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進化假說未觸及精神世界(上)(多圖)
 
——《透視「進化論」》第四章(上)
 
2023年7月29日發表
 
大紀元特稿:透視「進化論」(大紀元製圖)
【人民報消息】公元前399年,70高齡的蘇格拉底因被指控「對雅典神祇不虔誠」和「腐蝕雅典年輕人」等罪名,被判處服毒而死。1787年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根據這段歷史,創作了一幅古典油畫《蘇格拉底之死》(法語:La Mort de Socrate)。 畫中的蘇格拉底面部明亮,沒有流露出委屈、恐懼或傷心,他相信靈魂不死,一手指天的手勢透露出不爲生死所動的堅定。他一邊從容不迫地把右手伸向毒汁,一邊一如既往地和弟子等人討論哲學,只不過這次換成了關於「死亡」的主題。
古典油畫《蘇格拉底之死》中,面對死亡的蘇格拉底鎮定自若。此油畫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有領域)
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面對死亡的平靜鎮定、視死如歸的非凡氣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爲什麼能做到這樣?因爲蘇格拉底認識到,人不僅僅是肉眼所看到的這個物質身體,人的精神獨立於肉體而存在,人死並非生命的終結,人的肉體雖然死亡,但是人的精神仍然存在──在肉眼看不到的空間中存在。 人是同時具有物質身體和精神兩種屬性的完整生命,物質身體包括肌肉骨骼、五官四肢等肉眼可見的結構,而精神則涵蓋了思想、情緒、情感、性格、道德等許多方面。無數科學研究已經有力地證明,人的精神不僅存在,而且還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人的身體健康。 我們在前面三章從生物學的角度否定了達爾文「人是猴子變的」的假說,他的假說還有一個重要的缺失,即完全忽略了人的精神特性。一個人如果因疾病失去了身體的某些器官的結構或功能,這個人照樣存活;而失去了精神的人,就不是一個「活着」的人了。比如「植物人」在醫學技術的幫助下可以維持生命活動,但精神已經消失,這樣的人只剩一個軀殼,從軀殼的角度看,這個人沒有死亡,但是從精神的角度看,這個人已經不復存在。達爾文忽略了人「精神」的存在,也忽略了人作爲一個生命的本質。 提到精神,人們受眼見爲實的唯物觀的影響,往往認爲精神是一種與「物質」相對立起來的、非物質的東西。但實際上,精神是一種物質,它與物質的內涵不僅不對立,而且還是同一種屬性的東西。 人的精神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微觀物質。人的眼睛看不見精神,但精神能被科學儀器檢測到、能遺傳、能被身體所記憶甚至能隨着器官移植被轉移。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科學研究案例:一名16個月大的幼兒叫傑瑞,不幸溺水身亡;另一名7個月大的幼兒叫卡特,患有一種罕見的法洛四聯症,需要器官移植才能繼續生活。卡特被植入了傑瑞的心臟。在卡特接受傑瑞的心臟後,每當傑瑞的母親和卡特相處,她都能感受到傑瑞仍然活着;而卡特的母親則感受到了兒子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兒子。 科學家分析了大量的這樣的案例之後,得出結論,我們的思想或性格也像一種物質,被儲存在我們的身體器官中。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只是我們精神或思想這類物質的載體而已。如果精神不是一種物質,怎麼能被我們的身體的大腦或心臟等器官儲存甚至被轉移呢? 「修女研究」項目是一項經典的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該研究發現,一些人即使腦部已經相當退化,卻終其一生都沒有出現失智問題。瑪麗修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儘管她的大腦有大量的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變,例如神經原纖維纏結和老年斑塊,可是她在101歲去世前,仍然擁有很高的認知測試成績。修女研究項目說明,當大腦結構上發生病理改變,該大腦的功能性衰變不一定會發生。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必然由肉體決定的,而且似乎還可以幫助抵禦結構病變的後果。 1980年《科學》(Science)期刊講述了一個驚人的醫學案例。一位大學生成績優異、獲得過一等數學榮譽學位;他的智商達126,也有完全正常的社交能力。有一次,醫生注意到他的頭部略微大於正常人水平,給他做了一個大腦掃描。結果驚訝地發現:這名學生的大腦組織嚴重萎縮,只有1毫米厚──而正常的大腦組織有4.5釐米厚,他患有嚴重腦積水後腦萎縮,幾乎是一個沒有大腦的人,俗稱「無腦人」。 「無腦人」的案例提示我們對大腦運作的理解仍然有限。我們通常認爲人的精神產生於大腦,其實不正確。如果人的意識、認知能力、智慧不來自於大腦,那麼,人的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神經科學家提出了人體有看不見的「深層大腦」,意識可能「以某種極其微小的亞原子形式被儲存」,而這些物質成分對生化學家和生理學家而言還是未知的,或許它被存儲在「我們的身體之外」。 榮獲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澳大利亞神經生理學家埃克爾斯爵士,非常肯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人類擁有一種非物質的、獨立於大腦的「意識」──「靈魂」,「靈魂」可以從肉體之中脫離出來。 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臺電腦的硬件和主要的軟件,精神就可以比喻成操作電腦的「主人」,精神就像一個司令官,通過給大腦輸入信息指令的方式,指揮大腦運作。精神與肉身的關係,就像木偶戲,舞臺上的木偶人在表演,觀衆看見的是舞臺上肉身的表演,而真正起作用的是在後臺操控木偶的那個「精神」。 精神不僅具有物質屬性,還具有獨特的能量屬性,能影響人體能量場。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體存在能量場。當戀人之間食指相觸時,指尖發出的輝光會產生閃電般絢爛的連結;當你對着親密的另一半說「我愛你」時,一團物質能量隨即從你的胸口釋出,飛向另一個人。這聽起來像魔幻電影般的場景,卻是實實在在的物理現象。人不同的正負情緒都能影響人體能量場。搖滾音樂對人體的能量場有負面傷害,古典音樂會對人的能量場產生正面的影響。 精神作爲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時時刻刻影響着人體的物質結構、影響着人的健康。不僅壓力影響健康,而且人的思想性格和道德觀念都能影響人體健康。 研究證明,一個人如果具有善良爲他、誠實的心態,身體的免疫力和健康狀態往往會比較好。如果能經常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則能增強免疫力、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病死率,有助於長壽。 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特別是良好的道德價值觀,能夠增進健康,對於生命具有重大的作用。而達爾文的錯誤的進化假說,不僅有十三個方面的錯誤,還忽視了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精神」有維繫人生命健康的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一關鍵事實,也就忽視了人生命的本質。 我們一起來探索「進化假說」未觸及的但卻實實在在存在的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精神世界。 一、進化假說忽略精神 人是同時具有物質和精神兩種屬性的完整生命,物質身體包括肌肉骨骼、五官四肢等肉眼可見的結構,而精神則涵蓋了思想、情緒、情感、性格、道德等許多方面。 實證科學主要侷限在人眼和人類現有探測工具所「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中來研究人體生命。這個過程隨着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更新,但人們對精神現象的認識遠遠落後於對通常物質的研究。 達爾文進化假說,雖然貌似科學假說,但我們在前面三章已經清晰地指出了其存在的種種問題,其實它本質上完全違背了尊重事實等基本的科學原理。 進化假說至少十三個方面違反科學原理:第一,以偏概全;第二,混淆概念;第三,驗證失敗;第四,違反自然規律;第五,人不是猴子變的;第六,不是「慢慢演化」而是「突然爆發」;第七,不是「自然選擇」而是「有意設計」;第八,看似「結構退化」其實「大有用處」;第九,不是「殘酷競爭」而是「共生互惠」;第十,不是「科學事實」而是「欺騙造假」;第十一,生命的複雜高效直接否定「進化」;第十二,​​基因與「進化」背道而馳;第十三,「系統發生樹」是沒有根據的假想之樹。 達爾文進化假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缺失,就是它完全忽略了人的精神特性。 爲了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在實證科學的指導下,人類對人體認識的發展階段與歷史。 1.1 人眼看到的人體器官 在遠古時代,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大多都對人體懷着敬畏之心²⁷⁰,將人體與精神、靈魂聯繫在一起,不敢擅自解剖人體結構。 一個人如果因疾病失去了身體的某些器官的結構或功能,這個人照樣能存活;而一個沒有思想或靈魂的個體,或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植物人,是不能作爲一個完整的個體生命來看待的,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一塊肉」。 公元前300年,被稱爲解剖學之父的亞歷山大醫生赫羅菲魯斯(Herophilus)²⁷¹解剖了人的屍體,這是有記載的首次人體解剖學研究。公元2世紀,希臘醫師蓋倫進一步整理了解剖學家的發現。再到16世紀,意大利藝術家和科學家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²⁷²做了很多解剖研究,畫了很多人體解剖結構的圖像,爲後來比利時醫生安德烈亞斯‧維薩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²⁷³的解剖學研究鋪平了道路。 維薩里的著作《關於人體結構的七本書》(拉丁語爲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Libri Septem)是一本配有插圖的解剖學教科書²⁷⁴,對人體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等系統提供了相當精確的描述。
