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死人壓活人 中共爲何畏懼羣衆悼念李克強?
【人民報消息】中共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遺體2日火化,但是中共官方並未設置公開靈堂,提供民衆悼念。在李克強安葬的八寶山公墓周圍大批警力戒備,北京、上海都對地鐵站停靠站管制。中共保持高強度維穩,背後的恐懼爲何?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在該臺“亞洲很想聊”節目指出,與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前總理李鵬過世相比,這次悼念李克強民間反應非常強烈。 他分析,江澤民和李鵬都超過90高壽過世,但68歲李克強才卸任英年早逝,讓不少人爲他感到惋惜。有些人則認爲這位總理當得有點窩囊,替他抱不平。“還有相當些人就是借題發揮,以悼念李克強爲名,表達對習近平、對中共現在領導的不滿。” 悼念李克強 可比1976、89悼念周恩來、胡耀邦 胡平指出,此次與1976年悼念周恩來和1989年悼念胡耀邦有相似之處,都有“死人壓活人”的意思。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 紀錄,1976年1月間人民羣衆痛悼周恩來逝世時,“四人幫”等人以簡化治喪禮儀爲名,作出種種規定壓制和阻撓人民羣衆的悼念活動。除了禁止自發的悼念活動外,還控制輿論工具不準報道人民羣衆的悼念活動,加緊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宣傳。文件中說,1976年清明節前後,人民羣衆對“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幫”的強烈不滿,通過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支持鄧小平所代表的黨的正確領導的強大抗議運動公開表現出來。 “那個清明節成了一個集合令,給借題發揮的人發出共同的信號。所以到了4月5號,很多人四面八方到了北京天安門廣場,聲勢越搞越大,提的口號也越來越尖銳。”胡平說,周恩來過世一開始,悼念活動很少有直接表達反叛意識,到了4月5日“揚眉劍出鞘”、 “秦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類口號都出現。更別提89年悼念胡耀邦去世,很快看到學生們提出明確要求“自由民主”的口號,後來民主女神像就樹立在天安門,表達他們的政治理念,通過這些逐步升級,人們理念會互相感染。 “悼念李克強,因爲他是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退下來,所以悼念他沒有任何政治風險,這就使得那些想借題發揮的人,也覺得這是個比較好的時機,”胡平說。 中國民衆不滿火苗埋下 何時爆發有待特殊機緣 節目主持人戴忠仁追問,依此判斷,下個清明節會形成另一次羣衆集結? 節目另一位來賓臺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明居正認爲,不會等那麼久,“就是看這幾個禮拜了!會有集合,但是會鬧大倒不一定。” 明居正說,這麼重要的大人物突然去世,卻未見中國成立治喪委員會,也沒有大型公開追悼會,民間百姓自發的悼念活動也都成了禁忌。“老百姓是看在眼裏面的,網絡傳出據說是李克強靈堂的照片,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怎麼這麼寒酸,很多人說我爺爺的靈堂都比這個強,這種話講得很重。” 胡平緊接着表示,習近平上臺以來,對思想言論嚴厲打壓,異議人士包含學院派的知識分子非常不滿;另外,對民營企業的打壓,像馬雲這些企業家,在江胡時代春風得意,現在搞得灰溜溜能開心嗎?此外,以反腐敗爲名、清除異己,打壓許多官員和軍人,官場對習不滿大有人在。“ 問題就是缺少使大家能夠共同表達這種不滿的特殊事件,這次悼念會如何發展,還要取決一些其他因素,現在仍難判斷。” 明居正也同意,現在看到中國民生凋敝、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又管制言論和網絡自由,連悼念都要監管,不許民衆發泄情緒。雖不能肯定會發生羣衆運動或暴動,但是社會氛圍是存在的,舞臺已經搭好了。“至於是不是真的爆發,是不是有那麼特殊的機緣去點火,這無法預判。” 自從20大後,中共領導班子全由習家軍掌控,但是,近日包括外交部長秦剛、國防部長李尚福等官員先後落馬。“習家軍真的穩嗎?”主持人提出疑問。 明居正表示,中共最強調鬥爭,當外部有敵人就鬥,外部敵人消失就內鬥。最近有消息傳出是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鬥國務院總理李強。另一方面,觀察古今中外歷史獨裁政權崩潰前,看起來都非常強大。“可是一旦崩潰之後,就瓦解得非常快。大家回頭想其實有很多跡象,就像中共常常講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明居正說,從東歐的波蘭、匈牙利、東德、捷克等,一直到蘇聯、蒙古,崩潰之前政權都看似安穩。現在大家都已經看到中國的“蟻穴”,但這蟻穴會在哪個點上受不住壓力突然崩塌,仍待觀察。△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岳山:中共國安部權勢大漲背後的內鬥 2023/11/5 (42,876次)
哈馬斯出賣北京 習近平尷尬(圖) 2023/11/5 (61,476次)
酷吏蔡奇!知名媒體人講述與蔡奇接觸感受(圖) 2023/11/5 (50,958次)
蔡奇與李克強妻子握手 問候畫面被惡搞(多圖) 2023/11/5 (51,318次)
中共特務治國 揭祕習管轄暗殺部門名人命案不少 2023/11/5 (143,642次)
曾慶紅借李克強死再反習 透雙重算計(圖) 2023/11/4 (40,332次)
京官怪事多 李克強「被害死」 習「跳進黃河洗不清」(視頻) 2023/11/4 (81,442次)
李克強火化暗流湧動,異議人士受到「維穩關照」 2023/11/4 (115,829次)
【新聞大破解】李克強死因10疑點 習最險時局(圖/視頻) 2023/11/4 (41,898次)
 
