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正直無私 秉公爲民的杜衍(圖)
 
宇祥
 
2022年12月31日發表
 
杜衍一生爲人襟懷坦蕩、剛正不阿,常到民間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

【人民報消息】杜衍,北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自幼酷愛讀書,注重品行修養,進士及第任平遙縣縣令。詔令推舉質量優良的官吏,杜衍被提升爲幹州知州,又調任鳳翔知府,後來在他調京時,當地百姓沿途相送,都說「何奪我賢太守也」! 幹州曾有一宗重大殺人案件,當地官員判案犯死刑,但案犯不服,多次上告無門,正要執行死刑時,杜衍調到這裏當官,並開始重新審理此案。杜衍多次深入民間調查,訪問案件雙方當事人,傾聽他們講清案件的原由,多次明察暗訪當地羣衆,終於查出案件的來龍去脈,找來人證、物證,將真正殺人兇手捉拿歸案,還案件真相,釋放無辜,贏得百姓讚譽。 石州太守高繼升被人誣告,說他串通蕃族圖謀叛亂,被關押在獄中,長時間沒有定案,一拖再拖,成了一大懸案。因爲案情重大,百餘人受株連而鋃鐺入獄,石州民衆怨聲載道。杜衍分辨案卷,經反覆覈實辨明這是一起冤案,搞清楚高繼升是受人誣陷,於是將受冤之人全部釋放,並將誣告者關押治罪,石州百姓人人稱快。有司上奏杜衍辨別冤獄依法當受賞賜,升職刑部。 杜衍從政謹慎細密,從不嚴厲苛責屬下,而下屬、百姓敬畏他的清廉整肅。他回到京師,久聞其名聲之人都不敢私自請託。 宋仁宗特地召他爲御史中丞,他上奏說:「中書、樞密是古代所說的三事大臣,也就是所謂坐而論道之人。如果只逢雙日進對前殿,又憑什麼全知天下之事呢?應不斷地召見他們,來敬獻可否之議。」 針對當時豪商大賈賤收貴賣,囤積居奇困擾民生之況,杜衍提出「年有豐兇兇,谷有貴賤,官以法平之,則農有餘利」的常平之法,改善民生狀況。 宋仁宗有位姻親想求一官,皇帝礙於情面批條恩准。杜衍見到御批,第二天一上朝,就拿着條子質問宋仁宗:「昨日何忽又降此批?」 宋仁宗心內有愧,只好說:「卿只勉行此一批,蓋事有無可奈何者。」希望杜衍能破例一次,然而杜衍正色奏曰:「但道杜衍不肯!」宋仁宗只得將自己的御批收回作罷。 「但道杜衍不肯」令青史生輝,杜衍大義凜然,屢拒「恩降」,遂成爲吏治史上的經典,被廣爲傳頌和取鑑。 中書舍人曾鞏在《上杜相公書》中,稱讚杜衍爲相「能以天下之材爲天下用」。每當賢士們遭受排擠誹議時,杜衍「復毅然堅金石之斷,扶持樹植,欲使其有成」;若實在無法挽回,「則引身而退,與之俱否」。如范仲淹、歐陽修、孫甫都得到過杜衍的熱情栽培、大力提攜和竭誠維護。 范仲淹因直言指出宰相呂夷簡弄權誤國,呂夷簡於是私下慫恿參知政事宋庠,在皇帝面前誣陷范仲淹:「范仲淹貽誤軍機,可斬!」杜衍挺身而出,義正詞嚴爲范仲淹辯解,范仲淹得免大難。 杜衍一生清廉,從不利用手中權力購置良田、經營房產,以致退休後連幾間象樣的房子都沒有,只好寄居在南京應天府的回車院。杜衍在回車院一住就是十年,吃住簡陋卻從不抱怨。即便有客造訪,也不過「粟飯一盂,雜以餅餌,它品不過兩種」。 有人勸他着居士服,他卻說:「老而退休,哪能以高士自居呀!」他每日讀書吟詩,安貧樂道,追求精神的豐富,不追求物質的奢華,每聞朝中有不利於人民的事,就直諫皇帝,勸說皇帝要時刻想着人民,民是國之本。 杜衍一生爲人襟懷坦蕩、剛正不阿,常到民間訪貧問苦,深受百姓的愛戴。他在贈給友人的詩中寫道:「清才綽綽臻神妙,逸韻飄飄入杳冥。動與四方明得失,時教萬物被丹青。」表達其理想與追求:堅持正道,追求高標特立的人格與境界,念爲蒼生,仁愛遍及衆多的生命、天下蒼生萬物。 (參考資料:《宋史》)△

 
分享:
 
人氣:57,30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