維薩里的《關於人體結構的七本書》插圖(公有領域)
1.2 顯微鏡檢測到的人體細胞 隨着顯微鏡技術的發明,人們開始看到了以前未知的微小結構。生於1585年的荷蘭眼鏡製造商扎卡里亞斯‧詹森(Zacharias Janssen)被認爲在1600年左右製造了早期複合顯微鏡之一,可將物體放大到正常尺寸的20或30倍。²⁷⁵ 在17世紀60年代,高質量的手工打磨鏡片最多可以將物體放大200倍。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動植物組織、人的細胞、礦物、化石以及許多其它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他率先使用「細胞」來描述包括人、動物、植物在內的所有生物體。²⁷⁶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隨着顯微鏡的不斷升級換代,儀器的分辨力大大提高,德國植物學家馬蒂亞斯‧雅各布‧施萊登²⁷⁷(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1804—1881)和德國生理學家西奧多‧施旺²⁷⁸(Theodor Schwann, 1810—1882)在1838—1839年開始認識到細胞²⁷⁹是所有生物組織的基本單位。 施旺在1839年出版的著作《對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和生長的相似性的顯微鏡研究》(德語:Mikroskopisch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Uebereinstimmung in der Struktur und dem Wachsthum der Thiere und Pflanzen),被認爲對奠定現代生物學基礎具有里程碑意義。²⁸⁰ 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維爾嘯(Rudolf Virchow, 1821—1902)首次應用細胞理論來解釋疾病對身體器官和組織的影響,提出疾病不是在器官或組織中出現的,而是主要在細胞中出現,開創了現代病理學的新概念,他也因此被稱爲「現代病理學之父」。²⁸¹ 達爾文那個年代的人對人體結構的認識,主要來自於人肉眼所看到的器官層面上的知識,那時也才剛剛打開對微觀領域認識的大門──細胞,人們對更微觀的結構知之甚少。 人們藉助顯微鏡從肉眼可見的器官層面看到了細胞層面,應該承認這是一個進步,可是沒有任何一臺顯微鏡能夠幫人們看到細胞層面上的人體全貌。實證科學方法論指導下的研究,越微觀、越細節,就會越失去整體,這是實證科學與生俱來的先天缺陷所導致的。
德國生理學家西奧多‧施旺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的圖片(公有領域)
1.3 更微觀的人體結構 隨着對物質世界一直不間斷地探知,人們對人體概念的認知也開始進入到越來越微觀的領域。 到了近代,隨着電子顯微鏡技術和現代分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又進一步發現細胞是由各種各樣的分子²⁸²組成的,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質、核酸等,還有水分子、無機鹽等等。 比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蛋白質²⁸³分子是由20種氨基酸分子組成,每一種氨基酸分子都是由胺基(-NH2)和羧基(-COOH)及其它的原子連結而成。核酸的基本結構爲核苷酸²⁸⁴。每一個核苷酸分子由一個五碳糖、一個含氮鹼基和一個或多個磷酸基團組成。 1808年,現代原子理論發展的先驅、英國氣象學家和化學家約翰‧道爾頓²⁸⁵(John Dalton, 1766—1844)在其發表的《化學哲學的新體系》(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中提出了原子理論,認爲所有的化學元素都是由一種非常小的無法分割粒子(原子)組成。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大小、質量和性質。 但由於客觀技術條件的限制,道爾頓無法闡明原子本身的結構。直到基本粒子被發現以及量子的概念被引入後,現代原子理論模型才被逐步建立。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²⁸⁶(Romano Amedeo Carlo Avogadro, 1776—1856)提出分子是決定物質的最小單元,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並與道爾頓的原子論形成了解釋物質微觀構成的「原子—分子」學說。他提出「阿伏伽德羅定律」,認爲在同溫同壓的條件下,等體積氣體含有等量的分子。 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發表元素週期表²⁸⁷,排列出一共118種已確認存在的原子。所以不管是蛋白質分子還是核酸分子,都是由各種各樣的碳原子(C)、氫原子(H)、氧原子(O)、氮原子(N)等等原子組成的。 過去人們認爲原子不可分割,1897年約瑟夫‧湯姆孫²⁸⁸(Joseph Thomson, 1856—1940)卻發現原子不是最小的顆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²⁸⁹。後來人們又發現原子核又是由中子²⁹⁰、質子²⁹¹組成的。而後來又發現了更微觀的粒子,比如夸克²⁹²、中微子²⁹³等等。一直到現在,物理學家也沒有發現最本源的、不可分割的微觀粒子到底是什麼。 隨着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的突破,將來如果人們發現其它層次的人體成分,或者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觀察到人體的各個部分的整體全貌,也會再次刷新對人體的認識。 1.4 實證科學的侷限性 按照現代物理學目前的發展速度和技術手段,再過多少年人類才能真正認識人體的本源物質和人體的全貌呢?何況,現代物理學已經遇到了一個技術瓶頸,再想往前突破進入更微觀的物質世界,似乎非常困難。就像一個人鑽到了牛角尖裏面,走到了一個死衚衕裏了。人類也到了一個應該反思科學研究方法論的關鍵時刻。 1.4.1 眼見爲實 「眼見爲實」的指導思想下建立起來的實證科學,具有與生俱來的方法侷限性。任何物體,人們首先要看到或用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探測」到,才會去研究它,否則就不承認其存在,更談不上研究了。 這種方法具有顯而易見的侷限性。比如,用儀器來探測物質世界時,只能探測出儀器測量精準度範圍之內的東西。如果用一個最小刻度是一毫米的米尺,是測量不出一個一微米、一納米的物體的大小的。 所以,人們在用現有的實證科學手段探索生命奧祕或客觀世界的過程中,難免會失去「真實存在」的但又無法被人類檢測到的客觀物質成分。在這一點上,任何一個具備真正科學精神的求實的科學家,都不會否認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1.4.2 失去整體 現代生物學體系的核心思想,採用了哲學中的「還原論」(Reductionism),它被描述爲一種探索知識的哲學立場,將複雜系統解釋爲其各部分的總和。在生物學背景下,還原論意味着試圖根據生化過程和分子過程來解釋所有生物現象。²⁹⁴ 20世紀下半葉開始,分子生物學中應用還原論方法之後所取得的成功是不可否認的,但還原論不能實現對人體整體層面的全面認識。目前沒有理想的儀器或檢測方法能幫人們了解人體整體的全貌。掌握局部,不等於了解整體。 人們可能見過這樣的現象:硬幣能被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不會沉入水底;一旦將硬幣推入水表面以下,它就會沉入水中。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像在舞臺上表演。 這就是表面張力(surface tension)現象,也就是接近球形的液體表面,彷彿就是被拉伸的彈性膜,有一種彈力。我們了解水分子的結構,但是我們無法通過單個水分子的結構知識來預測表面張力。這種表面張力,是反映液體分子湧現行爲(emergent behavior)的宏觀現象。²⁹⁵ 斯圖爾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等理論生物學家強調複雜系統具有產生新特性的能力,而這些新特性是無法通過檢查單個組件去預測的。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指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斯穆茨(Smuts)後來創造了「整體論」一詞,表示「自然界中通過創造性進化形成大於部分之和的整體的趨勢」。 「整體論」帶動下的「整體醫學」(Holistic Medicine)的興起,讓人們獲得了從整體、全局的視角看待生命的新機會。 「系統生物學」(Systemic Biology)與還原生物學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是通過將各個部分組合在一起來了解有機體在組織和細胞水平上的更大全景。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DNA→mRNA→蛋白質)不會被推翻,但它肯定已經被擴展(DNA→mRNA→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途徑→網絡→細胞→組織→生物體→羣體→生態)。²⁹⁶ 精神不能被人眼看見,也比較難以被實證科學認識到,但也是一種存在的物質。而現代實證科學目前仍然缺乏一個宏大的基礎理論和研究工具,去將生命現象從微觀到宏觀、局部、系統、從物質到精神等不同的現象全部都在一個整體水平上聯繫起來。 1.5 傳統文化對人體精神和能量的研究 生命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實證科學所能證明的範圍,基於實證科學基礎上的現代醫學也逐漸顯示出它的弊端。越來越多的國際上開明的科學家或研究機構開始迴歸到各國的傳統養生保健文化中去尋找人類如何獲得健康的答案,這被稱爲補充和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傳統文化對人體的認識,尤其是對人體精神奧祕的研究,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線,比如內省、冥想、打坐、入定。它不依賴於外在的儀器設備,而是直接針對人體生命來研究人體的精神和能量。 1.5.1 冥想打坐的健身效果 近幾十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研究傳統冥想打坐的健康益處的興趣越發濃厚。