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公立醫院財務危機加劇 各地醫療體系陷入困境
【人民報消息】近日,廣東梅州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因拖欠醫務人員十個月工資,不得不宣布停診,並計畫申請破產。此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揭開了中共國醫療系統內更深層的危機:許多醫院因資金短缺、債務攀升,面臨難以爲繼的境地,甚至有醫院不得不向患者出具「欠條」以應急。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共國的公立醫院正陷入嚴重的財政困境,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情況堪稱此次危機的縮影。據九派新聞報導,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日前停診,員工多月工資被拖欠,醫院或將申請破產。自2023年初開始,該院便未能及時支付員工薪水。上週四(24日),院方在一場內部會議中突然宣布要求員工離職。毫無準備的醫護人員們表示,醫院本年度幾乎未發工資,生活日益艱難。
廣東潮州一國企員工李先生本週三(30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由於政府補貼有限,大部分公立醫院必須通過自籌收入來維持運作。然而,隨著政府補貼的減少,許多醫院已難以維持基本運營。李先生說,他所在的企業也面臨類似情況:「現在許多企業倒閉,醫院基本工資都發不出,因爲政府補貼不到位,報銷費用也無法順利申報。中共國的財政和醫保面臨著崩潰的風險。」
李先生認爲,從國企到醫院的困境已持續3年,且問題仍在惡化。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該醫院的開辦資金爲2,587萬元,但債務負擔不斷加重。10月中旬新增的執行標的額高達664萬元人民幣。梅州市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對九派新聞表示,嘉應醫附院停診「可能涉及費用問題,醫院正計畫申請破產」。
然而,這樣的財務危機並非梅州獨有。自新醫保改革和藥品零加成政策實施以來,公立醫院的收入主要依靠醫保基金支付、患者付費和有限的財政補助。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區級和縣級醫院因自籌資金不足而長期虧損的現象屢見不鮮。
江蘇揚州代理醫療器械的王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醫院內部的貪腐行爲也不可忽視,之前無錫虹橋醫院就因涉嫌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而被官方通報。他指出,醫院資源短缺問題尤爲嚴重:「有些藥品和手術用的進口材料停供,許多手術無法正常進行,業務受到很大影響。」
山東醫院因資金短缺向患者開出欠條
10月中旬,山東菏澤鄄城縣人民醫院也陷入嚴重的資金週轉難題,不得不採取「無奈之舉」:由於醫保報銷滯後,該醫院向患者出具欠條。醫保科工作人員對媒體解釋稱,目前患者在結算時需全額支付醫療費用,之後纔可能報銷。這一情況引發了當地居民的不滿,質疑醫保制度的實際作用。鄄城縣醫保局工作人員則表示,欠條現象確實存在,醫保基金早已捉襟見肘。
對此,山東醫療業內人士方女士表示:「醫保基金專款專用,但因爲政府採取財政統籌管理,所有稅收需統一分配,不管是否專項資金。國家對公立醫院的補助比例不足百分之七,因此醫院九成以上收入需靠自行創收。」
財務危機背後的醫保制度困局
從全國範圍來看,這一系列事件不僅反映了單個醫院的資金鍊問題,也暴露出醫保基金支持力度不足的結構性難題。據界面新聞報導,中共國公立醫院的財政結構越來越依賴醫保基金支付和自籌資金維持。數據顯示,國家財政對公立醫院的直接補助比例僅爲7%,其餘部分需由醫院自行籌集。這對二級及部分三級公立醫院形成沈重負擔,導致醫院長期處於「三角債」狀態:醫保局拖欠醫院,醫院則欠藥品供應商。
方女士指出,稍有不慎,醫院便可能無以爲繼:「這些醫院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目前中共國的各種問題正逐步顯現。廣東梅州一家紅會醫院也因工資支付問題陷入困境,員工工資被拖欠,醫院無法維持正常運營。」
業內人士指出,自藥品零加成政策推行以來,醫院的收入重心轉向診療和治療費用。然而,收入增長遠不及日益攀升的運營成本。北京某三甲醫院年收入達43億元,年度虧損卻達5-6億元。隨著醫療服務需求上升,財政補貼未見顯著增幅,醫院虧損面不斷擴大。
社會各界呼籲醫保改革
醫院拖欠工資甚至申請破產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許多網民質疑醫保制度爲何未能支撐醫院正常運作。一些專家建議,在現行制度下,醫保部門應加速報銷流程,確保患者與醫院的利益不受損失。更有觀點提議改革醫保報銷方式,使醫保部門直接與患者結算,以減輕醫院的墊付壓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31/8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