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現代最慘絕的水庫潰壩災難 爲何再現中國大陸(圖)
 
荏淑一
 
2020年7月29日發表
 
建水壩改變江河自然規律,潰壩更引發巨大的災難。近日,中國南方11省份發生水災,超過260萬人次受災。

【人民報消息】1975年8月8日,世界歷史上最驚人的人爲科技災難,就發生在中共專政的中國大陸!那是慘絕人寰的河南板橋水庫潰壩事件,死去二十三萬多人,一千多萬人失去家園,被美國《Discovery》節目「世界史上人爲技術錯誤造成的十災難」列爲第一位,排在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泄漏事件之前。 ◎颱風暴雨 潰了板橋水庫 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位於淮河的支流上,是中共要治理淮河的主要工程之一。1950年中共中央治淮委員會成立,1951年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後淮河流域上就開始興建一大串水庫。河南省駐馬店市板橋鎮的板橋水庫是其中一座大型的工程,戴着毛的「治淮」的光環,被視爲是「鐵殼壩」。它位於淮河支流汝河上游,白雲山腳下。捧着「蘇聯專家援助」進行設計與施工,於1951年4月開工,1953年6月完工;然而運用中就發現輸水洞洞身裂縫和土壩縱橫向裂縫,於是在1956年2月至12月,又按所謂「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覈」進行擴建,標榜着蓄水防洪的功能。 1975年8月6日來了颱風,板橋水庫在三天的暴雨帶來的洪水中潰壩。板橋水庫決口,8日凌晨洪水衝出壩體,水頭最高達7米以上,鋪天蓋地而下,首當其衝的文城公社幾乎死絕。1小時後,洪水衝到45公里外的遂平縣城,洪水水面寬10公里。這裏的人沒有接到任何潰壩和洪水警報,許多人在睡夢中成冤魂,也有人在倉皇奔逃走避時遭洪水吞噬。緊接着石漫灘大水庫也垮壩,短短數小時內還有竹溝、田崗兩座中型水庫和58座小型水庫相繼垮壩潰決。淮河中下游多處水庫強行爆破,居民沒有得到任何告知,根本來不及逃離,死於爆破分洪的洪水中。 這些水庫垮壩造成遂平、西平、汝南、平興、新蔡、漯河,臨泉七個縣城淹水數米深,共29個縣市、1,200萬人受災,毀房680餘萬間,沖毀京廣線鐵路一百多公里,京廣線中斷18天,影響正常通車48天,1975年這三天暴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爲100億人民幣。 ◎上級沒回應 錯失救命關鍵時刻 板橋水庫潰壩前,水庫管理當局向上級拍出急電,反應緊急狀況請示處置,但是第一、第二通急電都石沉大海,沒有回訊。管理局沒得到上級指示下,不敢採取任何救急措施。等到再向上級發出第三通特告急電時,水庫已經開始決口,不得不緊急自理開啓閘門,可是長年沒有檢修維護的17扇閘門中只剩5道能動彈。此時,上級才來指示炸堤口分洪,以減小潰壩洪水的毀壞力量,一切都已太晚,無法救急。 據1975年8月9日8時駐馬店地委發給上級的特急電報報告說: 「板橋水庫8日0時40分垮壩,遂平縣城被淹沒,有許多人死亡。由於暴雨洪水造成嚴重災害,三百多萬人被洪水包圍,有的被困在房頂、樹上已有兩三天,萬分危急!」 到8月21日,還有37萬人泡在洪水中。「遂平縣革命委員75(30)號」文件「關於當前防病治病的通知」中顯露一些災情:「……災後環境污染嚴重,人羣抵抗力下降,乙腦、傷寒、瘧疾等傳染病日趨上升。」 飛機空投食品一半以上落在水裏,許多災民飢餓難當搶食泡在污水中的食物、動物死屍,結果中毒、染疫;藥品缺乏,死屍遍地,多到沒法埋了。那時打撈起的屍體有10萬多具;接着因爲缺糧、感染、瘟疫死亡者13萬多人。 