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
【人民报消息】每年的黄历五月初五是华人的端午节,是华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阳节」、「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粽子又称「筒粽」、「角黍」,最初是用于祭祖、或祭拜神灵的,到了晋朝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因而被称为碱水粽。 晋代,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现在,每年黄历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根据各地方的不同口味,粽子不论馅料还是形状也各不相同。 北京粽子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悬「五瑞」以避「恶月」 中国古人认为黄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此时五毒开始活跃,这些都会给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午这天集中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会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邪避害。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 1.五瑞之首是菖蒲,悬插菖蒲具有祛邪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同时,菖蒲「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悬之于门,如利剑出鞘,足以避邪驱鬼。 2.艾条,把艾条插于门眉或悬于堂中,用以驱瘴。在古代中国针灸学里,就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采艾似人形者),悬门户上,以攘毒气。」 3.榴花与艾叶,都是古代妇女在端午节时,用来插戴在鬓发上的饰物,以辟攘邪气疫气。因石榴花红艳似火,插于鬓发,使女性更为俏丽,「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唐.杜牧《山石榴》)。 4.蒜头,杀菌之效用。在端午节时附于菖蒲上,悬于户外,同样可以避邪去疫。 5.龙船花,本名山丹花,在五月盛开,把它采来一同系在菖蒲上,可去疫瘴之气。 端午插五瑞,体现古人了解自然环境对人身体的影响,同时又从自然界中获取相克之物消除邪气。 斗百草 每年端午节,汉族民间百姓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举行赛龙舟外,还形成玩斗百草的习俗。 这个时节斗百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据说斗百草源于周代,到了南北朝,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的文化娱乐风俗。 斗百草也称斗草,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这种比赛,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是赢家。苏东坡有一句诗,就是说收集斗百草的。「寻芒空茂林,斗草得幽兰。」可见,玩者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寻遍山川草野的。 后来,斗百草逐渐演变成妇女的斗花比赛,又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周慧心综合)△ (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