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訪問日本期間,正式推出「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提高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存在。圖(從左到右)爲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

【人民報消息】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訪問日本期間,正式推出「印太經濟框架」,以提高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存在,擴大在該地區的「經濟主導地位」,並制定數字經濟、供應鏈、脫碳和勞工方面的國際規則,形成對中(共)國經濟滲透的制衡。 根據美國政府發佈的聲明,拜登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將牽頭與日本及其他11個國家一起啓動了印度-太平洋經濟繁榮框架(IPEF,簡稱印太經濟框架)。首批加入IPEF的成員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文萊、印度、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我們共同代表了世界GDP的40%。」白宮在情況說明書中寫道,該協議沒有向各加入國提供關稅減免,但提供了一種解決供應鏈復原力和數字貿易等關鍵問題的方法。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受訪時表示,有關框架旨在「有效反制中(共)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是「獨立於中(共)國的安排」。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這一「新型經濟框架」還包括協調出口管制,以「限制向中(共)國出口『敏感』產品」。「特別是當企業開始越來越多地尋找中(共)國的替代方案時,印太框架中的國家,將成爲美國企業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印太經濟框架」中,共有四個支柱:尋求建立高標準、包容性、自由和公平的貿易;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多樣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清潔能源、去碳化和基礎設施。制定和實施有效和強有力的稅收、反洗錢和反賄賂制度;遏制印太地區的逃稅和腐敗。 13個成員國,都將獲准在四個領域中選擇一個方面談判協議,而不必對所有領域都做出承諾。談判範圍應當在6月底或7月初前劃定,拜登政府則希望能在12至18個月間敲定協議,然後將其提交至每個政府進行批准。 雖然IPEF給出了總體框架,很多具體細節還不太明晰,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保障供應鏈安全。美國強調,如果我們能夠迅速開發一個關鍵供應鏈的早期預警系統,我們不會等到IPEF的全部完成後再去推進它。 美國計劃終結經濟和安保分離的「自由貿易」,轉向將經濟、安保結合起來的「自由且安全的貿易」,提出了由除中(共)國以外的,值得信賴的國家之間構建產業供應鏈的「朋友支柱」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