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非比尋常!美新法案竟如此界定這樣中港澳
【人民報消息】美國眾議院12月14日通過2024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目前參議院也通過了該法案,正在等待總統拜登簽署即可成法。 據親中共媒體香港01報道:2024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內容包括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3地視作“海外敵對勢力”(Foreign Adversary)。 法案列明: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均為海外敵對勢力,與朝鮮、俄羅斯、古巴、伊朗和委內瑞拉同級。香港及澳門未有因為“一國兩制”而被區別對待。 法案包括新增撥款,調查香港官員及商人曾否干犯反人類、種族滅絕、戰爭等國際刑事罪行。 法案包括147億美元(約1,147億港元)撥款,用於美國在太平洋的威懾和競爭計劃,增加印太司令部的行動次數和規模,以阻嚇北京在區內日益擴張的勢力。 參議院也已通過《國防授權法案》,目前有待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成法。 美《國防授權法》將中港澳視為敵對勢力 學者:非比尋常 據自由亞洲報導,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上周通過明年度總值886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案》,國防預算將增加3%,包括數百億美元用來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抗衡中國的影響力;報告更將中港澳三地視作“海外敵對勢力”之一,與朝鮮、俄羅斯和伊朗等地看齊;更點名要調查香港官員及商人,曾否干犯反人類戰爭等國際刑事罪行。 參議院“開綠燈”後,眾議院上周四(14日)同樣以大比數310票對118票通過法案,只待總統拜登簽署即成為法律。法案接近有3100頁,不少篇幅都明確地針對中國,例如當中147億美元撥款,會用於華府在太平洋的威懾和競爭計劃,增加印太司令部的行動次數和規模,以阻嚇中國在區內日益擴張勢力。 法案亦沒有因為“一國兩制”而給香港差別待遇,清楚列明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均為“海外敵對勢力”(Foreign Adversary),令到香港與朝鮮、俄羅斯、古巴、伊朗和委內瑞拉在華府眼中是同一等級,引起外界憂心會否影響聯繫匯率;法案還加入了撥款調查香港官員及商人,曾否干犯反人類、種族滅絕、戰爭等國際刑事罪行。 分析:港澳同列為敵對 做法不尋常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認為,法案首度將港澳列入“海外敵對勢力”,做法並不尋常,顯示國會宣示拉高聲勢全面和中國對抗。 李正修說:“美國雖然希望跟中國大陸避免衝突,為雙邊關係設置護欄,但是美國依然不放棄在軍事上制衡中國大陸的準備。所以從這來看,把港澳列進去確實是非比尋常,可是從美中的競爭角度來看,他們等於已經把港澳跟中國大陸視為一體,不再因為這兩個地區是特別行政區而有所差異。” 《國防授權法》接近有3100頁,不少篇幅都明確地針對中國。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指出,反送中事件以來,港府對當地自由、民主和言論打壓,加上實施《國安法》進一步限制港人自由後,美國認定港澳視同中國系理所當然。 陳俐甫說:“以前香港算是有《基本法》所保障的50年內不完全是中國,還有一個準殖民地的第三地意義。可是自從反送中和《國安法》事件以後,中國完全控制了香港,等於是在軍事上,在中國跟美國的軍事力量平衡上,香港就已經確定是中國的棋子。” 報告要求擴大美台軍事合作 除了香港問題,法案又要求國防部長每半年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在台灣、南海等地區的軍事發展,並且要擴大美台軍事合作,讓台灣軍隊能夠進行分層防禦,包括支持不對稱防禦戰略、加強美台軍隊互通性、鼓勵美台軍隊資訊共享,以及加強專業軍事教育等。陳俐甫指出,這主要是讓台灣未來能與歐美軍隊在台海協同作戰。 陳俐甫說:“台灣的武器標準,包括子彈、武器、步槍基本上我們都是生產北約規格的,但是我們的操練、組織不是。未來有更多北約標準,我們自然可以跟美國的指揮系統和補給系統整合。” 他預估,法案生效後明年將有大批美國中低階軍官駐台,協助培訓台軍和役期延長為一年的後備軍人。△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美國B-1B戰略轟炸機再次飛臨韓國,對平壤進行威懾 2023/12/21 (30,087次)
令計劃之禍(5)洩密和竊聽習近平(視頻) 2023/12/21 (71,205次)
習近平告訴拜登將統一臺灣 白宮公開回應 2023/12/21 (30,263次)
美議員最後通牒:不放黎智英就制裁法官 分析:北京不在乎犧牲香港法官 2023/12/20 (28,873次)
被科羅拉多最高法院取消初選資格 川普上訴 2023/12/20 (30,883次)
繼瑞典和芬蘭之後 丹麥與美國達成雙邊國防合作協議 2023/12/20 (12,971次)
黎智英案開審 美英促港府立即放人(視頻) 2023/12/19 (175,559次)
美國會中國委員會發表聲明:對黎智英的審判是一場政治迫害 2023/12/18 (14,874次)
香港警方開先例 拘捕多名訂閱被通緝者付費帳號民衆 2023/12/17 (43,718次)
 
