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小暑爲熱浪之始 養生需心平氣和(圖)
 
2018年7月4日發表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爲潛伏的意思。

【人民報消息】2018年7月7日11時41分,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小暑至。「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暑,炎熱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古書記載:「鬥指辛爲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古代將小暑分爲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擊。」溫風至,《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溫風始至。」指小暑日後,溫熱之風來到。蟋蟀居壁,指蟋蟀居穴於壁,《禮記正義》:「蟋蟀居壁者,此物生在於土中,至季夏羽翼稍成,未能遠飛,但居其壁,至七月則能遠飛在野。」鷹始擊,指老鷹猛鳥開始學習搏擊,迎殺氣也。 唐詩《小暑六月節》形象鮮明地描述了小暑的光景:「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過了小暑,就要進入「三伏天」,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伏」,即伏藏的意思。《說文解字》引《釋名》:「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夏至後第三庚日爲初伏,2018年的「三伏天」將從7月17日開始,到8月25日結束,共40天。 小暑食俗:食新米 食藕 食三伏面 自宋朝末年時起,在民間出現了在每年小暑過後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俗。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人們還會把新米做成乾飯,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一起食用。 炎熱的天氣,人們出汗多、消耗大,因而民間有「小暑吃蜜藕」的習俗。早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爲御膳貢品了。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適合夏天食用。小暑時節,清甜爽脆的蓮藕無疑是消夏良品。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爲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有吃羊肉的習俗,稱爲「吃伏羊」。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說唱「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南朝梁宗懍寫的《荊楚歲時記》中說:「伏日,並作湯餅,名爲辟惡餅。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湯餅,以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則伏日湯餅,自魏已來有之。」可知伏日吃熱湯麵餅辟惡保健的習俗,從三國時期就有了。 夏季養生重養心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按五臟主時來看,夏季爲心所主,故需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過激,心平氣和。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 《黃帝內經.經脈別論》中提到:「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爲常也。」意思是人和自然是相對應的,故若過度勞累,便會得病。 如今生活節奏快、競爭力強、接收大量信息、生活空間擠迫,再加上覆雜的人際關係等,使現代人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懂得舒緩這些壓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中醫將精神調養列爲養生諸法之首。 在沒有空調和冰箱的古代,人們靠的是通風、少動、調節情緒等方法應對暑熱。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消暑》:「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古人深知「煩夏莫如賞夏」、「心靜自然涼」的道理,調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過炎炎夏日。這些方法在現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導意義。(周慧心綜合)△ (有刪減)

 
分享:
 
人氣:39,31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