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實了傳統健身方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 其中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是在2004年11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理查德‧戴維森 (Richard Davidson, 1951—)帶領的研究小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發表了題爲「長期冥想打坐者在精神練習時自發產生高幅度同步伽馬波」(Long-term meditators self-induce high-amplitude gamma synchrony during mental practice)的論文,對8名長期冥想打坐的修行者打坐前後的腦電波進行了研究比較。這8名修行者在15年到40年之間,每人打坐總時間在1萬到5萬小時。對照組是10名從來沒有打坐經歷的學生。腦電圖顯示修行者在冥想打坐時出現相當同步的高幅度伽馬波(γ波),這種波形沒有出現在對照組的腦電圖上。²⁹⁷ 以前科學界普遍認爲腦神經行爲是不能經過訓練而改變的,而這個里程碑性質的實驗結果有力地打破了科學界以前的認識,顯示傳統的冥想打坐能實現對大腦功能的優化,至少體現在腦電波的波形上面。 理查德‧戴維森後來創辦併成爲美國健康心智中心(Center for Healthy Minds)及其附屬非營利組織健康心智創新中心(Healthy Minds Innovations)的主席,以建立一個「更友善、更明智、更富有同情心的世界」爲願景,以「通過對心靈的科學理解來培養福祉並減輕痛苦」爲使命。 一石激起千層浪。戴維森這個研究發現開啓了西方科學界對傳統冥想打坐的極大研究興趣,他2006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爲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現在,冥想打坐已經成爲西方主流人士的一種時尚健身方式。 另一項大規模基因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冥想上調了220個與改善的免疫應答相關的基因表達,下調了氧化應激和細胞週期調節相關的基因通路,總體上對於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病毒、減輕COVID-19病人的嚴重程度具有顯着的意義。²⁹⁸ 2023年5月,美國非營利性基金會「心靈科學研究」(InnerScience Research)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向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投入一千萬美元,用於研究冥想和打坐對減緩重症和慢性疾病的作用。²⁹⁹ 該研究將由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哈馬爾‧帕特爾(Hemal Patel)教授帶領。心靈科學研究基金會的願景是通過研究打坐冥想對人體的影響,幫助人們治癒疾病、保持健康,並且希望打坐冥想成爲人們將來疾病治療的一部分。 1.5.2 經絡存在的客觀證據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就描述了經絡在人體的分佈。直到今天,經絡理論仍然是指導中醫鍼灸臨床實踐的重要理論依據。以前西方醫學常常因爲在解剖學的層面上無法證實經絡的存在而否定中醫。最近,越來越多的新的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展示了經絡存在的客觀證據。 2021年4月,醫學期刊《循證補充和替代醫學》(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發表論文,題目爲「用熒光染料對心包經絡的體內可視化觀測」(In Vivo Visualization of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with Fluorescent Dyes)。在這篇論文中,美國哈佛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鍼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首次清晰觀察到沿人體經絡穴位遷移的連續熒光線,爲中醫經絡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³⁰⁰ 該團隊使用激光對熒光素鈉進行激發拍照,以獲取熒光劑在體內的遷移軌跡。結果顯示,軌跡沿着心包經的相鄰穴位發展,從內關穴到間使穴,再到曲澤穴,與心包經穴位重合,形成穩定的經絡線。 這個研究招募了15名受試者,做了19次在穴位PC6(內關)注射熒光素的試驗,其中15次(79%)曲池沿着與心包經密切匹配的經絡路線緩慢擴散。 如下圖所示:在圖a中,熒光素遷移速度很快,早在10分鐘時就觀察到一條清晰的線,在60分鐘達到峯值,然後逐漸減弱。在圖b中遷移速度較慢。值得注意的是,在圖b中,PC3(曲澤) 處的熒光先於PC3和PC4(郄門)之間的線性路徑出現,顯示出曲澤穴位不同尋常的聚集熒光素這種能量物質的特性,這與中醫學對於曲澤穴位的特性的描述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a:熒光素沿人體經絡穴位遷移。熒光素遷移速度很快,早在10分鐘時就能觀察到一條清晰的線,在60分鐘達到峯值,然後逐漸減弱。(Li, et al. eCAM 2021. https://doi.org/10.1155/2021/5581227)
圖b:熒光素沿人體經絡穴位遷移,PC3(曲澤)處的熒光先於PC3和PC4之間的線性路徑出現,顯示出曲澤穴不同尋常的聚集熒光素這種能量物質的特性。(Li, et al. eCAM 2021. https://doi.org/10.1155/2021/5581227) 曲澤穴位是隸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的「合穴」。所謂「合穴」,根據《黃帝內經》記載「所入爲合」,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各處的江河匯合流入大海一樣。³⁰¹
通過對比超聲成像和紅外成像,排除了熒光線沿血管流動的可能。研究人員又設計了同時注入熒光素鈉和主要用於淋巴造影的造影劑吲哚青綠的實驗,也排除了螢光線是淋巴管的可能。這是首次在人體中採用全新的示蹤方法獲取到經絡軌跡。 二、精神是一種物質存在 一提到精神,人們受眼見爲實的唯物觀的影響,往往認爲精神是一種與「物質」相對立起來的、非物質的東西。但實際上,精神是一種物質,它與物質的內涵不僅不對立,而且還是同一種屬性的東西。生活中的很多常識,其實可以啓發人們思考、推理出精神的物質屬性。 人們都重視人與人之間交往所產生的第一印象,認爲第一印象重要。如果給對方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以後很難改過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覺得他好還是不好,不是簡單的思考層面的事,這是一種物質,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物質表現。而且這種物質形成之後可能會持續很久都消除不掉。如果精神不是物質,爲什麼幾秒鐘的第一印象這麼難以抹掉呢?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一輩子恐怕都難以改變。性格是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穩定的思維習慣。如果精神不是物質,爲什麼性格會如此難以改變呢? 再比如,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被肯定、賞識出來的。經常用正面的心理暗示、用善的方式教育和鼓勵孩子,孩子可能就真的變得越來越優秀、自信;反之,如果總是用負面的方式批評、指責孩子,孩子可能會慢慢變得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其實,家長對孩子的看法,也都是精神層面的物質,會進到孩子的物質空間場裏,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其實物質也有很多層面的內涵,包括分子、原子、電子、質子、夸克、中微子……到現在最微小的物質究竟是什麼,物理學家也沒有完全認識清楚。既然到現在物理學家也給不出一個精準的物質的定義是什麼,我們怎麼能武斷地認爲精神不是物質呢? 況且還有很多很多極其微觀的物質,人眼看不到,儀器也探測不出來,但卻是存在的。 所以,人的精神雖然看不見,但的確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而且還是一種獨特的微觀物質,它具有基本的物質屬性。很多的研究證明了精神能被檢測、被感知、被身體記憶甚至隨着器官移植被轉移;精神還能影響人的遺傳物質DNA,還能遺傳。 2.1 腦電圖──被檢測到的精神 人的精神活動確實可以被記錄和檢測,特別是在腦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領域,科學家已經開發出許多技術來研究和理解人類的大腦功能及心智活動。 1929年,德國生理學家柏格(Hans Berger, 1873—1941)首次在人頭骨上記錄到一種電波活動,是人腦中神經細胞的放電過程,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發表腦波記錄。主要原理是由於神經細胞進行週期性放電產生動作電位和相關的電磁場而形成的。人腦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細胞,就像有大約1000億個電磁場發射器。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有各種各樣的波形,當人處在不同的精神狀態下、思考不同問題時,人腦電圖的腦電波也會改變。 最常用的腦電圖波形分類方法是根據其頻率範圍、波形,使用希臘數字來命名。最常研究的生理性腦電圖波形通常有五類,包括德爾塔波(Delta, δ)、西塔波(Theta, θ)、阿爾法波(Alpha, α)、貝塔波(Beta, β)和高頻振盪波(HFO)。³⁰² 1. 德爾塔波是頻率最慢(0.5Hz~4Hz)、波幅最大的一種腦電波。德爾塔波通常發生在深度睡眠中。 2. 西塔波的頻率爲4Hz~7Hz,代表人清醒時的一種自由、深度放鬆的精神狀態,比如淋浴、剃鬚或梳頭時,也可能發生在睏倦以及睡眠早期階段。 3. 阿爾法波的頻率一般爲8Hz~12Hz,人在清醒、閉眼和精神放鬆時最容易檢測到。人們完成一項任務之後休息或會議中途休息,或者在花園裏散步以及反思或冥想時都可以測到。 4. 貝塔波的頻率一般爲13Hz~30Hz,是正常成人和兒童中最常見的節律。一個人在清醒並積極工作的時候會產生貝塔波,比如登臺演講、主持節目或老師講課時都可能出現。 5. 高頻振盪波(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s, HFO),通常大於30Hz。其中有一種伽瑪波(Gamma, 30Hz~80Hz),一般人身上比較少見,但是在長期冥想打坐者身上可以測到。
常見的五種腦電圖的波形(大紀元)
