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谎称按摩 山东15岁女儿勒死律师母亲(图)
 
2020年6月1日发表
 
事业有成的女律师张扬(右)离异后带女儿(左)生活。

【人民报消息】山东发生一宗人伦惨剧,事业有成的女律师张扬离婚后与女儿一起生活,疑因对女儿要求过于严格,被女儿活活勒死于家中,消息在社媒圈中热传。 5月25日,一份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的讣告在律师群里流传。讣告中称,律师张扬因意外不幸于5月23日在家中去世,年仅45岁。 讣告并没有说具体死因,不过,据社交媒体圈中流传着的一份令人不寒而栗的聊天记录,显示张扬是被女儿用绳子勒死的。 网上消息称,5月23日,张扬回家后,15岁女儿谎称给母亲按摩,却趁着母亲不注意,勒住母亲的脖子,直到母亲失去呼吸,并在之后将尸体装进行李箱。女儿犯案后没有出门,直到她母亲的同事25日到她家发现门被反锁,感到异常并报警。 其15岁女儿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已被警方控制。警方透露,张扬15岁的女儿认为母亲对其要求过于严格,引发母女矛盾。 据报导,死者张扬毕业于山东师大,擅长代理民事、房地产、刑事等业务,执业4年办案150多件,生前曾获得「优秀民事律师」、「青岛市代理申诉的优秀律师」、「青岛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先进个人」等多种称号。 消息说,死者同丈夫离婚后,独自带着15岁的女儿生活。据称,其女儿在案发后接受警方调查时承认,涉案所用的绳子是提前准备好的,5月22日就想加害她。 案发后,女儿反锁家门,一个人和行李箱中母亲的遗体待了两天一夜,直到案发。 这条反人伦的消息出来后,在微信圈里热传,引发热议:「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母亲与女儿不应该是温柔的称呼吗?如今变得那么冷漠?」 「人的一生有时事业很成功,儿女教育很失败的。」 有网友说,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杀父母犯固然应该被谴责,但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思。很多杀父母案的犯罪动机其实是来源于「要摆脱父母亲的控制」…… 「15岁女儿将当律师的母亲杀害,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家庭教育,事业与家庭,亲子互动,尊重与期望,显然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有网友建议,赚钱之外还是多对孩子关爱一点…… 近年来,未成年人弑父杀母的惊天人伦惨案在中国各地屡屡上演,令舆论哗然。 2019年3月,江苏省建湖县一名13岁少年疑因长期不满母亲管教,持菜刀砍死母亲,事件轰动一时,但这却不是第一宗弑父杀母的惊天人伦惨案。 2018年12月31日晚,湖南衡南三塘镇,13岁少年罗某因家庭纠纷用锤子杀害父母后逃离。今年1月2日下午,衡南警方在云南大理将其抓获。 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省益阳市沅江泗湖山镇一名12岁的少年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死。弑母后,男孩轻描淡写道:「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2017年12月8日,四川省大竹县文星镇一名13岁少年在家中杀死自己的母亲后,砍下其头颅放入粪便桶,并录制一段视频发送到微信朋友圈。 就在近日,网上传出视频和图片,内容称上海闵行区梅陇二村,儿子把父亲的头给砍掉了,场面极度惨不忍睹,多人合力才把手持砍刀的凶手制服。 一宗宗怵目惊心的案件,引人深思:本该是最天真的年龄、本该是最单纯的孩子却成了恶魔?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孩子变得如此冷血?变得如此漠视人伦亲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可以对至亲之人下如此毒手?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一般而言,出现这种人伦惨剧,舆论多指向父母教育无方。报导说,诚然,溺爱纵容,或过于苛刻,以及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令孩子缺乏温暖,父母确有管教不当,但社会和政府难道没有责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把孩子托付给学校,希望孩子知书达理,结果却教出这样的学生,教书育人的学校难道不该反思吗? 当今社会「乌鸦反哺」的故事早已无人知晓,网络暴力文化却泛滥成灾;当全社会充斥贪图享乐、追逐金钱风气,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孩子的心理又怎会有正能量?一个病态的社会又何来伦理? 特别是绝大部份未成年犯罪都是留守少年,父母外出打工,如果不是贫穷,又何必离乡背井?如果不是户籍限制而不能上学、房价高企买不起房子,子女又怎会不在父母身边? 而类似这样的未成年人杀害父母亲的案例,中共宣传监管机构不允许大陆媒体进行报导,通过民间渠道传出的案例只不过冰山一角,但已经让人怵目惊心。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成年人弑父杀母的惊天人伦惨案都是中共反人类的意识形态灌输下,教育出来的狼崽子干出来的罪恶,中共唯恐这些黑暗现象被曝光,会动摇其政权的「稳定」,因此中共宣传监管机构不允许大陆媒体报导。 与此同时,面对未成年犯罪案件井喷,各地政府纷纷撤销少年管教机构,将未成年犯罪的管教责任推给社会。而当局推出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借口,甚至滥用政策,保护多于惩罚,保护法沦为少年犯罪的保护伞。 评论称,对越来越惊人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中国社会以及中共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分享:
 
人气:28,59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