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殿前走一遭 官員還陽傳話警世人(圖)
劉曉
2021年1月15日發表
由於其人在生前所作的善事、惡事早已被一一記錄在案,閻王或冥府中的判官就依此決定其去處。
|
【人民報消息】佛家認爲,人死後,魂魄通常要先渡過冥河去冥府接受審判。由於其人在生前所作的善事、惡事早已被一一記錄在案,閻王或冥府中的判官就依此決定其去處。關於冥府的情況和如何斷案,千年來的古籍中不乏記載,民間也有很多傳說,而這大多來自於那些基於不同原因從冥府返回之人。
唐中宗宰相失職獲罪
唐中宗神龍元年,中書令楊再思死去,同日中書供膳亦死,他們一同被帶到冥府的閻王面前。閻王看着眼前的記錄,問楊再思:「你生前爲何有這麼多罪狀?這麼多,你如何能贖得回來?」然而,楊再思卻並不承認自己有罪。
於是,閻王讓冥吏打開記錄楊再思生前所爲的簿子,將其罪狀一一念出。比如武周如意元年,東突厥後朝可汗默啜攻陷瀛、檀等州,朝廷只派少量兵卒去救援,結果不敵,上千人被殺。而派兵前,有人上諫,請求派大量軍隊,但楊再思卻沒有聽從。
比如武周大足元年,河北發生蝗災,很多人無糧可吃。身爲宰相的楊再思卻沒有開倉賑濟災民,導致百姓流離,餓死者有兩萬餘人。
身爲宰相理應調和陰陽、順應天意,但楊再思卻刑政不平,大傷平和之氣,導致河南三郡大水,淹死數千人,如此因爲失職而造成百姓死亡的大約有六七宗。
閻王在冥吏唸完後,又將記錄簿給楊再思看,楊再思這才伏罪。在其伏罪後,突然有一隻如床那般大且滿是長毛的手抓住楊再思騰空而去,其指間有血流出。
審完了楊再思,閻王這才問中書供膳爲何到此,冥吏說要問他本人。閻王道:「既然沒什麼罪過,就放回陽間吧。」
中書供膳隨即在陽間活了過來,他多次向人講述自己的冥府中的見聞。唐中宗聽說後,召他去問話,他具以實對。其後,中宗命人將此事記錄下來。
去冥府對質後還陽 故人請託傳話
唐玄宗開元末年,金壇縣丞王甲因運送貢品和稅收而來到京城。到京城後,他正在左藏庫中交接時,忽然倒地,魂魄看見有使者來到庫房前,說閻王下令召縣丞,王甲只得倉促跟隨而去。
走出城門十餘里,王甲和使者來到了一處官府前。一進門,就聽到已故的左常侍崔希逸的聲音。王甲與崔希逸是三十年的故交,聽到故交的聲音,王甲很高興,就請門人進去通報。崔希逸馬上讓他進去,兩人相見又驚又喜。
崔希逸先問道:「你可知這是冥府?」王甲這才知道自己已經身死,因此悲感良久。崔希逸又問他是否見過自己的兒子崔翰,王甲說因爲公務繁忙還沒得空。崔希逸就笑他對待自己還是那麼嚴苛,並問他緣何來此,王甲表示不知。
過了一會兒,外邊有人傳話說閻王已經就座,開始審案。崔希逸請來人轉告閻王:「金壇縣的王縣丞是我的好友,他命不該死。事辦完了,希望可以讓他早早還陽,否則天熱,他的身體會腐爛。」
王甲跟着來人來到閻王面前,閻王道:「你的前任縣丞說你貪贓,所以才將你索拿到此。」但見前縣丞戴枷坐在院中樹下。王甲直接就問他爲何誣告自己。前縣丞這才說,是因爲自己受不了地獄之苦,爲了逃脫刑罰,倉促間才做下如此之事。王甲洗清了冤屈,閻王便下令將其放回。
離開冥府大門前,王甲與崔希逸道別,後者讓他傳語給崔翰:「爲官首要之事是莫要冤枉他人,此後要好自爲之,莫要貪不義之財,否則會折壽。」
冥府抓錯 此司馬非彼司馬
睦州司馬韋延之任滿之後,暫時寄居在蘇州的嘉興。唐代宗大曆八年夏天,他得了痢疾。一天,他正獨自在廳中小憩,睡夢中忽見兩個小吏對他說,奉命來抓他,韋延之的魂魄只好跟隨他們而去。
待出了城,走了數十里,來到了一處官衙。進官衙後,韋延之被帶到一個身穿長袍手執笏板的判官面前,判官非常嚴肅地對他說:「有人告你,有些事須要你來回答。」隨後,讓冥吏帶着韋延之到一個房間去對質。
韋延之坐在板床上,一會兒,有六七個囚徒被帶進房間,或枷或鎖或露首。冥吏說:「你們狀告韋司馬索取過你們的錢財,今天冥府中就要理清是非曲直。」然後問他們起訴的是何人。對曰:「是韋冰司馬,我們不認識這個人。」
冥吏知曉是抓錯了人,便向韋延之道歉。返回告知判官後,判官下令將其放回,並派人去追捕韋冰。那兩個抓錯人的小吏被各打六十板。
返回陽間前,韋延之苦苦哀求冥吏查看生死簿,看看自己將來可任何職,冥吏勸他「不用知道」,但他還是苦請。冥吏只得打開簿子,上邊在延之名字後只是空白,並無文字。韋延之只得作罷。
在離開冥府的路上,他看見清流縣令鄭晉客被拘押至此,他是韋延之的外甥。韋延之便問:「你因何被抓來?」答曰:「被人告了。舅舅緣何至此?」韋延之告訴他是被誤抓來的,已被放回。鄭晉客正想讓韋延之傳話,卻還沒來得及就被帶走。他邊走邊幾次回頭說:「舅舅保重。」
韋延之的魂魄回來後,隨即活了過來。因惦記鄭晉客,就打聽他的情況,說已經死了五六天了。而住在上元的韋冰在韋延之重生的第二天就死了。
(參考數據:《廣異記》)△
(有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