前面提到2004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戴維森發表的對長期冥想打坐者的研究論文指出,長期冥想打坐的人的腦電波顯示出非常強的伽馬波,不僅僅是在冥想期間,而且是他們每天大腦的常態。研究者能感覺到這些人性格中的善良、包容和平和。³⁰³ 打坐中的人,需要把平時雜亂無章的思緒放下,儘量進入慈悲祥和的狀態。經常這麼練習,直觀地反映到腦電圖上,就是腦電波的波形改變了。所以,長期修煉、打坐的人,他們的大腦結構和能量可能跟平常人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能展現出修煉有素者所具備的精神風貌。 這種現象在各種冥想練習中都很常見,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長期從事各種傳統冥想練習的人,伽馬波的幅度均高於對照組。³⁰⁴
三組冥想者中頂枕電極的伽馬波振幅明顯增加。腦電圖伽馬波的功率譜密度(PSD),給定頻率下的PSD值代表了該頻段內大腦電活動的平均功率,單位是微伏平方每赫茲(μV^2/Hz),每一個點代表一個受試者的數值。[Braboszcz, C. et al. (2016). Increased Gamma Brainwave Amplitude Compared to Control in Three Different Meditation Traditions. PLoS ONE, 12(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70647]。(大紀元)
2.2 現代版的「讀心術」 除了腦電圖(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術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觀察和記錄人腦在特定任務或情況下的活動模式。這些技術在醫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 精神狀態還可以通過更先進的功能性腦成像技術探測到。2016年《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期刊(PLOS biology)發表了一項來自杜克大學神經和精神科學家的研究,他們能夠通過腦部功能掃描解讀一個人的情緒,從而解碼人腦中的各種情緒狀態,包括滿意、愉悅、驚喜、恐懼、憤怒、悲傷、中性等。³⁰⁵
通過大腦功能MRI掃描解讀人的各種情緒狀態[Kragel PA et al (2016) Decoding Spontaneous Emotional States in the Human Brain. PLoS Biol 14(9): e200010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0106]。(大紀元)
2.3 可遺傳的精神 精神病人經常有家族病史,有一些特定的基因突變位點。精神疾病基因組學聯盟(PGC)完成的一項研究於2014年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上,科學家通過曾被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將近4萬人的基因與11萬沒有患過精神分裂症的人的基因做對照,發現了108種與精神疾病有關的基因。³⁰⁶ 精神分裂症有非常顯着的遺傳特點:親屬關係越近,影響程度越高,一級親屬的精神分裂症發病率最高,二級親屬次高;親屬關係越遠,影響程度越低。 所以,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它的一些物質屬性還可以反映在基因水平上,還可以一代代遺傳下去。 2.4 可轉移的精神 醫學上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當一個人將自己的心臟移植給另一個人時,接受者往往會改變他移植前的偏好、情緒、性情、記憶甚至個人身份。一個人的精神特徵,能隨着器官轉移到器官移植接受者的身體中。 我們先來聽一個真實的醫學案例:生命之間的連結不僅僅只是肉體。我們值得重新思考生命的定義。 2.4.1 傑瑞真的死了嗎? 一名16個月大的幼兒叫傑瑞,他在浴缸裏不幸溺水身亡;另一名7個月大的幼兒叫卡特,患有一種罕見的法洛四聯症,屬於有先天性心臟缺陷,需要器官移植才能繼續生活。卡特被植入了傑瑞的心臟。³⁰⁷ 傑瑞的母親是一名醫生,她後來反饋說:「卡特6歲了,但他說着傑瑞說的兒語,並和我一起玩。就像傑瑞那樣用鼻子在我身上蹭來蹭去。那天晚上我們和他們(受助家庭)住在一起。半夜,卡特進來並要求與我和丈夫一起睡覺。他像傑瑞一樣依偎在我們中間,我和傑瑞的父親開始哭泣。卡特告訴我們不要哭,他說因爲傑瑞說一切都好。我和我的丈夫、我們的父母以及那些真正了解傑瑞的人對此毫無疑問。我們兒子的心臟包含了我們兒子的大部分內容,並在卡特的胸膛中跳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兒子還活着。」 在卡特接受傑瑞的心臟後,每當傑瑞的母親和卡特相處,她能感受到傑瑞仍然活着。這讓她感到很震撼,因爲她是一個慎思明辨的人,但這種感受卻是真實且無法解釋的。 同樣的,卡特的母親也注意到卡特與傑瑞的父母之間建立了一種奇特的連結,卡特的母親也反饋說:「我還想讓你知道一件事。當我們一起去教堂的時候,卡特從未見過傑瑞的父親。我們來晚了,傑瑞的爸爸和一羣人坐在一起。卡特放開我的手,徑直跑過去。他爬到傑瑞爸爸的腿上,抱住他,喊道:『爸爸。』我們曾經目瞪口呆。他怎麼會認識他呢?爲什麼叫他爸爸? 他從來沒有做過那樣的事情。在教堂裏,他永遠不會放開我的手,永遠不會跑向陌生人。當我問他爲什麼這樣做時,他說他沒有。他說傑瑞去了,他也跟着去了。」 卡特的母親還說:「我看到卡特走向她(捐贈者傑瑞的母親)。他從來不這樣做。他非常非常害羞,但他走向她,就像他以前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跑向我一樣。當他低聲說『沒關係,媽媽』時,我崩潰了。他稱她爲『媽媽』,或者也許這是傑瑞的心裏話。還有一件事觸動了我們。我們和傑瑞的媽媽談話時得知,傑瑞患有輕度腦癱,主要是左側。卡特同(左)側有僵硬和一些晃動。他(移植前)從來沒有過這種現象,是在移植後才出現的。 醫生說這可能與他的身體狀況有關,但我真的認爲還有更多的原因。」 2.4.2 心臟移植後人格改變 自1967年開始第一例人體心臟器官移植以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類似心臟移植的受體的性格和喜好改變的案例。 2000年,夏威夷大學護理學教授保羅‧皮爾索爾(Paul Pearsall)博士系統分析併發布了接受心臟移植之後精神特質改變的現象。上面這個傑瑞和卡特的案例,就來自於皮爾索爾博士的研究。³⁰⁸ 與他一起合作的研究者還有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醫學、神經和精神病學教授加里‧施瓦茨(Gary Schwartz)博士及亞利桑那大學助理臨床教授琳達‧拉塞克(Linda Russek)博士。 他們對10名接受心臟(或心肺)移植的「受者」(性別7男3女,年齡從7個月至56歲)以及他們對應的10名「供者」(性別5男5女,年齡從16個月至34歲)的家人、朋友進行訪談,並對訪談的錄音進行逐字筆錄。結果發現,器官接受者發生了有規律性的改變,包括對食物、音樂、藝術、娛樂和職業偏好的變化。 皮爾索爾觀察到,心臟移植受者似乎最容易發生性格變化。在訪問了捐贈者的家人並收集了接受者及其家人的信息後,作者觀察到每個案例都有2到5個相似之處。 2019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醫學博士米切爾‧利斯特(Mitchell Liester)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其論文《心臟移植後的人格變化:細胞記憶的作用》(Personality Changes Follow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The Role of Cellular Memory)發表在《醫學假設》期刊(Medical Hypotheses)上。利斯特發現了器官移植接受者變化的大量證據,包括(1)喜好的變化;(2)情緒/氣質的改變;(3)身份的改變;(4)捐贈者的生活記憶。³⁰⁹ 許多器官移植接受者的喜好、性格、記憶甚至對自己身份的定位都變得跟供者生前類似。 1. 食物:一名以前喜歡吃肉的29歲婦女在接受一名19歲素食捐贈者的心臟後,只要一吃肉就會嘔吐;一位之前進食正常的47歲男性在接受一名有厭食症傾向者的心臟後,也會在進食後經常感到噁心,直到吐出來症狀才緩解。 2. 音樂:一名以前不會演奏音樂的18歲女孩得到一名彈吉他的男孩的心臟之後,感覺必須要學習彈吉他;一名以前討厭古典音樂的47歲白人男性接受了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的心臟,開始喜歡古典音樂。 3. 藝術:一個從沒想去博物館的25歲男研究生接受了一位24歲女風景畫家的心臟之後,突然變成了藝術狂熱者。 4. 運動:一名以前喜歡游泳的9歲男孩接受了一名死在游泳池中的3歲女孩的心臟後,對水產生了厭惡。 5. 性格:一個心臟接受者說:「新的心臟改變了我……我得到的心的那個人是一個平靜的、不忙亂的人,他的感覺現在已經傳遞給我了。」 6. 身份:上面講述的傑瑞和卡特的案例就屬於身份的轉變。一個5歲的男孩在沒有預先被告知的情況下,知道他的捐贈者的名字和死亡的所有細節。一位19歲的心臟接受者在接受了另一位同年齡的女孩的心臟後說:「我把她當成我的妹妹。」「我在晚上或難過的時候和她聊天。我感覺到她在回答我。我能感覺到『她』在我的胸口。我把左手放在那裏,然後用右手按它,就像我可以和她聯繫一樣。」 7. 與捐贈者相關的姓名和感官體驗感知的記憶。例如,一名捐贈者被槍擊中面部而死,接受者則夢見自己臉上閃過熱光。 利斯特發現,心臟移植接受者最容易發生這種變化。他認爲大腦和心臟之間具有某些相似性,心臟中複雜的神經元系統通常被稱爲「心腦」。 研究者認爲,心臟移植接受者精神特質的變化,用細胞記憶解釋起來比較合理。《醫學假設》的文章還討論了心臟移植後的精神特質變化的原因,認爲心臟移植後受者獲得供體人格特徵是通過細胞記憶的機制產生的,並提出了六種類型的細胞記憶機制,有六種可能的記憶存儲機制:表觀遺傳記憶、DNA記憶、RNA記憶、蛋白質記憶、心內神經記憶和能量記憶。 如果精神本質上不是一種物質、不能轉換爲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物質成分,怎麼能被我們的身體的細胞和器官等物質結構記住呢? 在獲獎作家詹妮弗‧弗雷澤(Jennifer Frazer)撰寫的一篇《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中,有證據表明細胞「記住」的東西遠比我們認爲的要多。她指出,「許多細胞記憶存在的證據相當明確。「我認爲是時候應該讓我們拋棄關於細胞能夠做什麼的先入爲主的觀念,而不是拋棄出乎意料的實驗結果。」(I think it』s time for us to throw preconceived notions of what cells are capable of out the window, rather than unexpected experimental results.)