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峰會改變不了世界
林非
【人民報消息】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第16次峰會結束了。幾天的峰會貌似熱鬧,也創下金磚組織成立20餘年來最大規模的峰會記錄,共有20位元首和36個國家與組織參加,還通過了冗長的喀山宣言,但是沒有達成任何一項實質性協議,對現有世界秩序沒有作出任何改變。
這個結果,不僅反映了本次峰會的實際情形,大概與金磚組織領導國家的願景相反。作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金磚國家峰會,喀山第一次迎來了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阿聯酋等新成員國,金磚領袖們也誓言把金磚變成所謂「南方國家」的俱樂部,儼然雄心勃勃地要建立一個能夠與G7和民主陣營相抗衡的反西方集團,但是,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金磚國家獨立結算體系無疾而終
以許多中國人期盼的、普京高調提出的金磚獨立結算體系問題為例,在本次峰會上無疾而終,只形成了一個在現有央行結算方式上加強合作的共識——這不就是漂亮的廢話,也是喀山宣言的性質嗎?
因為,這是一個貌合神離的組織,充滿了內部相互間的矛盾和沖突,只有對「反美」的不同程度的共識將各國暫時連結在一起。人們可以輕易地發現金磚峰會上同時出現著多對世仇國家,這些國家在現實政治中也劍拔弩張。譬如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當然還有印度和中國。當然,這些並不妨礙金磚組織的存在本身對這些矛盾的掩飾。
特別是,從2020年以來陷入邊境緊張的中印關係直到峰會前最後一刻才達成了一項新的邊界協定,避免了中印領袖見面時的尷尬。後者甚至在峰會上鼓吹中俄世代友好,讓任何一個熟悉中俄關係史的人都會覺得無比荒唐。
然而,國際現實政治的無情同樣體現在峰會上,戳穿了這些掩飾的虛榮。首先,作為一個包括了俄羅斯與其勢力範圍內的白羅斯和中亞幾國、冷戰時期不結盟國家的若干大國、中俄在亞非拉的若干共同重要盟友等等小集團,大概除了俄羅斯和古巴身陷被國際社會的孤立之外,大部分國家都與國際社會保持著正常關係,呈現出在俄—美之間的重疊狀態。他們對金磚組織的態度或許如印度外長在峰會前夕的聲明最為代表,即,「印度必須選邊站,就是印度的一邊。」
塞爾維亞總統武季奇缺席了本次喀山峰會
以至於,長期以來作為中俄雙方的老朋友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季奇,一個善於投機的騎墻政客,也因最近向歐盟靠攏的加速,罕見地拒絕了普京邀請,缺席了本次喀山峰會。類似的,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雖然出席了峰會,但是其參會立場卻繼續了他執政以來的獨立性。
換言之,即使喀山峰會充斥著中俄鼓吹的「多邊主義」論調,但是這種所謂多邊主義同樣體現在金磚組織內部,極大牽制著中俄這對雙頭領袖。以致於,金磚組織實際上無法達成任何一項實質性協議或者條約——而若,如果,一旦趨近某種條約,便是這個組織解體的開始。
這當然也表明了金磚國家的內部和組織的雙重性質,即以反美為唯一卻是相當弱的共識聚集在一起的金磚國家,都是程度不等的威權或者半民主國家,這些國家的執政黨和政府不同程度上以選舉威權的方式,一方面裝飾著形形色色的全過程民主、主權民主等,另一方面壓制著內部反對派和少數群體,推動民粹主義潮流和政治強人,儼然就是世界的強人俱樂部和威權俱樂部。對這些缺乏內部聯盟經驗和興趣的強人國家來說,理論上,相互間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國際聯盟。
金磚國家組織雖然好看卻是無用的碩大白象
這或許就是金磚組織的性質和悲劇所在。充其量只能成為中俄掩飾其外交孤立的「誇富宴」,為包括中俄在內所有成員國增加與美歐打交道時的籌碼,既難以形成一個真正的國際聯盟,也實現不了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俄鼓吹的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幻想,改變不了現有國際秩序。
在這個意義上,喀山峰會沒有實現任何實質性目標,只是再一次暴露了金磚國家組織的性質所在,那就是一個雖然好看卻無用的碩大白象。它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27/8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