胡家天下令家黨:神祕「西山會」是做什麼的?「山西幫」幫主是誰?
胡家天下令家黨:神祕「西山會」是做什麼的?「山西幫」幫主是誰?
鬧大了!日本餐館小粉紅繼續鬧 民眾吐槽或日本黑道介入方罷手!
鬧大了!日本餐館小粉紅繼續鬧 民眾吐槽或日本黑道介入方罷手!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牆倒眾人推?!美歐和中共告別?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牆倒眾人推?!美歐和中共告別?
北京 上海外國人跑光光!北京嚴禁唱衰經濟 外資跑得更快!
北京 上海外國人跑光光!北京嚴禁唱衰經濟 外資跑得更快!
疫情持續井噴式爆發 火葬場爆滿  新墳激增 醫生護士連軸轉
疫情持續井噴式爆發 火葬場爆滿 新墳激增 醫生護士連軸轉
令計劃之禍(3)新四人幫政變——推翻習近平 令計劃要當總書記!|
令計劃之禍(3)新四人幫政變——推翻習近平 令計劃要當總書記!|
 
令計劃之禍(5)洩密和竊聽習近平(視頻) 2023/12/21 (71,205次)
令計劃之禍(4)胡家天下令家黨(視頻) 2023/12/21 (70,506次)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視頻) 2023/12/20 (82,619次)
日本餐廳貼反共標語意外走紅 生意火爆(多圖) 2023/12/20 (63,115次)
豁出去了!一幅漫畫火了 北京害怕極了(圖) 2023/12/19 (72,332次)
令計劃之禍(3)新四人幫政變 — 推翻習近平 令計劃要當總書記!(視頻) 2023/12/17 (96,588次)
中共權鬥險惡 胡錦濤之子仕途遭冷凍(多圖/視頻) 2023/12/17 (59,584次)
日本網友歡呼:「習維尼」讓小粉紅倒大楣(多圖) 2023/12/16 (62,085次)
日本餐廳貼「習維尼」輕鬆搞定小粉紅(圖) 2023/12/16 (62,589次)

以色列送哈馬斯支持者回加沙 網友一片叫好(視頻) 2023/12/15 (54,828次)
劉鶴生父文革被整慘亡 半年無人奔喪(視頻) 2023/12/15 (68,206次)
日媒:中共幹預臺大選事態嚴重 國臺辦認了?(圖) 2023/12/14 (57,239次)
生倆娃有利長壽?網民:騙生沒招了(圖) 2023/12/13 (141,808次)
香港影星周海媚57歲在北京病逝(圖) 2023/12/12 (95,380次)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圖) 2023/12/12 (211,180次)
臺退將︰中共暗地策反臺軍 叛逃軍人不獲信任(圖) 2023/12/12 (57,364次)
秦剛被注射氰化鉀 十名將官一同被處死(圖/視頻) 2023/12/11 (202,226次)
房價頂不住!700萬買的 300萬賣掉(視頻) 2023/12/11 (69,465次)
中國年輕人無力生養「金寶寶」(多圖) 2023/12/11 (57,213次)
撤陳峰王健林等名字 哈佛被中共滲透水很深 2023/12/11 (59,222次)
中國「結石寶寶」家屬為何索賠難? 2023/12/11 (57,513次)
習近平親自領導之下中國政軍經呈現亂局 2023/12/10 (59,100次)
關於朝鮮戰爭之十大真相 2023/12/10 (71,248次)
秦剛死訊中共不敢回應 大膽推測:與政變有關係?(圖) 2023/12/9 (65,105次)
中共大清洗!秦剛恐已身亡?(視頻) 2023/12/8 (75,366次)
一個比一個多 中共高官的私生子(視頻) 2023/12/8 (61,538次)
失業風暴!中國就業困境(視頻) 2023/12/8 (72,052次)
中植系爆雷 富人也被收割 投資者經濟損失或超過75%(視頻) 2023/12/7 (69,478次)
驚掉下巴!戰狼學者李毅發表驚人言論(圖/視頻) 2023/12/7 (74,921次)
不守規矩要吃虧 中國遊客威尼斯翻船落水(圖) 2023/12/6 (53,630次)
幽默視頻:病的不輕 中共黨魁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圖/視頻) 2023/12/4 (68,899次)
過不下去了 移民吧!(視頻) 2023/12/4 (73,601次)
做飯也能觸動中共禁忌 美食網紅無奈發視頻宣佈不再做蛋炒飯(視頻) 2023/12/3 (73,015次)
越來越不受待見! 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視頻) 2023/11/30 (70,403次)
為中共黨魁畫像 知名畫家罹癌病亡(視頻) 2023/11/28 (75,39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