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我要吃饱饭!天津深圳西安封控引集体抗争(图)
 
2022年1月23日发表
 
天津、深圳和西安接连爆发群体抗议事件。天津一名男子向政府喊话「我就是要吃饱饭」,随即被抓。(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天津、深圳和西安接连爆发群体抗议事件。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天津男子向政府喊话:「我就是要吃饱饭!」该男子随即被抓。北京冬奥将近,中共为实现所谓疫情「清零」,实施严苛的封控措施导致民众食物匮乏,生活陷入困境,各地抗议事件不断。 外地人吃不上饭 向天津当局讨说法 据海外媒体报导,1月17日晚上,天津西青区大寺镇大批外地务工人员因为没有食物、吃不上饭,爆发集体抗议事件。 视频中,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男子站在车顶上高喊:「外地人没钱吃什么,我就是要吃饱饭!」 男子的抗议言论得到民众热烈鼓掌响应。随后,大批警察到场镇压,抓走这名男子,引发大批抗议民众在现场高喊「放人」! 推特网友「幸运草Lucky clover」表示,17日天津西青区大寺镇李庄子村、赤龙鑫园、赤龙澜园等小区发放救助物资,但只给本地人,不给在该小区租住的外地人,从而导致当晚赤龙澜园爆发这场抗争。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赤龙家园附近一小区业主王浩(化名)18日向记者证实,当天当地发菜,但外地人没有份,搞得人家连饭也做不了,所以聚在那里抗议。 他说,该小区出现一例确诊者,变为管控小区,自9日早上就出不去了。「我是做装修的,从9日到现在已经做了6次核酸,疫情当下,根本干不了活。」 小区说封就封 来不及买吃的 赤龙澜园居民何晓(化名)向记者表示,他们小区从9日开始封了,「当时说封就封,封得太突然了,都没来得及买吃的。」 「现在小区不让进出,但在小区里可以活动。所以,只能在小区内的小超市买点面包、泡面、火腿,不过蔬菜类都已被抢空,没有货了。」 他还说,我也是外地人,没有看到政府发的任何物资,什么都没有,天天泡面之类的,有啥吃啥,凑合着度日。 抗议第二天 各小区解封 据记者了解,在群体抗议后的第二天,各小区开始解封了。 网上一位叫「我想要哆啦A梦对大雄一样的陪伴」的网友表示,临时工因为疫情不能上班,就没有工资,还要交房租,还不让离开天津回家,都熬不住了。全职工有吃有住有盒饭,他们(临时工)都没有,住的都是隔断房,不能做饭,而小区西红柿甚至要9元一斤。「但闹完后,整个大寺镇就解封了,不然还不会解封。」 记者联系到参与现场抗议的一名业主,他表示,这边变相处理完了,算是解决了。但他没有进一步说明具体情况。 据天津官方通报,截至1月19日,全市已有40个封控区,「人员足不出户」,小区内24小时有人巡逻值守。 深圳村民要求解封 与警察对峙 深圳罗湖区19日也爆发民众抗议事件。据网上视频显示,大批民众高喊着与警察对峙,要求当局解封,一名抗议人士被多名警察抓走。 罗湖区田心村村民闽小强(化名)20日告诉记者,参与抗议的是田心村村民,被抓的是带头的小伙子,他和村民们出来要求解封,现场聚集了很多人。 闽小强说,田心村从1月11日开始封锁,说是25日解封,期间村民被封在村里不让出去。但一些村民认为已经封了十天了,不想这样待着,所以想提前解封出去。 深圳官方通报,罗湖区某公司一名员工确诊,与他接触的人员多集中于罗湖区笋岗街道田心村。从1月11日早上开始,裕田大楼和田心村实行封控管理,人员不进不出。 就19日的民众抗议事件,记者拨打罗湖区笋岗街道办事处电话,无人接听。拨通竹笋派出所电话后,接电话的男子听说是核实村民抗议的事情后,拒绝响应,让找罗湖区公安局统一回答。但记者请他提供电话,则回复说没有。 西安居民被迫买高价菜 群起抗议 西安雁塔区华城国际小区被封了35天,20日宣布降为管控区。推特网友「LQAPlus」发文说,虽然降为管控区,但小区物业仍然禁止业主出去买菜,只能买物业的高价菜。业主下楼讨说法,被警察暴打。 「骄傲女孩」推特发文说,西安警方抓了两个反对高价菜的市民,业主们围住派出所高喊「放人」! 视频显示,华城国际小区1月20日出现近百名业主聚集于门口。大家呼喊着「放人」的口号,向物业讨要说法。 分析:「清零」激化社会矛盾 「从西安到深圳还有天津,先后爆发民众抗议的群体性事件,这是前所未有的。」时事评论员唐靖远分析,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共的清零模式不可持续性。 唐靖远表示,中共当局把封城清零的极端封控措施常态化、制度化使用,把一种战时措施在正常生活中大面积反复使用,其代价高昂的次生灾害与成本巨大的人力物力负担就会显露出来。 他认为,极端封控导致基本的食物、医药等必备资源供应得不到保障,官员只图政绩和政治正确,政策执行一刀切,不管百姓死活,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爆发。 唐靖远表示,这种模式如果持续下去,这样的事情只会更多、规模更大、程度更激烈。这不是个别人执行政策方式妥不妥当的问题,而是这种清零模式造成的制度性病症。△

 
分享:
 
人气:44,61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