當日,中共沒有任何新聞報導,而且將這件人禍導致的大災難對外掩蓋了20年。一位參與救災的醫務人員項小米的《記憶洪荒》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疫病的慘狀: 「需要救治的災民很多,水災中死去的人就死去了,活下來的人大多都有外傷,砸傷、擠傷、撕裂傷都有。由於天熱,大多數傷口已經開始發炎和腐爛,有些外傷非常嚴重,而醫院太少,根本容納不了如此多傷員,剩下的活兒自然全是我們的。幾乎每天都有人死去。除外傷之外,由於災後人們無處棲身,加上屍橫遍野,與蒼蠅蚊子大量繁殖伴隨而來的是腸炎和瘧疾的爆發流行……千里平野了無生機,大地被扒光了衣服那樣赤裸着,只是這裏那裏到處可以看見腐爛了的屍體……」。 ◎悽慘的潰壩 制度肇人禍 舊的水庫垮下了,二十多萬冤魂和當時慘不忍睹的記憶隨着洪水退去塵埋了,中共則對外掩蓋這段歷史二十年。期間,於1986年底又開工復建新的板橋水庫,1993年完成,將水庫包裝了旅遊勝地的外衣。把喪事當喜事辦糊弄老百姓呀!知情者不禁驚問:悽慘的潰壩人爲悲劇怎發生了?僅僅歸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的,質量差、標準低,特別是管理不規範,還有很多隱患,這些說法還不能解答問題,中共政治體制上級對下級的嚴控,下級對上級的層層請示,都造成緊急災變中救急的障礙;一向的「政治正確」領導內行、輕視專業,處處埋藏人禍之因。 從中國歷史上的治河思想觀和治河實績來看,中共建造蓄水發電大壩根本上和自然規律背道而馳。中共上下「以蓄爲主」修建水庫用來防洪,響應毛澤東的「治淮」指示,50年代期間駐馬店地區就修建了一百多座水庫。從山區蓋到平原,淮河從上游到下游再也找不到一塊可以蓋水庫的地方,人們遺憾的是沒能蓋起世界第一的蓄水大壩。1958年,當時的河南省水利廳總工程師陳惺曾發出不一樣的聲音,指出:在平原地區以蓄爲主,重蓄輕排,將會對水域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將會造成澇、漬、鹼三災)。當時陳惺的意見無人理會,且被批爲嚴重右傾錯誤,後來他又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份子」,發配河南信陽勞改。 板橋水庫在發生潰壩之前,已經超限蓄水了,且在建造之初早已降低「保守」的排洪設置標準、提高蓄水標準。這都是迎合掌權當局的政治心態作祟,加重了災害的危機和嚴重性。 ◎自棄中國治水文化 蓄水爲治反招禍 治河的最初目的是要防洪,以保衛土地上的百姓生命和生活。中華文化中從上古就有治水的成就。在上古大洪水發生後,大禹治水疏導九州島洪水、依山疏浚河川;在戰國時期,蜀地都江堰將長江上游大支流岷江分洪治水,導渠灌溉兼航利;秦國興建鄭國渠引涇水入洛水,灌溉關中平原奠定秦一統天下的富強基礎,這些都是成功的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的成功關鍵都在於分流疏浚分洪,活用了水力自我衝沙的能力,並解決積水成澇的問題。 中國大陸河流多泥沙的特點,黃河氾濫,黃河奪淮入海、造成淮河流域內澇,這些問題成了歷代治水的重點。中國古人早有治水的見解與策略;禹帝之後清代康熙皇帝也是位水利專家,他躬親實踐治河理論,得到大成效。(*點閱《【康熙大帝】畢生治河 天下安瀾二十載》) 西漢賈讓提出「治河三策」(見《漢書.溝洫志》),主張和自然諧和共處爲依歸,針對淤沙量極大的黃河,他提出三種治水策略。上策是開闢蓄滯洪區防洪(*例如洪澤湖是淮河的蓄滯洪區);中策是開闢分洪河道,並開渠建閘引水灌溉,可發展淤灌並改良土壤提高產能,還可以發展航運,此策興利除害可維持數百年(*都江堰即一例)。下策則是加固堤防,但是歲修人力物力浩繁。