³¹⁰ 美國達拉斯醫院醫學城前任主任、《探索:科學與健康雜誌》的編輯拉里‧多西(Larry Dossey)博士提供了除了細胞記憶假說之外的另一種解釋,即「非本地意識」(nonlocal mind)。這指的是一種超越特定空間點和時間點的精神存在,這種精神存在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受限於身體或大腦。 作者認爲這種理論還能幫助解釋轉世輪迴現象。轉世輪迴中的記憶和特質在沒有器官移植的情況下,可以從一個人的身體傳承到另一個人身上,這提示出器官移植可能只是附帶而非必要條件,真正的傳承是通過「非本地意識」實現的。³¹¹ 科學家解釋說,我們的思想或性格也像一種物質,被儲存在我們的身體器官中,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只是我們精神或思想這類物質的載體而已。 如果精神不是一種物質,怎麼能被我們身體的大腦或心臟等器官儲存、記憶甚至轉移呢?精神的這種物質屬性非常重要。只有當我們都能了解並認清精神的物質本質,我們才能最終解答人類起源的終極問題──我們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三、精神相對獨立於大腦而存在 精神作爲一種物質,是人體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成分。作爲一種特殊的物質,精神有一個顯着的特徵──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相對獨立於大腦而發揮功能,甚至脫離人的身體而獨立存在。 3.1「修女研究」的啓示 爲了探討西方社會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發生機制和預防方法,美國流行病學家大衛‧斯諾登(David Snowdon)博士於1986年開始主持了一項經典的「修女研究」,這是一個長達30年的縱向研究。 這項研究選擇了678位美國羅馬天主教聖母學院的修女作爲參與者,因爲她們有相似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教育程度和醫療保健,並且願意在死後捐贈自己的大腦供科學家分析。 這項研究發現了一些驚人事實:即使大腦已經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性變化,例如出現類澱粉蛋白沉積和神經纖維纏結,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失智的症狀。 一些案例顯示,即使腦部已經相當退化,這個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出現失智問題。瑪麗修女是其中典型的一位,儘管她的大腦有大量的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變,例如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和老年斑塊(senile plaques),可是她在101歲去世前,仍然擁有很高的認知測試成績。³¹² 研究者發現,有一些因素可以保護這些修女抵抗阿茲海默症的影響。這些保護因素大多與她們的精神方面的因素有關。根據對修女早年寫的自傳的評估,如果早年思想密度(idea density)比較低或者語法複雜性(grammatical complexity)比較低,則她們的晚年認知測試分數也比較低,兩者之間具有相關性。神經病理學證實,死去的14名修女姐妹中,所有早年思想密度較低的姐妹都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而思想密度較高的姐妹則沒有。³¹³ 另外,修女們大多生活在一個充滿支持和關愛的社區中,並且與其他人保持密切的聯繫,這些比較良性的社會互動,有助於減少壓力、孤獨和抑鬱等負面情緒,並且促進大腦健康。 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心理與臨床語言科學學院教授內塔‧韋恩斯坦(Netta Weinstein)與其他專業人士一起,通過進一步研究這些修女年輕時在人生關鍵時刻撰寫的自傳體文章,來探討自主取向與長壽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修女的良性自我調節行爲方式,包括有選擇性地加入修女團體並且堅持不懈、自我反思、從挑戰和克服困難中學習和成長等等行爲方式,與修女的長壽之間存在相關性。³¹⁴ 總而言之,這些研究說明了當大腦結構上發生病理改變,該大腦的功能性衰變不一定會發生。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必然由肉體決定的,而且似乎還可以幫助抵禦結構病變的可能後果。 3.2 「無腦人」研究 1980年《科學》(Science)期刊講述了一個驚人的醫學案例³¹⁵: 一位大學生成績優異、獲得過一等數學榮譽學位;他的智商高達126(高於普通人,一般平均100),也有完全正常的社交能力。 有一次,醫生注意到他的頭部略微大於正常人水平,就給他做了一個大腦掃描。結果醫生驚訝地發現:這名學生的大腦組織嚴重萎縮,只有1毫米厚──而正常的大腦組織有4.5釐米厚。這學生患有嚴重腦積水後腦萎縮,幾乎是一個沒有大腦的人,俗稱「無腦人」。 正常人的頭顱內有左右腦和腦脊液。腦脊液是一種在腦和脊髓內合成並且不斷循環的透明液體。但是有一羣人得了一種叫做「脊柱裂」的病,導致腦脊液在大腦中只進不出,不斷儲積在腦內,造成腦積水。大腦的其它組織在積液的壓迫下不斷變薄,導致正常腦組織被腦脊液取代──嚴重的患者甚至只剩下非常少量的大腦。 這位學生的情況並非個例。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兒童醫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兒童脊柱裂治療中心之一,謝菲爾德大學的神經學教授約翰‧羅伯(John Lorber, 1915—1996)是一位專門研究腦積水的專家,他系統地分析了六百多名腦積水兒童的案例。這些兒童有些病情輕微,有些病情嚴重到95%的大腦被「水」佔據。
羅伯系統地分析了六百多個腦積水兒童的案例。(大紀元)
可是他發現,在最嚴重的腦積水兒童中,竟然有一半人智商大於100,生活、學習跟普通人沒有差異。這個系列病例相當引人注目。這些患有腦積水、大腦嚴重萎縮的人,不僅有正常的社交能力,還能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雖然羅伯教授的研究成果沒有證明人類不需要大腦,但證實了人可以在大腦非常小甚至幾乎不存在的情況下,繼續正常生活,甚至能夠有高超的智力。 神經學領域中有一個長期被人重視的對側控制現象,是指大腦的左半球控制着身體的右半邊,而右半球控制着身體的左半邊。這種對側控制是由於大腦內部神經纖維的交叉結構所致。這個現象在神經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功能和解剖學之間的關係,並在醫學診斷和治療中有重要應用。 如果按照這個原理,不對稱腦積水病例應該表現出身體對側功能的不正常,比如癱瘓或痙攣。可令人費解的是,羅伯發現,五十多例出現不對稱腦積水的病例中,只有少數人出現預期的癱瘓或痙攣。羅伯報告說:「這與我們在醫學院學到的一切完全相反。」
在最嚴重的腦積水兒童中,竟然有一半人智商大於100。(大紀元)
3.3 人的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無腦人」的案例提醒我們,人類迄今對大腦運作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我們通常認爲人的精神產生於大腦、人的思維全靠大腦在控制,其實是錯誤的。邏輯學上的歸納法可以「證僞」一個理論,只要有一個確實的幾乎沒有大腦並且工作效率正常的案例,就基本能證明人是靠大腦在工作的這個理論是錯誤的(證僞)。 如果人的意識、認知能力、智慧不來自於大腦,那麼,人的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有很多神經科學家看到羅伯教授的研究後,提出了人體可能存在看不見的「深層大腦」,認爲大腦的功能並非只是由我們可以觀察到的大腦皮層執行的。 倫敦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帕特里克‧沃爾(Patrick Wall)評論道:「數百年來,神經學家一直認爲他們所珍視的一切有關大腦功能的發現都是由大腦皮層執行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被認爲屬於大腦皮層的功能,很可能是由大腦的深層結構執行的。」 美國哈佛大學附屬貝斯以色列醫院的神經科醫生諾曼‧賈許溫德(Norman Geschwind)認爲:「毫無疑問,大腦的深層結構對許多功能都很重要。」 英國利物浦大學神經生理學教授大衛‧鮑舍(David Bowsher)認爲:「幾乎可以肯定,大腦的深層結構比目前認爲的更重要。」 2006年美國學者傑‧阿爾弗雷德(Jay Alfred)在他的著作《大腦和現實》(Brain and Realities)中提出「看不見的大腦」³¹⁶,在《我們看不見的身體:微妙身體的科學證據》(Our Invisible Bodi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Subtle Bodies)中總結了人有「看不見的身體」的科學證據³¹⁷。 針對「無腦人」的現象,英國生物化學家唐納德‧R‧福斯(Donald Forsdyke) 於2015年提出:「意識可能『以某種極其微小的亞原子形式被儲存』,而這些物質成分對生化學家和生理學家而言還是未知的,或許它被存儲在『我們的身體之外』。當談到體外記憶時,我們就觸及到了比較抽象的『心靈』『精神』領域,涉及相應的形而上學意義。」³¹⁸ 3.4 諾獎得主提出精神或靈魂獨立於大腦而存在 上面提到的種種生命現象,是現代生物科學無法解釋但又無法迴避、必須要面對的基本問題。 對大腦和精神之間關係的研究──「意識問題」,被許多人認爲是神經科學的終極問題。一位享有盛譽的榮獲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神經科學家,在上個世紀就非常肯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澳大利亞神經生理學家埃克爾斯爵士(Sir John Carew Eccles, 1903—1997)當年以醫學一等榮譽畢業於墨爾本大學。1925年他作爲維多利亞時代的羅德學者,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1927年埃克爾斯獲得自然科學一等榮譽,成爲193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英國神經生理學家謝林頓(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 1857—1952)³¹⁹的研究助理,研究神經反射,並與謝林頓一起發表了8篇論文。埃克爾斯專注於神經系統的突觸傳遞,他的研究成果幫助他獲得了196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埃克爾斯爵士認爲所有證據表明,人的「意識」和「大腦」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人類擁有一種非物質的、獨立於大腦的意識──「靈魂」。意識包括我們所說的精神或靈魂。他認爲「靈魂」和「大腦」的關係可理解爲被造物主創造的兩個完全同步的平行運動的手表,證明了造物主非凡的創造力。³²⁰ 中國精神病學專家、享受中國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馮志穎教授和劉建勳教授,1992年在《中華精神神經科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中的瀕死體驗的研究。研究者發現,當一些人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下,仍然能清晰觀察到周遭發生的一切,甚至從體外看到自己的物質身體。這使他們認爲,人除了擁有肉眼可見的物質身體之外,還有一部分「看不見的身體」,而且那部分「看不見的身體」──「靈魂」可以從肉體中脫離出來。我們會在第五章詳細討論這個話題。³²¹
