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少女苟瑞在山中遇到一位老母,吃下了一根奇草,開啓了傳奇的一生。

【人民報消息】明朝嘉靖年間,少女苟瑞在山中遇到一位老母,吃下了一根奇草,開啓了傳奇的一生。明世宗嘉靖皇帝三次派人相請,最後一次,她預示了不久帝崩。明朝藩王與王妃以禮相待,爲其建閣修祠。官員長途跋涉,向她請益。她未卜先知,每言奇中,在大明朝野留下聞世傳奇。 苟瑞,又名正覺,世人稱其爲仙姑。苟家世代居住在觀國山之麓。苟瑞出生時,家中籠罩着一片紅光,同時出現赤芝的祥瑞景象。當她稍長大後,素日端莊靜默。村裏的人見了她,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山中奇遇 老母授奇草 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苟瑞還是天真的少女,有一次登山採擷野菜,遇到一位老母,讓她吃下一根奇草,味道非常甘美。老母對她說:「以後可不會飢餓了。」話音剛落,老母就不見了。後來苟瑞曾說自己當時遇到的是聖母。 回到家後,她好像病了一樣。於是苟父請來道士,準備爲她禳災。此時苟瑞忽然起身,與道士大談道法。消息傳開後,遠近的百姓都來探望她。有一次座中有位儒者,苟瑞就與對方談論經史,人們更覺訝異。 自從苟瑞吃下奇草之後,幾乎不食人間煙火,只吃些梨子、栗子,渴了就喝山澗的水,她居住在觀國山赤霞洞潛心修煉。當她得道後,不僅冰雪睿智,各方面學問都明白,能知曉過去一萬年,未來三千年之事,她預言的事都非常準確。後來事蹟越傳越廣,以致官紳名流、當朝帝王遣使接踵而至。 藩王問道 以禮相待 當時,常德(古稱武陵)的榮王、澧州的華陽王(朱宣墡)都敬神慕道,聽說苟瑞的事蹟後,特意爲她修建了一座玉皇閣,並塑造聖母像,華陽王妃也建造聖母祠。華陽王派老宮女去侍奉她。 華陽溫懿王朱宣墡爲世子時,曾說「先王(華陽莊靖王朱承爝)以境有至人,當禮之」,曾三次派去使者人叩迎苟瑞。苟瑞感念華陽王與王妃心地摯誠,於是下山前往澧州華陽王府。朱宣墡竭誠問道,苟瑞對他說:「忠君孝親,道之本也;修身齊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慾,道之基也。」 常德的榮恭王朱載瑾「青府久虛」,一直沒有王儲,太妃很憂心,於是派人叩請苟瑞。苟瑞說:「乙卯當生賢世主。」後來王府果然添了一位王子,即後來的榮定王朱翊鉁。榮恭王太妃病重時,王府派人去請苟瑞診治,苟瑞僅用了幾味藥就醫好太妃的病,十分神奇。 三拒嘉靖帝 微示帝崩之兆 明世宗朱厚熜也曾三次派人去請苟瑞入京。第一次派禮部尚書顧可學,修書邀請遭拒。第二次派順天府巡撫王大任駐襄陽指派專使傳達御旨。王大任向澧州、石門連發兩道公文,請苟瑞入京,再次被拒。第三次,王大任親臨澧州,苟瑞下山去澧州府見他,婉言辭謝,「公代天宣化,何不薦賢而薦女流?」當時她還「微示以攀髯之兆」,「攀髯」爲哀悼皇帝去世的意思,暗示明世宗不久將會駕崩。回山之前,她留下一首詩《答朝使》,詩文曰: 「辟穀修行數十年,蒲團坐破自悠然。慄芝和葉連根煮,枕石棲霞帶景竄。兩幅布袍身上掛,一輪明月枝頭懸。賢侯若問真消息,太極圖中一個圈。」 次年,明世宗駕崩,苟瑞終是沒有前往京城。 勸人向善 勿要作惡 苟瑞未卜先知,談起福禍之事,事後常常應驗。所以來見她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向她施米,由於實在太多,沒有地方可貯藏,她或是送給僧人,或任由貧者自行裝走。但隔天,裝米的地方又盈滿了糧米。 苟瑞與客人談話,一席話能使客人茅塞頓開,心中明朗,所以人們都是喜悅地離去。但是時日一久,苟瑞厭倦了喧囂吵雜,或許天機不可泄漏吧,忽然一天她不再說話了。只是日夜閉關誦詠,人們也難以見到她。所以後來,來者漸漸地減少了。 後來當有人向她頂禮,非要見她一面時,苟瑞也會接待對方,但所說的都是一些隱語,絕對不談福禍之事。所談內容,也是勸人向善,勿要作惡,或令人冥心思過、懺悔,令人真心實意地行善積德,以此助人獲得解脫。 只重官運 兩位官員的悲劇 有一位丁太學將要到吏部應選,於是去問苟瑞前程。起初苟瑞沒有回答他。丁太學強迫她指點迷津,她說:「不必問我,你家堂上父母年事已高,爲了盡孝道即使是仕途都可拋棄,何況利益這種小事?」 丁太學在吏部應選結束後,領着郡裏幕僚去赴任。這時他聽到家裏傳來的訃告,卻隱瞞消息,還買了艘船趕去赴任。然而船行不到數里,忽然颳起一陣大風掀翻了船,丁太學一家六口全都葬身魚腹。 另一位官員易明經到某縣任縣令,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卻謊稱是妻子的母親去世了,將棺柩放在寺中不守孝,照常當官處理政務。他曾在家鄉侍奉過苟瑞,於是寫了一封信向她詢問前程。苟瑞也沒有回覆他。不久之後,易明經在大樹下乘涼,樹上有毒蛇爬下來盤住他的脖子,將其咬死了。 後來苟瑞常舉這個例子勸人不要作惡、追名逐利,勸人行善。 苟瑞在赤霞洞修煉,她活了近百歲,後來作了一首《飛昇詩》成仙而去,曰:「我去之日,我來之年。舉手相謝,白鶴翩翩。」(另傳《飛昇詩》雲:「我來之日,白雪飛飛,我去之時,白鶴翩翩。」) (參考數據:《澧紀》、《耳談》、《澧遊記》、《觀國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