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圖)
2024年1月13日發表
2019 年 6 月 7 日,在墨西哥墨西哥城的 Pantaco 海關大樓,裝有墨西哥生產的貨物準備出口美國。(Photo by Hector Vivas/Getty Images) |
【人民報消息】根據美國商務部本周公佈的資料,中國在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17年後,可能會在2023年退至第二位,將第一的位置讓給墨西哥。
這一轉變是多年來趨勢的結果,中國在美國進口市場的份額逐漸下降,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繼續對各種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然而,其它促成因素包括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全球供應鏈的更廣泛重組,以及美國推動重要進口來源從中國轉向地緣政治盟友,這一過程有時被稱為“友岸外包”。
該資料僅涵蓋2023年前11個月,顯示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3.9%,而墨西哥商品占15%。而就在2017年,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的21%以上,但在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商品徵收一系列關稅後,拜登總統延長了這一政策,這一份額一直在穩步下降。
轉移生產
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傑夫·肖特(Jeff Schott)對美國之音表示,在評估貿易流量時,不僅要關注國家層面的進口總額,還要小心謹慎。
例如,他說,許多中國公司正在擴大其海外生產能力,投資位於中國大陸以外的製造設施。
“據我所知,沒有對中國子公司和其他國家是否正在增加從東南亞和其他地方對美國的出口的分析,”肖特說。
“你必須更仔細地研究我們從其他國家購買的東西,”他說。“這將是西方公司和中國公司正在進行的供應鏈重組的一部分。由於經濟原因和地緣政治原因,隨著公司遷出中國,在東南亞生產更多產品,中國在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有所增加。這正在影響或將影響來自東南亞的貨物在美國的流動。”
是否是友岸外包?
生產從中國大陸轉移出去,也使得梳理所謂友岸外包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對不同國家占美國進口的相對份額的變化變得更加棘手。
雖然美國在進口方面對墨西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友岸外包的一個典型例子,但這一趨勢也可能是由中國企業將生產轉移到墨西哥所推動的,因為墨西哥可以更好地進入美國市場。
“我們真正試圖解決的一件事是,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友岸外包,這就是你會看到,如果墨西哥購買了大量基本的中國零部件,然後重新設計它們,然後利用它們為市場服務,”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地緣經濟中心副主任尼爾斯·格雷厄姆(Niels Graham)告訴美國之音。
格雷厄姆將其與他所稱的“淺層”友岸外包進行了比較。“中國可能會向墨西哥發送幾乎完成的成品。墨西哥在做最後的潤色,以便它們能夠滿足需要的不同標準,使其成為‘墨西哥製造’而不是‘中國製造’的商品。”
明確的證據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赫伯特·A·斯蒂費爾貿易政策研究中心(Herbert A. Stiefel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負責一般經濟問題的副總裁斯科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對美國之音說,實際上有大量證據表明,美國的關稅促使中國企業將生產轉移到了中國以外的國家。
他說,美國海關總署(U.S. Customs Service)的裁決涉及一個明確的過程,即中國製造的中間產品在墨西哥等第三國經歷了“重大轉變”,允許它們被歸類為墨西哥製造的美國進口產品。
林西科姆表示,海關資料顯示,在2018年特朗普關稅實施後的幾年裡,與原產於中國的商品有關的“實質性轉變”裁決請求數量明顯激增。
“結合學術研究,顯示供應鏈的重新路由,顯示中國公司與這些第三國做更多的生意,然後這些第三國與美國做更多的生意,不難看出發生了什麼,”林西科姆說。
“它反對貿易政策的關稅方法:關稅只是一種猛烈的打擊,它們實際上並沒有實現所設定的目標,”他說。進口含有75%中國成分的墨西哥製造小部件,並不是政策上的“勝利”。
與俄羅斯關係更友好
同樣在本周,中國公佈的經濟資料顯示,2023年整體出口下降,據媒體報導,該資料依賴於總部位於上海萬得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Wind Information)的資料。專家告訴美國之音,這種下降可能是全球需求放緩和“基數效應”的結果。後者指的是,由於疫情後的經濟反彈,中國出口在過去兩年中膨脹得如此之多,相比之下,2023 年的數字顯得較小。
該資料還反映了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貿易關係的深化,俄羅斯因與入侵烏克蘭和那裡正在進行的戰爭有關的制裁而無法進入許多西方市場。
2023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飆升了47%,而從俄羅斯的進口則增長了13%。△
(美國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