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的瀕死體驗的研究發現,看不見的身體可從肉體中脫離出來。(大紀元)
3.5 精神是大腦的指揮官 人類對大腦的認識還非常有限,至今不清楚人的意識來源於何處,而大腦很可能以一種我們想像不到的機制在工作、發揮效用。 2013年在日本和德國進行的一項研究³²²,使用了當時世界上第四快的富士通超級計算機K來模擬人類大腦活動。該研究使用了超過70萬個處理器核心和1.4百萬GB的記憶體,模擬了17.3億個神經元和超過10萬億個突觸(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之間的交互作用。這相當於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的1%。該研究發現,K計算機需要40分鐘才能模擬相當於這些神經元和突觸上一秒鐘的大腦活動。2013年科技新聞網站GigaOm.com也對此進行了報導³²³。 這項研究是在人類大腦計劃(Human Brain Project)的框架下進行的,該計劃是一項歐盟資助的十年期科學計劃,旨在利用超級計算機來模擬人類大腦的結構和功能。³²⁴ 人的大腦是一個非凡卓越、高效的信息存儲和處理系統。大腦高效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如何具備的呢?³²⁵ 從分子細胞的層面上看,大腦細胞主要包括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像君主和輔佐大臣之間的密切關係。人腦平均含有8.6×10¹⁰個(860億)神經細胞和8.5×10¹⁰個(850億)神經膠質細胞。 突觸是神經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大腦細胞(又稱「神經元」)之間的一種主要連結,在大腦處理信息、參與學習、記憶等各種神經活動中發揮着關鍵作用。人腦中大約有平均2.4×10¹⁴的突觸,能以4.3×10¹⁵尖峯/秒的速率處理信息,從而能夠以5.5×10¹⁶位(bits)/秒的速度處理數據。 超級計算機模擬還只是基於神經細胞和突觸之間的電信號,並沒有考慮其它影響大腦活動的因素,例如神經元內部和外部的化學物質、基因表達、血液流量等等。 大腦這種接受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蘊藏的智慧,與人工智能顯然有天壤之別。其實,人腦和電腦有本質上的區別。大腦的發達顯然不是達爾文的進化假說所能夠解釋的,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從邏輯上分析,要一種遠遠超越人的智慧的、一種高級生命才能設計創造出來。 但問題是,爲什麼人的大腦要被設計成如此高效的處理和加工信息的工具呢? 前面提到了精神是一種物質,精神與大腦相對獨立,而精神通常通過大腦來控制人體,所以,大腦需要高效處理來自精神的信息,而且藉助一種目前我們人還想像不到的、特殊的機制在運作着。 大腦結構雖然可以大部分消失,但因爲處理「看不見的」精神信息的機制仍然存在,所以人還能照樣學習、生活和工作,比如前面講到的「無腦人」和修女的例子。而在新冠疫情當中,一些新冠患者的大腦被病毒損傷了2%~3%,就出現了認知障礙等各種症狀;一些失智症患者由於部分腦萎縮,生活不能自理³²⁶。這是什麼原因?或許關鍵區別在於人看不見的「深層大腦」有沒有受到損傷。 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臺電腦,精神就可以比喻成操作電腦的「主人」。精神就像一個司令官,通過給大腦輸入信息指令的方式,指揮大腦運作。而來自另一個維度的精神層面的信息非常複雜,需要大腦高效地處理,所以人的大腦必須具有強大的運作能力,才能有效地接受和處理來自精神或靈魂的信息。 精神與身體的合作,就像木偶戲,舞臺上的木偶好比「身體」,後臺操控木偶的人好比人的「精神」。人世間猶如一個大舞臺,人的身體在舞臺中表演,但在後臺操控身體的那個「精神」才是真正起作用的主角。 3.6 人的精神不可能進化而來 人除了人眼看到的器官結構之外,還有人眼看不到但卻實實在在存在的精神和靈魂。既然這些都是人體的組成部分,那麼在回答人的起源的問題上,我們就得一起綜合起來考慮,而不能僅僅只片面考慮人體的物質結構。但精神和靈魂都被進化假說有意或者無意地忽略或避而不談。 英國化學家和作家大衛‧瓊斯(David Jones, 1938—2017)於2001年9月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詼諧地探討了這個主題,他認爲,如果靈魂是進化而來,就會用邏輯推理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³²⁷ 瓊斯指出,基因被認爲是導致人類和其它動物不同的重要分子基礎,那麼人的靈魂是由什麼基因編碼的呢,人類的基因組已經完全被測序了,爲什麼一直沒有發現一個給靈魂編碼的基因呢? 此外,我們上面已經論述了,人的精神是一種獨特的物質、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物質、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但是,達爾文從未論證過人如何「進化」出精神的過程。 這是達爾文「進化假說」的一個重大缺陷,實際上精神和靈魂根本不是進化來的。(待續) △ 《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參考文獻: 270.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anatom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6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anatomy.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1.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Herophilu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30 Nov. 2018,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erophilus.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2. Heydenreich, Ludwig Heinrich. 「Leonardo da Vinc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4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Leonardo-da-Vinci.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3. Florkin, Marcel. 「Andreas Vesaliu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8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ndreas-Vesalius.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4. 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Libri Septem. (2023, March 9). In Wikipedia. https://tinyurl.com/5n6dcpyb 275. THE MICROSCOP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scope allowed scientists to make new insights into the body and disease. Published: 19 August 2019. https://tinyurl.com/3ad49dbc 276.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3 Mar. 2023, https://tinyurl.com/y7sz2rvh.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7.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 Apr. 2023, https://tinyurl.com/djbvtvms.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8.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Theodor Schwan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7 Ja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Theodor-Schwan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79. Cuffe, Michael, Staehelin, L. Andrew , Chow, Christopher , Slack, Jonathan M.W. , Bernfield, Merton R. , Stein, Wilfred D. , Laskey, Ronald A. , Cooper, John A. , Lodish, Harvey F. and Alberts, Bruce M.. 「cell」.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30 Ma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ell-biology.