何涉及臺灣主權的聲明。 這部法案似乎給別的國家承認臺灣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式。但問題是,這部法案只在眾議院得到通過,參議院還沒有通過。臺灣的一些邦交國本來想借助於這部法案提出的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重新解讀,促成臺灣進入聯合國。但是在不久前的聯合國會議上,就連這些親臺灣的國家也沒有把它作為正式議案向大會提出。別的國家逡巡不前也很好理解:如果以這種方式承認臺灣是切實可行的,美國政府幹嘛不帶頭這麼做呢?英國外交大臣也發表講話,贊同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新解讀,但是英國自己也沒有以這種方式承認臺灣。可見這種方式並不能説明臺灣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困境。 在我看來,要使臺灣擺脫被孤立的困境,最簡單、也最可行的辦法就是,美國在保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邦交的同時,又和中華民國建交。這就是「一個中國,兩個政府」模式,也就是兩韓模式。既然中共自己在宣示它的「一個中國」原則時,從2000年起,早就不再反對「一個中國,兩個政府」了,早就不再反對以兩韓模式處理兩岸關係了,因此它不可能對此做出什麼激烈的反應。有關美台建交的法理依據與現實可行性,我在「美台建交,此其時也」一文裡有詳細論述。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7)時間站在哪一邊? 2005年4月,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時間站在哪一邊」。文章最後一段寫到:「一切就歸結到時間上。時間會站在誰一邊?不少人會說,時間會站在臺灣一邊。因為臺灣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不過這是對較長的未來而言。在較短的未來也有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關鍵是大陸。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陸是會變得自由民主呢,還是會變得十分強大但依然專制?結論:必須大力催化大陸自由民主。大陸能否及時地走上自由民主之路,關係到大陸人民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也關係到臺灣自由民主的生死存亡。」 19年過去了。19年來,大陸沒有變得自由民主,而是變得更強大而且更專制。今天的臺灣比19年前更不安全。固然在3、5年內,臺灣還是安全的;但5年、10年以後呢?照目前這種趨勢下去,未來的專制中國有可能變得更強大,不但臺灣很可能會淪陷,整個世界的形勢都不堪設想。因此,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扭轉這種趨勢,我們必須促進中國大陸的改變,向著自由民主的改變。△(轉自新世紀)
 
分享:
 
人氣:22,41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華為前員工:中產階層的孩子沒有未來!青年人躺平 中年人走線!
華為前員工:中產階層的孩子沒有未來!青年人躺平 中年人走線!
數量決定一切嗎?美國潛艦艦隊究竟有多強?海狼級潛艦、
數量決定一切嗎?美國潛艦艦隊究竟有多強?海狼級潛艦、
中國經濟大衰退,各行業哀嚎一片!大學生無奈送外賣 加劇內卷!
中國經濟大衰退,各行業哀嚎一片!大學生無奈送外賣 加劇內卷!
宗慶後去世後 娃哈哈與農夫山泉再陷輿論風波:鍾睒睒發文
宗慶後去世後 娃哈哈與農夫山泉再陷輿論風波:鍾睒睒發文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