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2,275歲了!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爲特徵的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至今仍持續使用。

西漢末年大司馬史張戎提出水力挾沙說,河道「以水衝沙」可發揮自行刮除河沙的作用,所以應減少上游引水使用,集中河道水量以水衝沙,則「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 兩漢至隋唐,人工建「陂」(*類似小型水庫)灌溉農田曾興盛一時,然而大陂塘多截引河流之水,不能蓄泄自如,反而常聚水成災,所以自宋、元戰亂頻仍之下也漸漸廢圮了。明嘉靖年間,潘季馴四任治河總理,他設計了一種複式的堤防,是由縷堤、遙堤和滾水壩共同組成的高效能堤防體系,不僅能拘束河道防止河水氾濫而且兼具攻沙之功,展現中國古代治河工程技術的一個高峯。 返觀中共在河川上游搶建大大小小的水壩、水庫,自棄中華文化的成就,轉接前蘇聯的技術援助,夢想以「蓄水」治理洪水,並且追求發電、供水賺錢,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的高度15米以上的水壩超過2.2萬個,約佔世界總數之半,更以「可開發容量居世界第一」自豪。這不僅明顯違反河道自然運行規律,也與中國古人的治水理論與實踐背道而馳。黃河上游的三門峽水壩建成即禍出,淮河上游的板橋水庫遭颱風三日暴雨即垮壩造成慘絕人寰的科技災禍,其自吹的「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覈」無一能保,即是徹徹底底的失敗教訓,犧牲的是數量龐大的人民生命和安定的生活。 ◎康熙皇帝親證的治水實績 往前回顧歷史,清代康熙帝把攸關衆多人民身家性命的治水視爲治國大事,重要性和軍事並列。康熙帝在位的數十年中,夙夜縈懷治河這件大事。他研究治河之法、關心河道情況,並且六度南巡徒步遠涉河堤,細查周訪治河工事。 對於治河,他實踐古人的各種理論並且也利用了立體模型等等新科技。古來治水以治河爲大,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重點考察黃河沿河工程,提出具體治河措施:一是挑直黃河河道,加強刷沙能力,降低水位;二是東移黃淮交會的清口,防止黃河倒灌入淮;三是拆除誤建的攔黃大壩,促成急流刷沙;四是通過茫稻河、人字河引下河水入長江。康熙帝治水不僅治黃河,對於淮河、永定河都躬親考察地形地勢,研究治理之道,任人盡其才,結果永定河、淮河、黃河告別水患,安瀾二十載,展開了河清海晏的盛世之景。 他作《河臣箴》期勉治河的河臣不要浪費公帑作無效之功,事前盡利導之策,不作事後亡羊補牢之工,於古於今都是一針見血的治河明見。 環視當今,在中國大陸上大大小小衆多的水壩、水庫蠻霸地跨在大小江河上,政治掛帥而作,反自然規律而行。結果是,旱時攔水與地與人搶水發電賺錢,潦時泄洪剽奪百姓身家財產甚至生命,不管旱潦都加劇了災情。同時,無視於對生態的嚴重危害,加上以「政治正確」主導治河,以及貪腐謀財的階級管理運作體制,在在埋下可怖的不定時炸彈。 1975年淮河上游板橋水庫潰壩造成慘絕人寰的悲劇,是誰讓這片土地上的人休克遺忘?而今,誰讓江河上的大壩還繼續與自然爲敵、與民爲敵?康熙帝再世,當如何落淚?△ (轉自大紀元)

 
分享:
 
人氣:317,34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