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外交三困局 裏外不招人待見
 
王友羣
【人民報消息】進入2023年,中共力圖打破外交上越來越孤立的局面,採取了很多措施,想在國際舞臺上再領風騷,但是,時移境遷,一個尷尬接一個尷尬。近期,就接連有三件事,讓中共顏面無光。 其一,被排除在G7峰會之外。 5月19日到21日,美國、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七個發達國家領導人,在廣島舉行「七國集團」(G7)峰會。 東道主日本對此次峰會極爲重視,從首相到外長,或全球奔走,或國內迎賓,把上、下、左、右、內、外,能調動的因素,都調動起來了。 除七國領導人作爲主賓被邀請之外,日本特別邀請韓國、越南、澳大利亞、巴西(拉美最大國家和最大經濟體)、印度(「20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印尼(「東南亞聯盟」輪值主席國)、「非洲聯盟」主席國科摩羅、「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國庫克羣島,共八國領導人出席。 日本還特別邀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有關會議。 但是,中共被排除在外。 其二,被排除在歐盟印太外長會議之外。 5月8日至12日,中共外長秦剛先後訪問德國、法國和挪威,分別與三國外長舉行會談。緊接着,令中共尷尬的一幕出現,隨即召開的歐盟印太部長級論壇,卻沒有邀請中共。 5月13日,歐盟第二屆印太部長級論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歐盟成員國,日本、巴基斯坦、印度、越南、韓國、印度尼西亞等位於印太地區的國家受邀參加,累計參會國家達60個。但是,歐盟沒有向中共發出邀請,上一屆論壇也是如此。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再次成爲論壇的主要議題之一,因此,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作爲特邀嘉賓出席會議。庫列巴在會上表示,希望加快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以確保此前宣佈的反攻取得成功。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楊勉稱:「歐盟召開所謂的印太部長級論壇,本質上還是針對中國,所以他們自然也不願意邀請中國參加。換言之,這是西方圍堵中國的一部分」。 這個評論倒是基本正確,只是「針對中國」應爲「針對中共」。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屆論壇的重點之一是在印太地區部署「全球門戶戰略」。該戰略是2018年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的延伸,將在未來七年投入3,000億歐元,加大對印太地區基礎設施的投資。這被認爲將直接抗衡中共「一帶一路」全球倡議。 其三,調停俄烏戰爭沒人買賬。 5月16日,中共「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到訪烏克蘭。李輝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到訪基輔的首位中共高級特使,此行目的旨在調停俄烏戰爭。 5月17日,烏克蘭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李輝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舉行了會談。庫列巴向李輝詳細介紹了烏方原則:只有在尊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才能恢復可持續且公正的和平;任何停戰提議,如果涉及讓烏克蘭失去領土,或是變成「凍結衝突」,烏克蘭都不會接受。 5月13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訪問梵蒂岡時,明確表示:「我們不需要在烏克蘭和佔領我們領土的侵略國之間找到調解人。」 這也意味着,烏克蘭總統對中共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非常清楚,對中共調停俄烏戰爭不抱任何幻想。 李輝曾於2009年至2019年擔任中共駐俄羅斯大使,與俄國關係密切,曾獲得過俄國總統普京頒發的友誼勳章。 至今中共一直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直沒有譴責俄羅斯吞併烏東四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一直在與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加強經貿往來,事實上在爲俄羅斯「輸血」。 此前,中共當局多次表明有意調停俄烏衝突。2月24日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共)國立場」12點聲明。 但是,12點聲明沒有表現出任何誠意,除了「公認的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應該得到嚴格遵守,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這句空話外,其餘的都是廢話。 俄羅斯也從來沒有認真對待中共的調停。 4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向記者表示:「烏克蘭的局勢很複雜,沒有政治解決的前景。而且,就目前而言,俄羅斯除了繼續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外,沒有其它解決辦法。」 就在李輝調停俄烏戰爭之際,俄羅斯仍在向烏克蘭發射導彈。 5月18日,烏克蘭軍方表示,當天,「俄軍從不同方向發動了幾波導彈空襲,一共發射30枚海、空、陸基巡航導彈」,烏克蘭防空系統「摧毀29枚巡航導彈」。 