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認爲以正派的品格、道德人格感化他人和萬物,啓迪人心中的善念而使其歸於正道,這是勸善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
【人民報消息】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所學之道是爲了使一切歸於天理。」君子能夠做到廣納善言,從善如流,以德行感化他人。孟子認爲做人首先要「好善」,治國亦是如此,應當廣泛聽取和採納別人的意見,擇善而從。這裏所說的喜歡聽取善言,指的是符合天理道義、對於國家和百姓有益的忠言。 魯國打算讓樂正子治理國政,孟子聽說這一消息很高興。 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樂正子很有經驗嗎?」 孟子說:「不。」 公孫丑問:「那您爲什麼高興呢?」 孟子回答說:「他爲人喜歡聽取善言且做事盡職盡責。」 公孫丑問:「這些就夠了嗎?」 孟子說:「憑這些可以治理天下,更何況魯國呢?如果喜歡聽取善言,就願意與善人結交,小人就沒有市場;如果不喜歡聽取善言,那真正的有識之士就會被拒之於千里之外,而那些進讒言的阿諛奉承之徒就會來到,他身邊要都是這些小人,要想治理好國家怎麼可能呢?爲官就要敢於維護正義和公道。不能盡職,不能盡責,當什麼官呢?」 秦國、楚國兩國準備戰爭,宋牼準備到兩國勸阻罷兵,遇到了孟子。 孟子問道:「您準備怎樣去勸說他們呢?」 宋牼說:「我將告訴他們,交戰是很不利的。」 孟子說:「先生的動機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卻不行。您用利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爲有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爲有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事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利害關係來事奉父親,這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間都完全去掉仁義。心懷利害關係來互相對待而不使國家滅亡,是沒有的。」 「若是先生以仁義的道理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是因仁義而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仁義而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仁義來事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仁義來事奉父親,這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間都完全去掉利害關係,心懷仁義來互相對待,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的,是沒有的。因此只談仁義就可以了,何必言利呢?」 宋牼點頭稱是。孟子接着說:「要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仁就光榮,不仁就恥辱,處處以仁德爲貴。如果只看重名利,這是自己尋求禍害。禍害和幸福都是自己找來的。」 這裏孟子勸宋牼不要用「利」去遊說秦、楚,而應該用「仁義」去說服兩國罷兵。因爲基於仁義的和平,使人與人之間都以道德理念相互對待,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人人忠誠謙讓,仁愛正義,天下才能長治久安。 孟子認爲君子必須能夠只追求符合道義的東西,推崇聖賢道德,仁愛百姓,鄙薄權勢利慾,教化君臣、百姓樹立道義至上、輕利重義的思想觀念,使德入人心。以正派的品格、道德人格感化他人和萬物,啓迪人心中的善念而使其歸於正道,這是勸善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