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謙虛恭和 以德服人(圖)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事才會順暢;謙和的美德才能獲得人心,贏得衆望。

【人民報消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事才會順暢;謙和的美德才能獲得人心,贏得衆望。「和衷少爭,謙德少妒」。從以下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謙虛恭和、以德服人的益處。 王昶謙遜 教導後輩謙恭寬厚 曹魏時,刺史王昶要求自己的兒子要謙遜寬厚。 魏青龍五年一月,魏明帝下詔,要求每位公卿都向朝廷舉薦一位德才兼備的人。袞州刺史王昶被舉薦。 王昶平日爲人謹慎、謙遜,他常對後輩說:「成長快的生物往往死得也快,而成長慢的生物往往衰亡得也相應比較慢。比如某些草,早晨開花常常在晚上就凋零了。而松柏雖然生長緩慢,但即使嚴冬也能保持經久不凋。因此,辦事情不要急於求成。如果做事時能把退縮當成前進,謙讓當作獲利,軟弱當作剛強,就很少會失敗。如果有人批評你,應該先反省自己的行爲是不是真的有過失。如果有,證明人家說得對;若沒有,也只是證明人家說得不對而已。人家說對了,自然應該虛心接受,人家說的不對,對你也沒有什麼壞處,你有什麼值得抱怨的?」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謙受益,滿招損」,自古謙虛就是中國人所秉承的美德。爲人隨和豁達、謙遜待人,不但修養自身,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災禍。淳樸敦厚、保持和氣是珍貴的品格,能使人冷靜理智地思考和解決問題;退一步海闊天空,相反,意氣用事、恃才傲物往往會招來禍端。 張廷玉代子謙讓 美德彰顯天下 張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晉大學士,後兼任軍機大臣。張廷玉雖身居高官,卻從不爲子女們謀求私利。 張廷玉的長子張若靄經過鄉試、會試之後,於雍正十一年三月參加殿試。諸大臣閱卷後,將密封的試卷進呈雍正帝親覽定奪。雍正帝在閱至第五本時,策內論「公忠體國」一條,有「善則相勸,過則相規,無詐無虞,必誠必信,則同官一體也,內外亦一體也」數語,雍正帝認爲此論言辭懇切,「頗得古大臣之風」,遂將此考生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後來拆開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學士張廷玉之子張若靄。 雍正帝十分欣慰,認爲「大臣子弟能知忠君愛國之心,異日必能爲國家抒誠宣力。大學士張廷玉立朝數十年,清忠和厚,始終不渝。」「張若靄秉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鍾,故能若此。」並指出,此事「非獨家瑞,亦國之慶也」。爲了讓張廷玉儘快得到這個喜訊,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張廷玉。 可是張廷玉卻不這樣認爲,他要求面見雍正帝。獲准進殿後,他懇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爲朝廷大臣,兒子又登一甲三名,實有不妥。 沒容張廷玉多講,雍正帝即說:「朕實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有意甄拔。」 張廷玉聽罷,再三懇辭,他說:「天下人才衆多,三年大比,莫不望爲鼎甲。臣蒙恩現居官府,而犬子張若靄登一甲三名,佔寒士之先,於心實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爲榮幸。」 張廷玉深知一、二甲差別,但是爲了給兒子留個上進的機會,他還是提出改爲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爲張廷玉只是一般的謙讓,便對他說:「伊家忠盡積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遜讓?」 張廷玉見雍正帝沒有接受自己的意見,於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懇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長,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倍沐皇恩,臣願讓與天下寒士,求皇上憐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爲將來上進之階,更爲美事。」 張廷玉陳奏之時情詞墾至,雍正帝不得不勉從其請,將張若靄改爲二甲一名。不久,在張榜的同時,雍正帝爲此事特頒諭旨,表彰張廷玉代子謙讓的美德,並讓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啓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也就是說,崇尚節義的人要用謙和誠懇的態度來適當加以調和,才不至於留下引起激烈紛爭的隱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謙恭和藹的美德,這樣才不會給人開啓嫉妒之門。 (參考資料:《羣書治要》、《文子》、《三國志.王昶傳》、《清史稿》、《菜根譚》)△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誰能加速中共的滅亡 誰進政治局(多圖) 2022/10/29 (237,483次)
習語錄:「共產黨說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多圖) 2022/10/24 (118,582次)
習說人話不辦人事 造出二十大常委名單(多圖) 2022/10/23 (232,514次)
葉挺長子與廖承志把周恩來當恩人(多圖) 2022/10/21 (159,295次)
機率爲百億分之一和萬億分之一的奇聞(圖) 2022/10/19 (167,142次)
從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講說到二十大(多圖) 2022/10/14 (168,953次)
這個BBC的視頻爲此而受到青睞(圖/視頻) 2022/10/13 (144,241次)
讓你直不起腰!老江用一流英文面對小宋丈夫的襲擊(多圖) 2022/10/11 (262,311次)
二十大前 扒扒三呆婊是咋教唆淫亂的(圖) 2022/10/9 (280,988次)

祖父投胎做孫子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圖) 2022/10/3 (188,046次)
牆國人不要定海神針 國殤日哭喊要活着(多圖) 2022/10/2 (119,804次)
嚇死誰!這個新創技術將改變世界格局(圖) 2022/10/1 (146,312次)
小笑話:御醫,請解決江泡妞兒的這個憂愁(圖) 2022/9/26 (208,110次)
「習近平內部講話」 全文 內容令人不寒而慄(多圖) 2022/9/24 (353,756次)
小笑話:想當年 薄熙來教訓瓜瓜失敗(圖) 2022/9/20 (248,442次)
呵!揭宋祖英一生最在乎的事(多圖) 2022/9/19 (233,622次)
名字奇遇記(圖) 2022/9/18 (144,036次)
英國2歲嬰孩會讀多國文字的祕密(圖) 2022/9/16 (128,279次)
三千年古飛機證明猴子不是人類的祖宗(圖) 2022/9/10 (155,945次)
悼念戈爾巴喬夫 中共二十大習不挪窩(多圖) 2022/9/7 (194,238次)
王維林的生死懸念終於水落石出(圖) 2022/9/6 (200,046次)
驚人發現!肉體只是靈魂的一件衣服(圖) 2022/9/4 (152,130次)
民國高官經歷的不可思議奇事(圖) 2022/8/31 (200,164次)
這圖片露天機!中共非得免除非洲大爺的債務不可(多圖) 2022/8/28 (292,590次)
倒黴蛋兒和幸運兒的離奇故事(圖) 2022/8/27 (124,687次)
無情的朱德遇到無義的毛澤東(圖) 2022/8/26 (232,568次)
令人動容的動物奇聞(圖) 2022/8/23 (149,103次)
中日建交50年 牆國出鬧劇(多圖) 2022/8/19 (145,948次)
她在歐洲能讀到我的思維(圖) 2022/8/17 (159,469次)
女嬰脖子長出羽毛 醫生的解釋匪夷所思(圖) 2022/8/14 (257,967次)
川普總統爲何被抄家 保險箱被撬開(多圖) 2022/8/13 (212,582次)
美國資深醫生:天使伴我遨遊宇宙(圖) 2022/8/6 (157,275次)
60億機率的怪病 爲何跑進一家門(圖) 2022/8/4 (228,502次)
中共爲何怕美議長佩洛西訪中華民國(多圖) 2022/8/3 (206,243次)
今天八一!鄧小平說沒這事 習維尼傻拋光(圖) 2022/8/1 (243,68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