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僵屍藥」肆虐 美官員警告:使用者皮膚腐爛
 
——動物鎮定劑「甲苯噻嗪」引發美國新型毒品危機
「甲苯噻嗪」本是一種非阿片類動物鎮定劑,非法毒品供應黑市中將其稱為「Tranq」或「Tranq dope」。示意圖。(Shutterstock)
【人民報消息】毒品芬太尼的危害尚未消散,一種比芬太尼更毒的混合毒品——「僵屍藥」又開始在美國各地肆虐。衛生官員警告,這種毒品會令使用者出現皮膚大面積腐蝕、意識不清等症狀,且很多人在是在毫不知情下誤食的。 在美國街頭大肆流傳的「僵屍藥」,主要是將禁止用於人體的「甲苯噻嗪」(Xylazine)摻進芬太尼等毒品中。 加州公共衛生局(CDPH)資料顯示,「甲苯噻嗪」本是一種非阿片類動物鎮定劑,非法毒品供應黑市中將其稱為「Tranq」或「Tranq dope」。在全美範圍內越來越多的藥物過量死亡事件中,「甲苯噻嗪」是罪魁禍首之一。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統計了21個司法管轄區中的涉毒死亡案件後發現,從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摻入「甲苯噻嗪」的非法芬太尼致死人數的每月百分比激增了276%。 「甲苯噻嗪」為何危險 有了芬太尼在社區肆意流傳的前車之鑑,加州公共衛生局已向當地合作夥伴發出了許多信函與警報,他們憂慮「甲苯噻嗪」會很快頻繁現跡街頭,威脅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甲苯噻嗪」為何如此危險?衛生局解釋,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強效抑制劑,用於幫助動物止痛和放鬆,但對人體不安全,可導致嗜睡、失憶以及嚴重的皮膚潰爛;若感染深入骨頭,使用者甚至須緊急截肢。 「甲苯噻嗪」還會令使用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壓減慢至危險的低水平。 若將「甲苯噻嗪」與芬太尼等強效阿片類藥物結合使用,會增加用藥過量危及生命的風險。使用者還會出現步履蹣跚、呼吸減弱或停止、失去方向感等狀態,猶如一具「僵屍」。 許多人誤服「甲苯噻嗪」 今年4月12日,白宮宣布將摻有「甲苯噻嗪」的芬太尼指定為對美國的新威脅。「甲苯噻嗪」的添加,使街頭上的毒品變得更加危險,且暫時沒有解毒劑。 加州公共衛生局表示,一些吸毒者在明知的情況下將「甲苯噻嗪」與芬太尼混合服用;但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藥物中被摻入了「甲苯噻嗪」,畢竟與處方藥極為相似且含有非法物質的假藥,在非法藥品市場上越來越常見。 如何降低「甲苯噻嗪」的傷害風險?衛生官員建議,若知道或認為自己服用的藥物中含有「甲苯噻嗪」,要避免使用,並將藥物攜帶至用藥過量預防中心;若懷疑「甲苯噻嗪」藥物過量,可嘗試先服用阿片類藥物過量的解毒劑——納洛酮(Naloxone)。 CDC表示,「甲苯噻嗪」不屬阿片類藥物,因此納洛酮無法逆轉其藥效,也無法解決其對呼吸的影響。但由於「甲苯噻嗪」經常與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一起使用,因此可以嘗試給患者服用納洛酮,並進行人工呼吸,最重要的是撥打911就醫。 由39名總檢察長呼籲國會批准立法 由39名總檢察長組成的兩黨聯盟呼籲國會批准立法,以打擊甲苯噻嗪(Xylazine)的濫用,甲苯噻嗪是一種獸醫經常使用的強效鎮靜劑,這種藥物越來越多地滲透到非法藥物中,並且很容易在網上獲得。 總檢察長們在5月18日致國會領導層以及一些眾議院和參議院委員會主席和高級成員的一封信中,鼓勵立法者批准眾議員Jimmy Panetta於3月提出的《打擊非法甲苯噻嗪法案》,該法案有31名民主黨人和29個共和黨人共同提案。 該法案將「禁止甲苯噻嗪的某些特定用途,以及其他用途。」 甲苯噻嗪是「一種未獲准用於人類的非阿片類獸醫鎮靜劑,在不斷演變的毒癮和用藥過量危機中,與全國范圍內越來越多的用藥過量死亡有關。」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表示。目前,已有將甲苯噻嗪與其他致命藥物(包括芬太尼)混合使用的情況。 「甲苯噻嗪正在製造我們國家有史以來面臨的最致命的毒品威脅,芬太尼,甚至更致命,」美國緝毒局(DEA)局長Anne Milgram在3月份的一份警報中表示。 「DEA已在50個州中的48個州查獲甲苯噻嗪和芬太尼混合物,」她繼續說道。「DEA實驗室系統報告說,到2022年,DEA緝獲的芬太尼粉末和芬太尼藥片中約有23%和7%含有甲苯噻嗪。」 在他們的信中,總檢察長們寫道:「甲苯噻嗪對我們國家的社區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 因用藥過量死亡人數創歷史新高,我們必須應對這一新威脅。」 甲苯噻嗪也被稱為「鎮靜劑」或「費城興奮劑」,因為它是一種鎮靜劑,在費城很受歡迎。然而,與芬太尼不同,它不是阿片類藥物,因此過量服用解毒劑納洛酮(也稱為Narcan)不會逆轉其作用,儘管DEA建議如果有人可能遭受藥物中毒可服用Narcan。 根據DEA的數據,在50個州中的48個州都發現了甲苯噻嗪。與2020年相比,2021年與甲苯噻嗪相關的死亡人數增加了117%。△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國安疑慮 阿肯色州下令中企出售百餘畝農田 2023/10/18 (32,400次)
涉嫌濫用難民計劃 拜登政府遭8州總檢察長起訴(圖) 2022/1/28 (65,864次)
德州檢察長:將用一切法律途徑阻拜登激進政策(圖) 2021/3/13 (48,812次)
 
