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
【人民报消息】某年的黄历七月间,有一个石柱县(在今四川东南部)烧香拜神的掌坛师,路过酆都到城隍庙去朝拜。他敬过香烛又起身瞻仰,这时听庙里的主持说今年七月十五是城隍神出行的日子。说话中,掌坛师注意到城隍神身上穿的马褂有些旧了,而且沾满了灰。 掌坛师心想自家本是信仰神佛的人,理当对城隍表示一片诚心、一点敬意。于是,他在城里跑了好几家布店,精心选购一段纯青布料,打算送给城隍神做一件象样的马褂,出行体面些。 当天夜晚,掌坛师怀揣布料,再次来到城隍庙向城隍神磕了一个头,然后恭恭敬敬将布料交给主持,说明自己的心意。主持等掌坛师走后,抖开布料一看,觉得颜色很好,质地也不错,给城隍神像穿了可惜,不如自己拿来做件衣服穿,不是也很好吗?于是,把布料放在自己的箱子里,暗自藏好。 从酆都城隍庙的后山门出去有个裁缝铺,这天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来到裁缝铺,进门就喊:「师傅,将这段布给我做一件马褂。」 裁缝师傅就给他比量身长、袖长、腰围,一算布料不多不少,刚刚合适。记下尺寸,裁缝师傅问:「先生是先给工钱,还是做好了再付呢?」 大汉说:「你做好了给我拿来。」 裁缝师傅问:「先生住在哪里?」 大汉答说:「你拿到城隍庙交给主持即可。」说完转身就走了。 裁缝师傅做好马褂送到城隍庙去,进门就喊:「主持师,主持师!」主持听见外边有人喊,走出来问:「你有什么事?」 裁缝师傅说:「你们庙里来客人了吗?」 「没有啊!」主持有点莫名其妙。 「哎呀,有位高高大大的先生拿段布到我铺子,叫我给他做件马褂。他说做好了拿来给你,叫你付工钱。」 主持感觉有些奇怪,忙说:「快把马褂拿来看看。」 主持看过马褂心中大惊:「布料颜色和掌坛师送的完全一样,莫非城隍神显灵……」又想:「那段料子我放在箱子里,箱子是上了锁的,别人又怎么拿得去呢?」 他忙对裁缝师傅说:「你等一下,我进去看看,再取工钱。」主持来到自己的卧室,见箱子锁得好好的。他打开箱子一看,那段纯青布料果真不见了,吓得主持脸色煞白,心口乱跳。 主持又来到外边,裁缝师傅正站在那里看城隍神像。裁缝师傅十分惊诧地对主持说:「你说怪不怪,拿布料来的那位先生,跟城隍老爷长得一模一样,身材也差不多,不信,你把马褂给城隍老爷穿上试试,保证合适。」 这时主持更加明白了,支支吾吾咕噜了几句,赶忙付了银子把裁缝师傅打发走了。 当天夜里,天忽然下起雨来,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炸雷打得主持心惊胆战缩成一团。他再也稳不住了,赶忙起身穿好衣服,燃起三炷高香跪在城隍神像面前请罪。他祈求城隍神原谅,「发誓今后一定悔改,决不再干亏心事!」这时,窗外的雷雨才逐渐平息了下来。 第二天,主持起身烧早香的时候,发现庙内白壁上,隐隐约约现出「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八个大字。 他看后心中更觉惶愧,心想悄悄将它刷掉,再一想又觉得不对。于是烧完早香,亲手磨了浓浓一砚池墨,用笔一笔一划地描得又粗又黑,留在壁头,以警自身也警世人。 从此以后,人们走进这座城隍庙,便可以见到那「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八个大字。主持还向众人讲述他所做的亏心事,并表示深深的忏悔。 后来有些文人,还引用这八个字写入作品。如元代的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明代范受益《寻亲记.托梦》:「我想来今生不报,必定来世偿还,正所谓: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又如明代陆采《明珠记.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欺心鬼神见!」 后来,「神目如电」这句警言便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