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0. Schwann, Theodor. Mikroskopisch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Uebereinstimmung in der Struktur und dem Wachsthum der Thiere und Pflanzen / Von Th. Schwann. Mit vier Kupfertafeln. 1839. https://iiif.wellcomecollection.org/pdf/b29287455; https://wellcomecollection.org/works/bknnmj2k 281. E. Ashworth Underwood. Britannica, 「Rudolf Virchow」 German scientist.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Matthias-Jakob-Schleide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molecul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5 Aug. 2022,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molecule.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3. Koshland, Daniel E. and Haurowitz, Felix. 「protei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protei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4.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nucleosid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7 Apr. 2014,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ucleoside.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5. Ross, Sydney. 「John Dal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ohn-Dalto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6. Coley, Noel G.. 「Amedeo Avogadr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5 Aug. 2022,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medeo-Avogadro.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7. Pauling, Linus C. and Lagowski, J.J.. 「periodic tabl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5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periodic-table.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8. George Paget Thomson. J.J. Thomson. British physicist.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J-J-Thomso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89.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electr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electro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90.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neutr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1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eutron. Accessed 17 June 2023. 291.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prot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30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proton-subatomic-particle. Accessed 17 June 2023. 292.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Quark. Subatomic particle.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quark Accessed 6 July 2023. 29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neutrin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eutrino. Accessed 17 June 2023. 294. Fang, F. C., & Casadevall, A. (2011). Reductionistic and Holistic Science. Infection and Immunity, 79(4), 1401-1404. https://doi.org/10.1128/IAI.01343-10 295. Britannica. Surface tension. Physics. Last Updated: Jun 23, 2023. Written and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surface-tension 296. CHRISTOPHER WANJEK. Systems Biology as Defined by NIH. An Intellectual Resource for Integrative Biology. https://tinyurl.com/mrxnnx6h 297. Lutz, A., Greischar, L. L., Rawlings, N. B., Ricard, M., & Davidson, R. J. (2004). Long-term meditators self-induce high-amplitude gamma synchrony during mental pract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1(46), 16369-16373. https://doi.org/10.1073/pnas.0407401101 298. Chandran, V., Bermúdez, M. L., Koka, M., Chandran, B., Pawale, D., Vishnubhotla, R., … & Sadhasivam, S. (2021). Large-scale genomic study reveals robust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following advanced Inner Engineering meditation retrea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51), e2110455118. https://www.pnas.org/doi/epdf/10.1073/pnas.2110455118 299. Elizabeth Ireland. UCSD Receives $10M for Study on How Meditation May Combat Disease. May 17, 2023. https://tinyurl.com/26n54y4z 300. Li, T., Tang, B. Q., Zhang, W. B., Zhao, M., Hu, Q., & Ahn, A. (2021). In Vivo Visualization of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with Fluorescent Dye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eCAM, 2021, 5581227. https://doi.org/10.1155/2021/5581227 301. 醫學百科 人體穴位 合穴 http://cht.a-hospital.com/w/%E5%90%88%E7%A9%B4. Accessed on 25-June-2023. 302. Nayak CS, Anilkumar AC. EEG Normal Waveforms. [Updated 2023 Apr 16].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9805/ 303. Superhumans: The remarkable brain waves of high-level meditators | Daniel Goleman | Big Th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0J6crRacZg 304. Braboszcz, C., Cahn, B. R., Levy, J., Fernandez, M., & Delorme, A. (2016). Increased Gamma Brainwave Amplitude Compared to Control in Three Different Meditation Traditions. PLoS ONE, 12(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70647 305. Kragel PA, Knodt AR, Hariri AR, LaBar KS (2016) Decoding Spontaneous Emotional States in the Human Brain. PLoS Biol 14(9): e200010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0106 306. Schizophrenia Working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2014). Biological insights from 108 schizophrenia-associated genetic loci. Nature, 511(7510), 421-427. https://doi.org/10.1038/nature13595 307. Pearsall, P., Schwartz, G. E., & Russek, L. G. (2000). Changes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at parallel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ir donors. 