北京八寶山 如臨大敵| #人民報
北京八寶山 如臨大敵| #人民報
河南血禍曝光!中共打壓「吹哨者」|
河南血禍曝光!中共打壓「吹哨者」|
2024年中共假日安排引爭議|除夕、《崇禎:
2024年中共假日安排引爭議|除夕、《崇禎:
上海變天了 出現反常現象!外貿涼涼 廣交會空蕩蕩 沒有外商!
上海變天了 出現反常現象!外貿涼涼 廣交會空蕩蕩 沒有外商!
李克強死因蹊蹺!涉高層博弈?正國高官68歲離世是啥概念?
李克強死因蹊蹺!涉高層博弈?正國高官68歲離世是啥概念?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一夜回到疫情前。投資一帶一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一夜回到疫情前。投資一帶一路竹籃打水一場空?
 
無神論畫家 垂死之際被神拯救(視頻) 2023/11/5 (77,916次)
京官怪事多 李克強「被害死」 習「跳進黃河洗不清」(視頻) 2023/11/4 (81,442次)
李克強猝逝 死因蹊蹺 或涉高層博弈(視頻) 2023/11/1 (144,444次)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 一夜回到疫情前(視頻) 2023/11/1 (132,475次)
內幕越扒越多 許家印父子癖好再曝光(視頻) 2023/10/28 (73,312次)
李克強猝死!中共要大地震?(視頻) 2023/10/27 (73,716次)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習近平一軟肋(視頻) 2023/10/26 (121,427次)
中共國務院祕書大洗牌 內鬥新動向(視頻) 2023/10/21 (74,114次)
下架新書《崇禎》 習中央再出昏招(視頻) 2023/10/20 (77,757次)

越來越多中國富豪 透過地下金錢轉移資產(視頻) 2023/10/20 (66,870次)
清華書記 特務出身 袁永熙之悲催人生(視頻) 2023/10/17 (70,690次)
習近平與毛澤東晚年的相同與相異(視頻) 2023/10/5 (85,936次)
亞運「64」圖片遭封殺 7月1日將是中共最怕的敏感日(多圖/視頻) 2023/10/4 (103,840次)
【內幕】習近平放棄政治承諾 步入險境(視頻) 2023/9/29 (72,013次)
清洗帶弓軍人 習近平著魔(視頻) 2023/9/28 (73,609次)
預製菜進大陸校園 家長強烈抵制 網友炮轟(視頻) 2023/9/24 (73,672次)
江蘇罕見龍捲風 畫面如末日電影(視頻) 2023/9/21 (74,350次)
試解《推背圖》第四十六象 習近平的結局如何?(多圖) 2023/9/16 (188,869次)
一碗水端平!毛澤東嫂子是革命專嫁戶(多圖) 2023/9/4 (78,538次)
聽信共產黨大V被禁言 與中共對着幹武漢人變聰明(多圖) 2023/9/2 (56,469次)
催人淚下!中共「刃民政府」無視「忍民」的悲慘生活(多圖/視頻) 2023/9/2 (202,591次)
從沒看到過這樣的場面,整個人都驚住了 2023/9/1 (143,553次)
習總書記有了新的封號——總負責師 2023/8/31 (109,957次)
一定得看!兩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圖) 2023/8/31 (143,787次)
美國史無前例大動作 中共又要跳腳說瘋話(圖) 2023/8/31 (48,276次)
火箭軍高層暗殺習遭一鍋端 推背圖預言軍人政變 習膽戰心驚 2023/8/31 (131,006次)
習近平出訪南非前 出現多個危險信號(圖) 2023/8/30 (51,356次)
習近平南非大撒140億美元 厲害國網友因一則視頻哭斷腸(多圖/視頻) 2023/8/29 (227,174次)
十年前將軍擬問鼎白宮 中共派八戒二姨上床(多圖) 2023/8/28 (67,720次)
美麗模特多重性格 原來是22鬼上身(圖) 2023/8/28 (93,078次)
老毛的膽突突與習近平的肝顫顫 2023/8/27 (73,113次)
習近平憂心忡忡防暗殺 武攻臺灣將撞死在「山這邊」(多圖) 2023/8/27 (86,152次)
中國留學生愛上沒有雷鋒的南韓(圖) 2023/8/27 (101,444次)
真是一隻虎!意大利總理替國人買單 挽回尊嚴(圖) 2023/8/23 (28,236次)
真男兒!拒當共產黨順民 抗暴致富保宗祠(多圖) 2023/8/22 (34,39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