過不下去了,移民吧!大批中國富人逃離帶走1500億美元。金條、
過不下去了,移民吧!大批中國富人逃離帶走1500億美元。金條、
外國人出入境中國 人數腰斬 中國航空巨頭血虧 ! 北京再好
外國人出入境中國 人數腰斬 中國航空巨頭血虧 ! 北京再好
做飯也能觸動中共禁忌!美食網紅無奈發視頻宣佈不再做蛋炒飯。|
做飯也能觸動中共禁忌!美食網紅無奈發視頻宣佈不再做蛋炒飯。|
北京家長包圍醫院  抗議候診10幾小時!
北京家長包圍醫院 抗議候診10幾小時!
上海血槽女看病 警車開道 惹疑:李克強都沒這待遇!中國餐飲業成排倒閉
上海血槽女看病 警車開道 惹疑:李克強都沒這待遇!中國餐飲業成排倒閉
越來越不受待見!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南使館悲劇或重演?|
越來越不受待見!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南使館悲劇或重演?|
 
幽默視頻:病的不輕 中共黨魁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圖/視頻) 2023/12/4 (68,899次)
過不下去了 移民吧!(視頻) 2023/12/4 (73,601次)
做飯也能觸動中共禁忌 美食網紅無奈發視頻宣佈不再做蛋炒飯(視頻) 2023/12/3 (73,015次)
越來越不受待見! 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視頻) 2023/11/30 (70,403次)
為中共黨魁畫像 知名畫家罹癌病亡(視頻) 2023/11/28 (75,390次)
吃蛋炒飯再加一動作 給中共消風(圖) 2023/11/28 (56,212次)
新一波疫情洶湧而至 救世防疫有良方(圖) 2023/11/28 (92,722次)
「辱母案」中的於歡怎麼樣了?(視頻) 2023/11/27 (72,036次)
「悲劇英雄」孫志剛(視頻) 2023/11/23 (74,045次)

中共又鬧笑話 《上甘嶺》暫停播出(視頻) 2023/11/23 (106,294次)
人民報恭祝各界朋友感恩節快樂 2023/11/23 (21,486次)
「時光倒流」奇聞-他們到哪裡去了?(視頻) 2023/11/22 (73,527次)
普丁真命危? 習近平見的普丁是替身?(視頻) 2023/11/20 (90,304次)
劉源發文反對個人專斷 中共內鬥劍拔弩張(視頻) 2023/11/14 (79,455次)
最新預言 罕見天象(視頻) 2023/11/12 (91,076次)
作家憶前世:我在母親懷孕4個月時投胎(視頻) 2023/11/9 (73,291次)
李克強沒有汲取父親的教訓(視頻) 2023/11/9 (74,632次)
曲線救國不成 李克強窩囊死(視頻) 2023/11/8 (74,576次)
令計劃之禍(2)令計劃遊刃於江胡之間(視頻) 2023/11/7 (82,484次)
無神論畫家 垂死之際被神拯救(視頻) 2023/11/5 (77,834次)
京官怪事多 李克強「被害死」 習「跳進黃河洗不清」(視頻) 2023/11/4 (81,349次)
李克強猝逝 死因蹊蹺 或涉高層博弈(視頻) 2023/11/1 (144,357次)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 一夜回到疫情前(視頻) 2023/11/1 (132,408次)
內幕越扒越多 許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視頻) 2023/10/28 (73,229次)
李克強猝死!中共要大地震?(視頻) 2023/10/27 (73,633次)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習近平一軟肋(視頻) 2023/10/26 (121,342次)
中共國務院祕書大洗牌 內鬥新動向(視頻) 2023/10/21 (74,051次)
下架新書《崇禎》 習中央再出昏招(視頻) 2023/10/20 (77,688次)
越來越多中國富豪 透過地下金錢轉移資產(視頻) 2023/10/20 (66,806次)
清華書記 特務出身 袁永熙之悲催人生(視頻) 2023/10/17 (70,631次)
習近平與毛澤東晚年的相同與相異(視頻) 2023/10/5 (85,850次)
亞運「64」圖片遭封殺 7月1日將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圖/視頻) 2023/10/4 (103,759次)
【內幕】習近平放棄政治承諾 步入險境(視頻) 2023/9/29 (71,937次)
清洗帶弓軍人 習近平著魔(視頻) 2023/9/28 (73,549次)
預製菜進大陸校園 家長強烈抵制 網友炮轟(視頻) 2023/9/24 (73,606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