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grating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2), 65–72. https://tinyurl.com/39m9ujps 308. Pearsall, P., Schwartz, G. E., & Russek, L. G. (2000). Changes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at parallel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ir donors. 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grating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2), 65–72. https://tinyurl.com/39m9ujps 309. Liester M. B. (2020). Personality changes follow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The role of cellular memory. Medical hypotheses, 135, 109468. https://tinyurl.com/3e4se5ma 310. Can a Cell Remember? Surprisingly, there』s some evidence that it can. By Jennifer Frazer on May 28, 2021 Can a Cell Remember? – Scientific American 311. Dossey L. Transplants, Cellular Memory, and Reincarnation. September 2008 EXPLOR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Healing 4(5):285-293. DOI:10.1016/j.explore.2008.07.001.(PDF) Transplants, Cellular Memory, and Reincarnation 312. Snowdon, D. A. (1997).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Lessons From the Nun Study. The Gerontologist, 37(2), 150-156. https://doi.org/10.1093/geront/37.2.150 313. Snowdon DA, Kemper SJ, Mortimer JA, Greiner LH, Wekstein DR, Markesbery WR. Linguistic Ability in Early Lif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 in Late Life: Findings From the Nun Study. JAMA. 1996;275(7):528–532. doi:10.1001/jama.1996.03530310034029 314. Weinstein, N., Legate, N., Ryan, W. S., & Hemmy, L. (2019). Autonomous orientation predicts longevity: New findings from the Nun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7(2), 181-193. https://doi.org/10.1111/jopy.12379 315. Lewin, R. (1980). Is Your Brain Really Necessary? Science. https://doi.org/7434023. https://sci-hub.st/10.1126/science.7434023 316. Jay Alfred. Brain and Realities. 2006. https://tinyurl.com/yck5rky5 317. Jay Alfred. Our Invisible Bodi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Subtle Bodies Paperback – February 13, 2007. https://tinyurl.com/38ejab3m 318. Forsdyke, D.R. Wittgenstein』s Certainty is Uncertain: Brain Scans of Cured Hydrocephalics Challenge Cherished Assumptions. Biol Theory 10, 336–342 (2015). https://doi.org/10.1007/s13752-015-0219-x;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7/s13752-015-0219-x 319.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2. Sir Charles Sherrington. Biographical https://tinyurl.com/mryda242 320. J. Allan Hobson, M.D.. April 1, 2004. Neuroscience and the Soul. The Dualism of John Carew Eccles. https://dana.org/article/neuroscience-and-the-soul/ 321. 馮志穎, 劉建勳. 1976年唐山大地震罹難倖存者中瀕死體驗的研究。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1992,25(4):222-225. https://rs.yiigle.com/CN11214619922504/705218.htm 322. Tia Ghose. January 14, 2014. Supercomputer Takes 40 Minutes To Model 1 Second of Brain Activity. https://tinyurl.com/ys46jp23 323. By GigaOm.com. Simulating 1 Second of Real Brain Activity Takes 40 Minutes and 83k Processors. August 7, 2013. https://tinyurl.com/ysu67hwn 324. Pioneering digital Brain research. https://tinyurl.com/2s3t9jyn 325. Martins, N. R., Angelica, A., Chakravarthy, K., Svidinenko, Y., Boehm, F. J., Opris, I., Lebedev, M. A., Swan, M., Garan, S. A., Rosenfeld, J. V., Hogg, T., & Freitas, R. A. (2019). Human Brain/Cloud Interface.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13, 423160. https://doi.org/10.3389/fnins.2019.00112 326. Douaud, G., Lee, S., Arthofer, C., Wang, C., McCarthy, P., Lange, F., Andersson, J. L., Griffanti, L., Duff, E., Jbabdi, S., Taschler, B., Keating, P., Winkler, A. M., Collins, R., Matthews, P. M., Allen, N., Miller, K. L., Nichols, T. E., & Smith, S. M. (2022).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ank. Nature, 604(7907), 697-707.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569-5 327. Jones, D. (2001). Genomes and souls. Nature, 413(6853), 269. https://doi.org/10.1038/35095160 《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點閱【透視「進化論」】系列文章。 前言 第一章:進化論是未經證實的假說(上) 第一章:進化論是未經證實的假說(下) 第二章: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上) 第二章: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中) 第二章: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下) 第三章:分子生物學否定進化假說(上) 第三章:分子生物學否定進化假說(中) 第三章:分子生物學否定進化假說(下)
 
分享:
 
人氣:18,02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火箭軍🔥全軍覆沒,司令員李玉超、副司令員劉光斌等落馬,
火箭軍🔥全軍覆沒,司令員李玉超、副司令員劉光斌等落馬,
外星人真實存在💥震撼爆料💥美國政府藏有外星人遺體和UFO,
外星人真實存在💥震撼爆料💥美國政府藏有外星人遺體和UFO,
孫中山容共非聯共,中共混入國民黨篡權|中共自1949年建政後,
孫中山容共非聯共,中共混入國民黨篡權|中共自1949年建政後,
【聽人民報】🔥🔥清朝典當行離奇案件,張掌櫃失蹤之謎|
【聽人民報】🔥🔥清朝典當行離奇案件,張掌櫃失蹤之謎|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