這是俄軍本月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展開的第九次攻勢。 爲什麼中共會面臨上述三大外交困局? 原因之一是,世界已經因爲價值觀的不同分化爲兩大陣營——自由民主陣營和專制獨裁陣營。中共政權不僅僅是專制獨裁,而是更趨極權,與天意民心、時代大潮、世界大勢背道而馳。 原因之二是,在涉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中共的「親俄中立」政策,使之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立起來了。 原因之三是,中共利用前些年西方國家的「綏靖政策」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動輒利用「經濟脅迫」促其它國家在人權、臺灣、香港等問題上「順從」中共。 原因之四是,中共的「戰狼外交」在國際上越來越令人討厭。中共外交官沒有「化干戈爲玉帛」的智慧,一味好勇鬥狠,動不動就破口大罵。 原因之五是,透過中美貿易戰、中共鎮壓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共對臺灣極限施壓、中共對病毒的極端清零與無預警結束清零、中共戰狼外交、中共對俄烏戰爭的態度,等等等等,全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政府和人民對中共「假、惡、鬥」的本質,有了清醒認識。 不信中共,已成爲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的共識。 大紀元首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兩支反普京組織攻入俄國 2023/5/23 (223,114次)
收集加拿大議員信息 中共外交官被驅逐(圖) 2023/5/9 (14,114次)
烏克蘭要求聯合國就普京核計劃 召開緊急會議(圖) 2023/3/26 (15,295次)
人權觀察:對普京逮捕令 爲侵害人權者敲響警鐘(圖) 2023/3/18 (15,554次)
美國公佈新國家安全戰略 孤立中俄(圖) 2022/10/14 (30,254次)
G7領導人會議 宣佈五項措施加強對俄孤立(圖) 2022/5/8 (48,817次)
精彩視頻:中南海內着火 東航空中解體(圖/9視頻) 2022/3/26 (279,677次)
李克強提前宣佈屆滿卸任 習屁股賊沉(多圖) 2022/3/22 (505,242次)
拒絕被中共洗腦 網友掀"大翻譯運動"(圖) 2022/3/18 (169,177次)
一個三歲女孩的美麗眼睛 2023/5/23 (91,639次)
一個笑話看中共快倒了 2023/5/22 (47,175次)
風塵女騙人被騙 自盡後墮入地獄(圖) 2023/5/21 (77,544次)
老毛和將軍們的「扒灰」祕史(圖) 2023/5/20 (150,924次)
薄熙來小故事回顧 2023/5/14 (110,279次)
一個身體被多個靈魂輪流主宰的悲哀(圖) 2023/5/13 (76,306次)
絕對世界無二!江澤民的外交趣聞(圖) 2023/5/4 (143,528次)
想當年!座上客王雪冰被江澤民無情拋出 2023/5/1 (75,344次)
一個真實的毛岸英(圖) 2023/4/30 (114,343次)

中南海奇聞!江澤民大戰羣鷹(圖) 2023/4/7 (119,991次)
半笑話:江被豬了(圖) 2023/4/1 (144,141次)
上天的恩賜 撒哈拉沙漠羊上樹(多圖/視頻) 2023/3/14 (137,117次)
兩個陌生的家庭 26年後變的不可分割(圖) 2023/3/5 (129,064次)
您感覺感覺這小故事裏的內涵 2023/3/4 (121,970次)
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聞曾轟動世界(圖) 2023/2/21 (171,139次)
李谷一劈腿離婚 前夫是湯燦宋祖英老師(圖) 2023/2/12 (219,405次)
奇人奇事!堅決不上車 天上掉餡餅(圖) 2023/2/7 (210,130次)
驚人消息!探險者終於觸摸到了諾亞方舟(多圖) 2023/2/5 (261,793次)
福大命大!把死亡災難永甩身後的英國奇人(圖) 2022/12/16 (169,170次)
哈哈!官媒報道江蛤今天死啦(圖) 2022/11/30 (229,576次)
美國與韓國奇人夢中被傳授技藝(圖) 2022/11/29 (154,280次)
小笑話:想當年 宋祖英小兒子要舉報老江(多圖) 2022/11/26 (280,178次)
中共高官在獄中的最大奢望是這個(多圖) 2022/11/18 (247,155次)
瀕死後的這一個鏡頭 讓他無法再作惡(圖) 2022/11/12 (196,202次)
小笑話:王冶坪讓英子這泡屎憋到今天(圖) 2022/11/10 (321,774次)
兩奇聞規定!張高麗反對只和老婆上床(圖) 2022/11/9 (259,995次)
美國中期選舉對世界走向的意義重大(多圖) 2022/11/6 (164,068次)
神奇!胎兒也分男左女右(圖) 2022/11/4 (152,144次)
誰能加速中共的滅亡 誰進政治局(多圖) 2022/10/29 (237,483次)
習語錄:「共產黨說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多圖) 2022/10/24 (118,582次)
習說人話不辦人事 造出二十大常委名單(多圖) 2022/10/23 (232,514次)
葉挺長子與廖承志把周恩來當恩人(多圖) 2022/10/21 (159,295次)
機率爲百億分之一和萬億分之一的奇聞(圖) 2022/10/19 (167,142次)
從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講說到二十大(多圖) 2022/10/14 (168,953次)
這個BBC的視頻爲此而受到青睞(圖/視頻) 2022/10/13 (144,24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